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任务二 使用vim打开网络开关
子任务三 使用vim配置DNS地址
子任务四 配置临时IP与多IP地址
第一步:打开网卡配置文件
第二步:编辑“ifcfg-eth0”文件
第四步:打开网络的总开关
网卡的开关打开后,系统也不一定能提供服务,还需要确认系统的网络总开关是打开的,CentOS系统的网络开关配置文件是/etc/sysconfig/network,使用【vim /etc/sysconfig/network】命令打开网络总开关的配置文件,按i配置此文件,配置如下。
修改完上面的配置文件后,应该重启网络服务或注销系统,让配置生效。
第五步:重启网络服务
对网络相关的任何配置文件进行修改都需要网络服务或注销系统,让配置生效。
【service network restart】或【/etc/init.d/network restrat】重启network服务使之生效。
【ifconfig】查询IP地址消息。
第六步:总结vim编辑器的简单操作
【子任务三】使用vim配置DNS地址
第一步:打开DNS的配置文件
输入【vim /etc/resolv.conf】命令大家DNS配置文件
第六步:总结vim编辑器的简单操作
【子任务三】使用vim配置DNS地址
第一步:打开DNS的配置文件
输入【vim /etc/resolv.conf】命令大家DNS配置文件
第六步:总结vim编辑器的简单操作
【子任务三】使用vim配置DNS地址
第一步:打开DNS的配置文件
第二步:配置DNS地址
此文件没有配置文件DNS地址时默认为空,按i键进入编辑模式,编辑如下字符:
在此文件中,按E键后,把光标移动到第一行,然后连续按两次y键,然后按p键就会把光标所在的行复制并粘贴在光标所在的行下面。第三步:总结vim的使用
【子任务四】配置网卡多IP地址信息
第一步:使用命令配置临时IP地址
【ifconfig eth0 1.1.1.2 netmask 255.0.0.0】配置网卡的临时IP,重启失效。
第二步:临时将一个网卡绑定多个IP
【ifconfig eth0:1 1.1.1.2 netmask 255.0.0.0】eth0后面跟冒号和1.
第三步:一个网卡永久绑定多个IP
复制配置文件ifcfg-eth0为ifcfg-eth0:1,此方法为永久修改。
使用【cd /etc/sysconfig/network-srcipt/】命令进入网卡文件存放目录,使用【cp ifcfg-eth0 ifcfg-eth0:1】命令复制网卡文件为ifcfg-eth0:1。r然后使用【vim ifcfg-eth0:1】命令修改其中的IP地址
在Linux 系统中,最基本的功能即是提供网络服务,所以掌握最基本的操作网卡与测试网络服务的命令至关重要。在此任务中,列举了一些常用的与网卡、网络有关的命令。
第一步:通过命令操作网卡
操作网卡的命令主要是ifconfig]命令,可以通过该命令关闭成启用网卡。
【ifconfig eth0 down】 关闭网卡。
【ifconfig eth0 up】启用网卡。
【ifconfig eth0 hw ether 00 :E0 :23:45:34:A1】修改网卡物理地址(MAC 地址)。
【service network restart】或【/etc /init.d,network restart] 重启网络服务。
【ifconfig】查看网卡IP 地址与物理地址信息。
第二步:测试网络状态
【子任务六】启动图形界面还是字符界面
第一步:打开inittab配置文件
在这个文件中,Linux有七个运行级,分别如下:
【0 -halt】关机,让系统关闭所有进程并关机。
【1 -single user mode】单用户字符界面,又称s或S。
【2 -multiuser,without NFS】不具备网络文件系统功能的多用户字符界面。
【3 -full multiuser mode】具备网络文件系统功能的多用户字符界面。
【4 -unused】保留不用。
【5 -X11】具备网络功能的图形用户界面。
【6 -reboot】关闭所有运行的进程并重新启动系统。
第二步:修改Linux启动模式
按键盘上的i、o或a中任意一个字符进入编辑模式,把光标移到最后一行的“id:5:initdefault”中,修改数字,如果数字是5,系统启动后默认进入图形界面,设为3则系统启动后默认进入字符终端界面
第三步:保存配置文件
第四步:图形与字符界面的切换
【init 5】或【startx】在字符界面下切换到图形界面(前提是装好图形界面)。
【init 3】从图形界面或单用户模式进入字符界面(图形界面有时需要注销)。
子任务一 进入单用户模式并修改root账户密码
方式一 :使用a操作按键进入单用户模式
第1步:进入kernel编辑界面
开机进入GRUB,在读秒的时候,按两次a键,编辑kernel参数。
第2步:编辑kernel启动参数
进入kernel编辑界面输入空格后,再输入数字【1】或【single】,以告诉Linux内核后续的启动过程需要进入单用户模式,然后按Enter键即可进入单用户模式。
第4步:进入多用户系统
输入【init 3】进入能够提供网络服务的多用户模式文本模式,输入【init 5】进入能够提供网络服务的多用户模式图形界面模式,测试刚才改过的口令。
输入【root】,然后按Enter键输入修改后的新密码,确认即可进入系统。
方式二:使用e操作按键进入单用户模式
第一步:进入kernel选择界面第二步:进入kernel编辑界面
再次按e键,进入有3个菜单的界面.
