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Powie
大家都清楚日本杂志的行业如今站在了时代的十字路口。现在能认认真真追纸本杂志的人应该是少之又少了,这对实体杂志而言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于是乎各家杂志纷纷开始了“变法”,除了拥抱网络以外还走上了与品牌的联名合作之路。
▲《Lightning》 与 warehouse 合作推出的面罩(image:IG@lightningjapan)
时至今日,品牌与杂志进行别注联名其实已经稀松平常了,只不过在宣传的优先级和销售策略上会与品牌之间联名有所区别,从而导致杂志与品牌联名更加“小众”,知名度甚至比不上杂志的附录单品。即便如此,品牌与杂志的别注联名依旧催生出了不少有诚意的单品,同时也能让你的品牌知识库更加丰盈一些。
▲ "诚意满满"的 21 方联名(image:supreme007.com)
我们熟知的日系杂志就出了不少热衷于别注联名的“老行家”,像是生活与户外兼备的《Begin》、创立十余年如一日专注于户外的《GO OUT》以及 City Boy 进阶必看的《2nd》,特别是前二位与品牌联动的效率是其他杂志所不能望其项背的。
▲《Begin》、《GO OUT》
如果有关注《Begin》和《GO OUT》网页版的老司机会知道这二位还有专门的“卖货”页面,在上面能找到很多他们家编辑所推荐的服饰单品以及与品牌的别注联名。重要的是能上架的单品都经过了编辑们层层筛选,当我不知道要买什么的时候 Click 进去逛一逛总能收获满满(就算买不到也能过过眼瘾哈哈哈)。
▲(image:market.e-begin.jp)
▲(image:goout.jp)
对此我倒不想过多描述这一“盛况”,倒是想跟大家一起探讨一下此现象盛行之原因,在一定程度上也能窥探日本乃至全世界杂志行业和潮流时尚行业的未来。思考不能停啊朋友们!
▲(image:funq.jp/2nd)
一个是客观原因——电子网络的成熟,迫使纸媒开始思考自己的定位。通讯和网购的双管齐下让我们不像从前只能在杂志上获取潮流资讯和购买渠道。纸本杂志的垄断被打破,其名气和影响力势必会大不如前,与品牌进行别注联名确实也是一种保持甚至是拓展影响力的有效方式。
▲《Begin》总编光木拓也(Takuya Mitsuki)也表达了类似的忧虑,“网络的出现和成熟导致讯息爆炸性增长的当今时代,纸本杂志到底充当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 (image:《Begin》7 月刊)
另一个是主观原因——杂志的编辑部愿意与自己喜欢的品牌合作,而品牌也可以借助杂志在本土的地位从而增加品牌的影响力,品牌和杂志的粉丝很多时候也会买账。如此看来这着实是一石三鸟的“买卖”,哦不对,是一石四鸟,还能为杂志增加收入渠道哈哈哈。
▲(image:IG@mitsukinoyamitsuki)
相比于很多品牌之间的“印花联名”,杂志别注联名无论材质、版型和细节都显得更有诚意。也聊了这么久杂志联名的好,那么有没有值得说道的例子呢?下面我来分享几款个人认为非常值得入手却没能收入囊中的干货单品吧。
UNIVERSAL OVERALL x《2nd》联名别注工作服
早前美国工作服老牌 UNIVERSAL OVERALL 与《2nd》推出的这款将 Ivy Style 与工作服的功能性设计进行整合的工作服外套让我印象非常深刻。这款外套以诞生于英美大学校园划船俱乐部的 Blazer 外套为底子,保留了校园风格的单排扣、平驳领(Flat Collar)、暗袋和金属扣的设计。
▲ 还能根据个人需求转换穿搭方式。(image:funq.jp/2nd)
因为 UNIVERSAL OVERALL 的拿手好戏是工作服,所以工作服最重要的功能性也在这款外套上得到很好的体现。最明显一点就是在左侧胸袋上增加了笔袋这个老式工作服上的经典细节设计,在胸袋插上一支钢笔既不失绅士风度又能表现专业的工作态度。
▲(image:funq.jp/2nd)
右胸袋的加入、甜甜圈(Donuts)金属钮扣以及外套内侧亮橙色包边的保留也是 UNIVERSAL OVERALL 对工作服的完美注释。此外,虽然这款外套的定位更偏向于工作服,但是在面料的选择(采用了上乘的羊毛斜纹布)和针织技法(在肩部、背部和袖子处均用了三重针脚缝制)上都足以体现 UNIVERSAL OVERALL 和《2nd》双方的用心。
▲ 24,000 日元的售价着实令人眼馋,只可惜在十多天前就已经停止预约了。(image:funq.jp/2nd)
Levi’s 为《Rolling Stone》创刊 50 周年推出的别注系列
在 2017 年丹宁老牌 Levi’s 为庆祝美国著名音乐杂志《Rolling Stone》创刊 50 周年推出以 Type III Trucker 外套与 505 牛仔裤为主打的系列别注联名,二者在同年更建立了为时一年的合作伙伴关系。
