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盒测试进阶之性能过程(二)

本文章转载于搜狗测试

上篇性能测试过程(一)的文章主要讲了环境准备、逻辑了解和数据准备及需要注意的事项。下面咱们接着说:

除了以上过程外,下面的过程主要有:测试过程、问题定位&调优、回归、报告产出这几个过程。

测试过程:

这里主要指打压的过程了。打压过程并不是放那里不管,需要时刻关注被测服务器的性能指标,结合LoadRunner场景的曲线来动态判断是否存在瓶颈。LoadRunner场景曲线主要关注HPS、TPS、responsetime。服务端主要监控cpu、内存、磁盘IO、网络IO。然后从这几方面再层层深入查找问题。另外,值得强调的是,打压过程不仅需要关注被测服务器的指标,也需要关注打压agent的性能指标是否正常。比如说如果并发数一直上不去,可能是打压机本上连接数受限导致的。也可能是打压机自己出口带宽满了导致的。

问题定位&修改优化&回归:

问题定位是一个比较考验个人综合技术能力的地方。也是整个性能测试的核心所在。需要强调的是,不是看到某个参数遇到问题了,就直接可以断定服务区的瓶颈就在这个地方。比如:

大量的页调入请求导致内存队列的拥塞

网卡的大吞吐量可能导致更多的CPU开销

大量的CPU开销又会尝试更多的内存使用请求

大量来自内存的磁盘写请求可能导致更多的CPU以及IO问题

具体是哪个部分的问题,需要再根据具体的逻辑实现和推断来逐步缩小范围。主要的过程可以参考以下步骤来层层深入的定位问题:服务器硬件瓶颈-〉网络瓶颈(对局域网,可以不考虑)-〉服务器操作系统瓶颈(参数配置)-〉中间件瓶颈(参数配置,数据库,web服务器等)-〉应用瓶颈(SQL语句、数据库设计、业务逻辑、算法等)注:以上过程并不是每个分析中都需要的,要根据测试目的和要求来确定分析的深度。对一些要求低的,我们分析到应用系统在将来大的负载压力(并发用户数、数据量)下,系统的硬件瓶颈在哪儿就够了。

最后就是开发优化,测试回归,这里需要强调一点:测试回归时,如果开发优化时修改了功能逻辑,则需要根据改动回归功能逻辑是否正常。不能只盯在性能指标满足了就OK了。

性能报告:

对于性能测试报告,没有固定的格式,但是大体需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整体结论:本次性能测试的整体结论。是否符合预期,是否可以上线,可以抗住多少用户数。

具体推算方式:主要指给出整体结论的参考数据、计算公式等。

具体性能图标:服务器cpu、内存、网络IO、磁盘IO、TPS、responsetime等指标,涉及到数据库的还需要给出与服务器相关的指标。

测试方法:主要解释打压的脚本逻辑,数据来源等。

你可能感兴趣的:(黑盒测试进阶之性能过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