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谕之夜》:高水平的作家,是自带体系的

在NBA里,我们在形容顶级球员时,会说他们“自带体系”,比如勒布朗·詹姆斯和斯蒂芬·库里。

漫画《幽游白书》的“仙水篇”,超能力者们都有自己的领域,进入其中的外人都会受领域规则所控。

无论是体系还是领域,在文学里也是有的,分两类。

一类是从语言特点和行文方式来看,风格鲜明,辨识度强。比如卡夫卡、雷蒙德·卡佛、王小波,读几句大概就能把他们给认出来。

另一类是从思想和价值观来看,自成体系,架构既完整又宏大。比如博尔赫斯、陀思妥耶夫斯基、乔治·奥威尔,我们读到的不是他们笔下的故事,而是他们创造的世界。

当然,伟大的作家往往是两者兼而有之的,比如以上提到的诸位。今天推荐的保罗·奥斯特,也可算是其中之一。

《神谕之夜》:高水平的作家,是自带体系的_第1张图片
《神谕之夜》 保罗·奥斯特

保罗·奥斯特有一种独特的魅力。从翻开《神谕之夜》的那一刻起,奥斯特式的神秘感就能把人牢牢攥住。这种神秘感和一般的悬疑小说不同,不像是刻意营造出来的,而是从文字里自然散发出来的,萦萦绕绕,铺天盖地。

“世界在我眼前漂移涌动,恍若涟漪中的倒影。每次我试图盯住一件具体的东西,想把它从喧哗的五颜六色中分离出来,比如说,女人头上包的蓝头巾,或者驶过火车的红色尾灯,它就立刻开始分离,融化,像一滴颜料掉进水杯里,消散。每样事物都在震颤,摇曳,不断向四处崩离。因此头几个星期,我简直搞不清自己的身体停在哪里。”

昏昏欲睡的夜晚,慵懒的午后,好奇心被这样的开头撩拨起来,欲罢不能。

《神谕之夜》到底讲了几个故事,很难说清。主角自己有个故事,笔下写出一个故事,故事的主角回忆出一个故事,故事的主角又读到过另一个故事,甚至还有个故事,藏在了脚注里……

不同的故事相互嵌套,虚构和现实相互交错,过去和未来相互并行。奥斯特娴熟地同时操控着多个故事,看似复杂而混乱,其实各条线的进程都被控制地恰到好处,既不拖沓,也不匆忙。


奥斯特的“领域”里,有这么几种氛围。一是偶然性和不确定性

《神谕之夜》的开头,主角弗立特克拉夫特经历了一次死里逃生。他并没有劫后余生的庆幸,而是感到震惊和颓丧,他突然意识到,原来生命竟然能被如此轻易地剥夺。

在奥斯特看来,世界并不像我们所见那般理性和有序。生命是被偶然主宰的。不仅我们生活中所遇到的都是些随机事件,即使是生命本身,也是随机事件。

“人死于轻易……活着只不过盲目的随机事件放过了他们。”

米兰·昆德拉同样推崇“不确定性”。在他看来,有才智的小说家,应该毁掉确定性,把一切肯定变成疑问,引导读者思考世界的本质。

雷蒙德·卡佛也是类似,他的小说往往只截取某个生活的片断,不介绍来龙去脉,也不设结局,通过大幅“留白”所创造的“不确定性”,刺激读者们更努力地思考,让读者们在自己把故事补全的过程中,收获更多。

昆德拉和卡佛作品里的“不确定性”,更像是引导读者深入思考的手段。而对保罗·奥斯特来说,“不确定性”更像是他本人对世界本质的理解,再以小说的形式表达出来。

世界到底是确定的,还是不确定的,这个哲学问题,从两千五百多年前的古希腊哲学界就开始了争论。

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处在不断变化之中,所有事物都处于流动状态,事物中没有真正的永久不变。与之相对的,巴门尼德则认为,我们所眼见的变化,属于虚幻的感知世界,而非真实的实在世界,实在世界是不变的,可以通过理性的洞察而达到。

孰是孰非,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奥斯特所做的,是让我们意识到,世界和生命的属性是偶然还是确定,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第二种氛围,是荒诞

荒诞是偶然性和不确定性的延续。由于生命的偶然,灾难随时会到来,人生随时会崩溃,这就是荒诞。

因为在偶然性的基础上,是找不到意义的。当我们用理性的秩序和逻辑的推理来构建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时,如果发现整个这一切的基础都是随机事件,那又到哪里去找意义呢?

