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海绵城市】只差一个关注!公众号:haimianchengshiwang
写在篇首的话
海绵城市及相关水环境治理的政策与建设工程一直是过去两年的热点问题。
客观而言,放眼当前海绵城市建设各个环节,从规划设计到施工运营到产品供应再到投融资,不论是不是“海绵”,宣传基本都算是;不论会不会做“海绵”,硬着头皮也都去做。然而对于这些行业乱象不必太悲观和苛责,任何一个行业都有其自身从产生-高速发展-冷静思考-稳定成熟的客观规律,如果我们能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一直保持积极冷静的思考,则不失为一个更加健康的发展模式。
海绵城市网在2016年底回顾全年,为大家陆续推出了年度海绵城市项目、产品、案例等等盘点报告,在业内引起了广泛的欢迎和讨论。
原创文章目录合集
【产品】鸡年大礼包!海绵城市水体净化产品合集给您拜早年!
【产品】留住雨水,颜值担当!—海绵城市产品之生物滞留设施最全合集!
【产品】史上最全的海绵城市雨水收集利用产品,你知道的不知道的都在这里!
【产品】透水砖—让地面自由呼吸
【案例】深度剖析!海绵城市工程案例详解系列—公共建筑
【案例】深度剖析!海绵城市工程案例详解系列—居住小区
【盘点】2016年度收官盛宴—海绵城市建设工程案例最全盘点!
【盘点】第三弹!动态?项目?资金?省级海绵城市试点盘点独家放送
【盘点】第二弹!第二批海绵城市国家试点城市2016最全盘点—海绵城市网独家奉献
【盘点】重磅!海绵城市网年度大作—第一批海绵城市国家试点城市2016最全盘点(上)
【盘点】重磅!海绵城市网年度大作—第一批海绵城市国家试点城市2016最全盘点(下)
作为海绵城市行业重要的原创资讯平台,在元宵节刚过的新年第一周我们为大家奉献上对这个行业的思考和展望,同时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海绵城市网能伴随业界朋友一起成长与发展。
趋势一:海绵理念的更新迭代
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最初源于对水环境的生态化管理。然而随着不同学科加入海绵城市理念的讨论,以及海绵城市建设实践的不断发展,海绵城市被赋予了更多内容。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海绵城市已成为城市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的一种新的生态发展模式,并将长期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最有效的实现途径之一。
在经历一系列枯燥难懂的化工术语教育后,无论是城市建设者,还是居住在城市里的居民都已经明白无法再用一个个相互割裂的环境治理工程解决系统性的环境问题,他们转而更愿意用海绵城市这样形象诗意的词来描绘自己追求的城市理想居住空间。因此现阶段对海绵城市的理解,更多的是一个建设愿景,而非只是具体的实施手段;是一个目标,而非只是一系列实现措施。
最后,随着海绵城市外延的扩大,也要防止对海绵城市概念的滥用。海绵城市建设的本质是对城市原有基础设施重新进行生态化改造,它为许多城市提供了一次近年来难得的大规模城市建设机会。在生态城市建设的大旗下,一方面增加GDP,一方面为城市居民营造绿水青山的居住环境,何乐而不为。但如果细心看,一些无关的或过度建设的项目也被打包纳入海绵城市专题中,以至于产生“海绵城市是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的解读。
正如海绵城市研究将成为多学科交叉的领域而非自身独立为一个子学科一样,未来的海绵城市建设不会发展为一个独立的行业,而是会成为传统建筑、景观、交通、水利等行业的一个专题,以制度创新为前提的跨行业合作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趋势二:海绵融资方式的多元化
先从财政部2016年发布的第三批PPP项目清单的统计结果来看:
海绵城市行业的PPP项目总量为52个,总计投资金额为1,119亿元;
从运作机制上来看,其中45个项目的运作方式均为BOT模式,合计金额为1,010亿元
从付费模式上来看:
