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cy按:
上周五晚上19:30去北大英杰中心参加了领英和IBM一起办的《A.I.时代职场趋势洞察》报告发布会活动,很精彩,让我对A.I.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只不过因为路途遥远,下班赶过去已经开始了,浪费了领英专门给留的前排的嘉宾席
,在后排拍PPT照片不太清晰......
各位大咖发言都很精彩,我还是记了不少有趣的点,想着回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活动分好几个部分很丰富,我就按条目列出吧。
01 职场人是否需要恐惧AI?
其实这个活动我本来最期待的就是看老奇葩们如何就这个话题进行辩论了。马薇薇、邱晨、周玄毅、黄执中、胡渐彪齐聚一堂,还是很精彩的。
正方的观点大致是:
AI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未来50%以上的重复性工作将会被取代,如果AI重新定义了“工作”,那我们的职场核心竞争力会收到威胁。
反方的观点大致是:
AI做那些重复的工作,能够把人解放出来去发挥创造力,帮助人们做决策,让人更是人,而非工具。
我觉得比较深刻的观点:
人类选择判断的价值将会变低,从而丧失自我。(正方)
束缚我们的不是技术,而是想象力和格局。(反方)
这次远距离看到一场辩论还是很心满意足的,虽然没有姜思达。我是姜思达的粉,嗯。
02 AI所进军的领域比我们想象得要更多
我在去年的这个时候就写过一篇《当有一天,你的工作被替代》,那时候关于AI的讨论还不像后来那么广泛。
那时写那篇文章是因为我所在的公司很多部分已经开始上自动化的项目,有的同事觉得省事开心,我是觉察到了这种变化觉得未来职场人会更加艰难。
我后来和大喵聊过这个话题,大喵是做编剧策划类的工作,他说我们这个工种应该会比较少受这种影响,因为我们是要发挥创造性啊,机器取代不了人的地方就在于创造性blabla。
结果这次活动我们一起去听的,听到AI分析数据指导决策说广告牌应该树在哪儿不惊讶,AI能够看肿瘤片子也早有耳闻。
又听到AI做人力资源的薪酬解决方案调薪觉得有点儿厉害啊,AI还能做招聘这个有点儿高科技。
再听到说AI分析了Beatles的歌然后写了一首风格很像的,还有竟然也能写剧本了(虽然这方面好像做得不怎么样),大喵被打脸坐不住了......
原来AI比我们想象得还要强大,不仅仅是我们平常理解的枯燥重复的事情可以丢给它做,更多创造性的、我们认为人类难以被取代的一些领域,原来也逐渐失去了壁垒。
到这里我还倒真有点恐慌了。
03职位越高,对AI的关注度越高
整个活动我还很期待的一部分就是《A.I.时代职场趋势洞察》报告的发布,虽然后来发现只分享了一部分,完整版的还要再等两个月出来。
看完这一小部分,我真的是很期待发布完整的报告。IBM结合领英在职场方面的大数据,强强联合,能够解读出的内容太丰富了。
我印象最深的一条结论是:职位越高,对AI的关注度越高。
我当时想的是,不知道是这种保持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和敏锐度成就了更高的职位,还是因为他们所处的位置就容易对新鲜事物关注。
但无论哪个角度,我发现自己欠缺的太多,对新事物关注是有的,但是不够深入。
另外一个印象比较深的结论是:职场人对于AI内容的关注深度聚焦于专业领域的自我提升。有围绕着AI展开的关键词热度,最中间最大的词就是“Learning”。
(再一次发现去年我写的文章也提到了学习力,我能夸一下自己还挺有sense的么)
04 被职场大咖折服
最后的圆桌讨论其实是让我最惊喜的,觉得大老远穿越大半个北京城去听超值。
圆桌讨论有王强、创作人陈伟伦、硅谷数据帝张希梦、医界名匠江泽飞、还有IBM的CMO周忆。
江医生讲到有朋友问他,机器都能看病了你们医生怎么办?江医生说那我就去搬机器,或者清洁机器,总归会有新的出路吧。
这种豁达和乐观,反过来思考问题的角度让人觉得超棒。
再就是周忆,讨论一开始就说我们把AI叫做“艾先生”吧,我来讲一个我们工作中请“艾先生”帮忙的故事,以此说明我对AI的理解。
我当时觉得果然营销出身的人会标签化、会讲故事、会拉近别人对于新鲜事物的认同感啊。
讲完案例之后,她提到过去的职场人是喝茶,以后的职场人是喝茶吃派;茶是Tea,代表T型人才,要有广博的知识面和知识的深度。
派是π,比T型人才多了一条“腿”,而这条“腿”,就是对科技的了解和应用。
她总结了对AI的看法:左右逢源,折中而行。未来职场人要更加出色,而不是出局,要stand out, 而不是get out.
现场被她的谈吐气质圈粉,活动结束之后又和IBM的朋友聊了聊,得知周忆在公司评价也很高,回去又在网上搜了一下关于她的一些文章,深深折服。
05 其他想法
这一年网上的知识付费课程流行起来,所以线下讲座反而去的少了,但偶尔参加一次线下活动,觉得很值得。
要说有什么不同,我个人感觉是,线下活动能够心无旁骛,更加投入其中。而且正因为偶尔换了个环境,所以对所听到的有一种和在家拿着手机听不同的敏锐度,思维要更加活跃。
而且线下听会认真做笔记,自己在家听多是利用碎片时间,有时候在做别的事就没有及时做笔记,效率还不如线下高。所以之后还是应该保持一定频率的线下活动。
(完)
P.S. 这个新号暂时没有拿到评论功能,最近可能我会更新频繁一些早点拿到原创和评论...
另外这个公众号文章暂不打算编号,标题我会按照一些主题简单分一下,之后可能会设定一些关键词回复。
最方便的方法是:
登陆story001.com索引;
查看公众号信息=>查看历史消息=>往下拉一下,然后会看到上方有搜索功能,直接搜索你想要的关键词就能看到一些历史文章。
书上了Kindle版本,请大家收货阅读的同时,求赐电商、豆瓣评论,拜托了
微信公众号Stacy的职场成长指南:
是Stacy的外企职业生涯成长记录,所有文章查看公众号菜单目录。
内容涉及:职场工作方法、职场技能、成长以及个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