#想写小组s2#79篇.杨亦鸣.

        今天周老师请来一位“长江学者”,是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学院院长杨亦鸣,是中国神经语言学研究的领头人物。这也是本学期我听的第一场讲座,老师讲得非常棒,我听着讲座,好像在很轻松地阅读一篇国际期刊标准的文献。他讲了他们团队尚未发表的一项研究。

       首先从介绍80年代神经语言学领域的先锋、大牛的研究,他们采用ERP发现,人们处于语言语义时的时间值在N400毫秒。在此之前的时间都是初级声音的处理过程。从N400毫秒之后是高级认知过程。这个实验后来也被多次重复证实。但是杨老师团队有疑问,不是每秒人们处理词语是3-5个么?那么这个400毫秒就是不是就有一点问题?

       于是开始他们的一套实验设计及补充实验,结果发现原来早在400毫秒之前,即50毫秒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一个脑电波的峰值了。那么这个时间跟大师的研究N400的关联是什么?到底哪个才是高级认知处理的时间点?

杨老师的实验及补充实验最终通过一组一组的变化词进行验证。他们都处在一整个句子的最后一个词。分为词首一致(汉语即声母一致)词尾一致(汉语即韵母一致)以及汉语特殊的声调不一致进行实验,分别观察英语母语者和汉语母语者在遇到一个句子里那个词/非词时的脑电波处理时间点。比如“花”和“画” “瓜”  noise 和 noon 等。

最后得出这个P50的时间点,及大脑在这个时间已经开始处理高级的音义结合问题了。而不仅仅是此前大牛介绍的那个N400毫秒。也就是大脑从一开始没多久就已经进入高级认知阶段,且有预测等。

        杨老师整场讲座非常清晰,实验严谨,也很懂得怎么深入浅出地讲自己的神经语言问题。

        随后学院的几位老师的提问也都很敏锐,比如伍秋萍老师的提问,说到汉语语音里,有塞音、擦音等等,这个发音时长本身是有区别的,那么会不会影响实验准确性?

        杨老师的回答更是让我感觉 厉害!他说,你注意了,我的研究前提是在给出一个正常的、完整的语流、语境前提下,所以任何一个正常的语流中,再长的音素都不会很长,不然那就不是说人话了!哈哈!厉害了!

现场这样的问题和回答的回合还有很多,一个比一个精彩,棒太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想写小组s2#79篇.杨亦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