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17岁男孩跳桥自杀想起的……

张东辉,讲师七期坚持原创分享第596天(2019.4.21)

这几天,上海一名17岁男孩跳桥,引起了轩然大波。个中母亲批评的原因,引起了大家反思。

过去,我们这一代人接受的理念,认为父母“侮辱式“、“打击式”、“贬低式”的言语暴力在所难免。

虽然理论上知道培养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很重要,又总忍不住会贬低孩子。本着“天下无不是之父母“的心态,也不觉得有太大的问题。

的确,父母爱孩子的本心毋庸置疑,然而,主观的爱的表达未必等于爱的接受。

从父母的角度讲,无论他们做什么,逼迫、贬低、吼骂、责打……无不是爱的表达——“我都是为了你好”“如果不是因为爱你,我才不会这样对你!“。

然而,孩子的感受却不是这样,他们看到的父母的具体言行,感受到的是这种言行对他们的伤害。

爱孩子,需要做到言语、行为与本心一致,父母表达爱的方法和技巧需要根本的转变。

如何让自己对孩子的爱准确传递,同时又能够坚定地提出自己的要求?

我最近在读美国心理学家,马歇尔·卢森堡博士的《非暴力沟通》,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启示。

觉得自己跟子女、配偶、父母有沟通问题的,我都强烈推荐读一下。

卢森堡博士认为:

言语上的指责、嘲讽、否定、说教以及任意打断、拒不回应、随意出口的评价和结论给我们情感和精神上的创伤,甚至比肉体伤害更令人痛苦。

使用非暴力沟通的方法,学会不加评判地好好说话,可以让你的爱自然流露。

看完这本书,再回忆一下自己曾经和父母、子女、配偶吵过架,你就会发现,很多伤痛只是因为我们“说错了话““归错了因“。

举个例子:

“你烦死人了!“

“我被你累死了!“

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最耐心的妈妈也难免会说出这样的话,分析一下这句话的问题。

这句话的言下之意是,父母快不快乐,累或不累是孩子的行为造成的,实际上是在利用孩子的内疚感强迫孩子。

如果通过指责批评提出主张,对方的反应往往是申辩或者反击,自责和指责他人其实是错误的发泄式表达,隐藏在背后的是自己(父母)未被满足的需要。

孩子的逝去对整个家庭就是毁灭性打击,即便很残忍,但也要说:无论起因真相是什么,男孩以这样惨烈的方式结束生命,家庭教育一定难辞其咎。

这些青少年自杀的悲剧,折射出来的问题,带给我们的教育反思其实还有更多。

比如说,我们在教育子女中,关注和忽视的点是否产生了偏差:

一方面,我们富养孩子,为他们提供丰厚的物质条件。

另一方面,却忽视孩子心理状态,导致孩子没有足够的韧性面对挫折。

我们关注成就、成功、成才,却忽视挖掘孩子成人的根本动力,导致他们对生存本身产生困惑。

我们倡导“天下无不是之父母“,认为错都在孩子,我们批评他们、指责他们,给他们贴上了“叛逆“、“不乖“、“不听话“的标签。

却从不反思是不是自己的方法出了问题,是不是把太多自己生活和工作的不如意发泄在孩子身上。

我从不认为一个有很多缺点的孩子是被父母宠坏的,而是父母自己本身有很多问题,是上行下效的结果。

最后希望不要总是等到悲剧发生才开始反思,但我又希望这样的反思能再持久一些。

由17岁男孩跳桥自杀想起的……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由17岁男孩跳桥自杀想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