不管从运作机制上看还是从付费模式上看,目前海绵PPP 项目的模式都相对单一,只有财政资金才是最根本的基石性保证。
而PPP模式的核心诉求即:
吸入社会资本和重视后期运维其实并没得到真正的广泛落地。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在过去的一年中也欣喜地看到了行业中开始渐渐出现了一些新型融资方式的尝试,比如陕西省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开发建设集团公开发行的16.7亿元的绿色债券已经于2017年1月7日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核准批复。
而生态保护是国际上公认的绿色债券产业标准范畴之一,相信在不久的接下来,海绵城市行业也会出现属于自己的绿色债券。
又如:2016年12月26日,国家发改委、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传统基础设施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相关工作的通知》,这是国家发改委和证监会首次联合发文力推PPP+ABS的创新融资模式,资产证券化由此成为PPP项目2017年的开台锣鼓。作为资金存量巨大的海绵城市PPP项目,如何将已投入的天量资产通过以ABS等为代表的再融资和其他证券化渠道盘活,不仅是一件极其有价值的事情,同时也值得每一个行业内的金融机构和咨询服务机构思考的话题。
趋势三:海绵与民生的进一步融合
海绵城市说到底主要还是为了创造一个美好的城市生活环境,所以它的核心命题之一势必是:
要为城市居民创造一个绿色而又安全的水生态环境。
过去的一年中我们看到很多老旧小区通过海绵化改造,居住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不仅如此,在常德和上海等海绵试点城市还出现了屋顶阳台景观菜园等等
兼具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尝试:
为了便于在屋顶或阳台种植,人们将蔬菜采用基质栽培,每个盆子下部设计有蓄水隔层,下雨时可以蓄存没有吸收的雨水,缺水时又可自动给蔬菜补水,形成雨水的循环使用。同时,小型盆栽的形式,既方便搬动,又可以根据市民家屋顶、阳台的形状和大小,量身订制景观菜园。
我们很期待在新的一年中,会有更多的居住区变成海绵小区,更多的贴近民生的海绵产业链应运而生,我们也会在今后跟大家分享更多贴近生活的海绵小案例,敬请期待。
趋势四:海绵产业多种产品百花齐放
为了更好的引领产业的发展,住建部也先后推出了两批海绵先进技术和产品名录,这份名单覆盖了大部分已经在行业内走在了市场前沿的企业和产品,这两份名单在行业发展起步阶段对整个行业起到了极好的引导作用,但在实际的项目建设过程中,我们却发现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是目前海绵建设材料产品品类过度的集中在了诸如透水砖等单一的产品门类中,
二是产品主要销售区域受产地限制,很难打开全国市场。
而实际上,除去透水地面的铺设,海绵城市的工程建设实际落脚点还有很多,比如屋顶、比如地下都可以利用不同的产品进行雨水的收集、调蓄和净化,所以这个行业需要更多品类的知名产品进一步的树立品牌形象并向全国市场进行推广,同时,众多的国外已经在诸多项目中被广泛应用过的好产品和技术都应该被积极引入并应地致宜地加以利用。
趋势五:一城一策,海绵试点经验广泛推广
在过去的两年内,先后有覆盖全国的30个城市成为国家级海绵试点城市。
图为首批16个海绵城市试点城市分布状况(来源:网络)
但是中国的地理幅员广阔,各地气候、水文、经济条件千差万别,全盘照搬任何一地的经验都不行不通,因地制宜才是唯一的选择:
水面率高的城市如武汉,可以充分开发利用水面的调蓄能力;
河网密集的城市如上海,可以充分利用河网来调蓄雨洪;而北方缺水城市,可以多修建雨水调蓄设施,既防涝防污染,又可增加城市供水等;
重庆等山地城市也会有一套针对山地和丘陵的海绵建设方案……
新的一年中海绵城市网也将走遍大江南北各个试点城市,积极向全国的海绵建设者传播和推广不同的试点经验,共同建设海绵事业,我们期待您的加入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