▲(image:levi.com)
说到这二位,还挺有缘分,除了同是来自旧金山这一点外,Levi's 与《Rolling Stone》 早在 1967 年就活跃在城市历史性的「Summer of Love」运动中,共同宣扬自由主义精神,而这个限定系列的推出,亦是为了纪念这一里程碑式的合作活动。这一系列的单品印制除了 Levi’s 、《Rolling Stone》双方 Logo 以外,还有“67”字样的加入,且有多款 T 恤衫供选择。
▲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image:levi.com)
Alden x 《Begin》别注联名 Michigan Boot
同样是纪念杂志创刊的周年别注联名,美国革靴大户 Alden 为《Begin》带来的 30 岁生日礼物竟然是在 2015 年诞生的新鞋款 Michigan Boot(密歇根靴),而不是更加常青的 Indy Boot(405)或者更加大人范的 Plaintoe Blucher 正装鞋型。
▲ Michigan Boot(image:IG@broguecalifornia)
考虑到《Begin》内容也具备一定的户外属性,Boot 更加适合其读者的口味,而且这款 Michigan Boot 采用的 Van 楦型也更适合脚掌较宽的亚洲人,因此《Begin》的编辑们早已垂涎这款 Michigan Boot,于是在去年创刊 30 周年之际第一时间就敲定了与 Alden 的合作鞋款。
▲(image:IG@porter_stand)
别注联名款 Michigan Boot 采用了深绿色麂皮与 Horween出产的 Utica 皮革结合制成,这是 Alden 产品中较为少见的面料搭配,让鞋款更具休闲感。更引人注目的是本次 Alden 使用了结合固特异(Goodyear)橡胶制成的海绵中底,使得穿着舒适度大大提升,结合休闲优雅的外观,让我天天穿都没问题。
▲(image:IG@porter_stand)
adidas x《Monocle》别注联名 PulseBoost HD
最后一款是来自英国杂志界的当红炸子鸡《Monocle》与咱们的老伙计 adidas 的低调联名鞋款 PulseBoost HD。虽然与 Wood Wood、Universal Work、NEIGHBORHOOD 同为 adidas「Fall/Winter 2019 Run City pack series」一个合作系列,在名气上不占优势的《Monocle》却选择了鲜有耳闻的 PulseBoost HD(要知道其余三款合作鞋款都是大热的 UltraBOOST 系列)。
▲(image:monocle.com)
虽然造型上没有其他几款 UltraBOOST 那般耀眼,但这款 PulseBoost HD 凭借扎实的足下科技(Adapt 针织鞋面、BOOST 中底与 Continental橡胶外底三者完美融合),就算外表朴实无华却依旧能抓住我的心,可能这份散去芳华的朴实才是日常生活的最终奥义吧。
▲(image:monocle.com)
在全民冲 Yeezy、AJ、327 的今天,我倒是认为能安排一双朴实无华的 PulseBoost HD 反倒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image:monocle.com)
话音刚落,小弟就默默打开那个橘色的 App,原来普通版 PulseBoost 也有惊喜呀,嘘!
好啦,说完今天这些纸质杂志别注联名的成功案例之后,个人还是认为杂志与品牌联名“利”远大于“害”,即使有部分人会觉得如此会让杂志变得不纯粹,觉得杂志会“偏袒”某些品牌,久而久之会变得不中立。但只要大家有空的时候逛一下《Begin》和《GO OUT》的网络市场会发现很多品牌的别注联名都诚意满满,而且在纸本杂志上也不会对联名过度宣传。
▲这款 John Smedley x《Begin》别注宽版 Polo 衫还为亚洲地区更改了版型,让亚洲地区钟爱海岛棉的各位不需要再为版型而苦恼。《Begin》
这种低调的克制让品牌和杂志两方不会有品牌间热门联名的商业压力,更能将精力集中于产品设计,出品自然会更具有设计感,更具诚意。而且这是让杂志存续的良性手段,只要“吃相好”,这种别注联名还是多多益善的。
▲ Gregory 与《Lightning》推出的联名防火登山包,由于篇幅原因不能展开来说。(image:funq.jp/lightning)
只可惜这些联名单品大多sold out,就是没有渠道,就连万能的某宝和某鱼也不好使。不过嘛,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再不济就用“等字诀”,只要杂志还在,联名就不断。BTW,各位如果有“心水”(钟爱)的杂志别注联名也可以在评论区分享一下,让我们互通“痛苦”哈哈哈。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