“集中营”和“死胎”,是奥斯特用来展示荒诞的两个关键符号。前者是极致的残暴血腥的人性所创造的人间地狱,后者是被扼杀于萌芽状态的生命的无情和无奈。当这两个符号汇合时,我们看到了这样的场景:

“我不知道我是否见过有什么人像她那时那么快活过,手里抱着死婴走开,唱着歌,因为她终于能给她喂点奶了。”

在奥斯特看来,在这样的场景里,“上帝都掉头不看我们了,他永远丢弃了这个世界。”于是,这个世界就只剩下了荒诞。

《神谕之夜》里,奥斯特描述了两种应对荒诞的态度:

一种是用异想天开的方法自我否定,自暴自弃,彻底碾碎生活,试图用以毒攻毒的方式找回生活。

另一种是跨越痛苦,正面迎敌,将“活着”本身作为意义,来对抗荒诞的无意义。在小说的结尾处,奥斯特写到:

“我不知道自己哭了多久,可即便泪水滚滚而下时,我也是高兴的,从未有过的高兴,高兴自己还活着。那是一种幸福,超越慰藉,超越痛苦,超越世上一切美和丑。 ”

这分明就是和余华的《活着》类似的人生哲学观。

奥斯特在大半本书的篇幅里,浓墨重彩地写了第一种态度。直到最后,才把他真正想要表达的第二种态度释放出来,图穷匕见,犹如魔术师的高潮谢幕时刻。


第三种氛围,是交错。真实和虚幻交错, 过去和未来交错。

小说既是虚构的,也是真实的,有时甚至比那些“非虚构类”作品更为真实。

但在奥斯特的作品里他,他非但没有刻意渲染小说的真实意义,反而刻意模糊真实的表象。

《神谕之夜》里的角色们,常常无法确定自己身在何方。他们可能参与在周围发生的事中,可能存在于角色的某段记忆之中,也可能存在于书里的某本书的情节之中。

这种似真似假、若有若无的感觉,会让我们在阅读时处于一种神秘感的包围之中。

类似的感觉,在读莫迪亚诺的《暗店街》时同样有过。但《暗店街》里的神秘感,是通过迷宫式的结构,和记忆片段的前后呼应所隐藏的暗示来展现的;

《神谕之夜》的神秘感,没有太多结构和技巧上的铺陈,而是通过故事本身,和对节奏的精准把握来展现的。


第四种氛围,是局限

一方面, 奥斯特认为文字的作用不仅在文字本身。比如,过去和未来都是文字,也是心灵的延伸。文字可以杀人,文字甚至可以改变现实。

另一方面,奥斯特又清楚地认识到,文字和小说本身是有局限性的。

《神谕之夜》里,好几个故事都没有讲完。比如:被锁在密室之后是否得救、中国人张生有什么动机、蓝色笔记本有什么魔力……这些悬念把胃口高高吊起,却在高潮处戛然而止,甚是挠心。

奥斯特或许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告诉读者们:“说不可说之事,传不可传之意,道不可道之道”,这既是小说的方向,也是小说的局限。局限既作用于文学,也作用于语言。因此,局限同时成为手段和结果、途径和终点。


登堂入室的作家,不仅要有高超的文字技巧,鲜明的语言风格,还要有深刻的思想和完整的价值观体系。

自带体系的作家,才能写出传世经典。

保罗·奥斯特,以我浅薄的眼光来看,就是这样的作家。

你可能感兴趣的:(《神谕之夜》:高水平的作家,是自带体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