第三步:编辑kernel启动参数
按上下键,移动光标至以”kernel“开头的第二行后再次按e键,编辑Linux启动级别如图:
输入空格后,在行末输入数字【1】或【single】后,按Enter键,系统返回到启动菜单界面如图:
第四步:进入单用户模式
按b键,这时系统开机无须密码,进入单用户模式。
第五步: 使用【passwd】命令修改root 密码
输人【passwd】命令,然后按Enter 键,系统等待输人新的root 密码,输人完成后按Enter 键再次确认输人新的密码,入完成后按Enter 键即可。
当确认两次密码输人一致后,会看到“successfully”即密码修改成功的信息提示。
如果在输人【passwd】后发现,根本没有提示输人新密码,而是直接跳过去,根本没法更改密码,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默认安装CentOS 6.5 时seLinux 是默认开启的。seLinux 下,passwd 是没法应用的,要临时关闭seLinux。
输人[setenforce 0】关闭stLinux,这样就可以在单用户模式下更改密码了。
第一步:查看Linux系统中的用户
系统中所有的用户存放文件为/etc/passwd,可通过【vim /etc/passwd】命令打开查看。
第二步:查看用户密码以及有效期的文件
用户密码以及有效期的存放文件/etcšadow可通过【vim /etc/šhadow】命令打开查看。
【vim /etcšadow】编辑用户密码的存放文件。把user2所在行的第一个冒号与第二个冒号之间的字符删除掉,设置user2的密码为空。
第三步:查看账号所属组文件
/etc/group文件是用户组的配置文件,内容包含用户和用户组,并且能显示出用户是归属哪个用户组或哪几个用户组,因为一个用户可以归属一个或多个不同的用户组,同一用户组的用户之间具有相似的特征。
第一列:用户组名称;
第二列:用户组密码;
第三列:GID,即组ID;
第四列:用户列表,每个用户之间用逗号(,)分割,本字段可以为空,如果为空表示用户组为GID的用户名。
第四步:查看用户组密码文件
通过【vim /etc/gshadow】命令可以查看用户组密码存放文件,每个用户组独占一行,如图所示:
第一列:用户组名称;
第二列:用户组密码,这个段可以是空的或有叹号(!),如果是空的或有叹号(!),表示没有密码;
第三列:用户组管理者,这个字段也可以为空,如果有多个用户组管理者,用“,”号分割;
第四列:组成员,如果有多个成员,用逗号分割。
第五步:建立与删除用户
CentOS中,建立与删除用户的主要命令以及释义如下:
【useradd yhy】新建yhy用户。
【passwd yhy】为yhy用户设置密码,密码输入时无任何显示。
【useradd ybs -d /home/y】新建ybs用户,并指定家目录为/home/y。
【useradd user -d/home/user1】此处可以不加-d参数,因为用户的默认家目录就在/home下与用户名相同的目录。
【useradd user2】增加新用户user2,用户默认家目录为/home/user2。
【userdel yhy】删除用户,但不删除家目录。
【userdel -r ybs】删除ybs用户,并删除用户家目录。
【usermod -l user2 user1】修改用户user1名称为user2。
【usermod -L user2】锁定用户名user2,锁定后user2不能登录。
【usermod -U user2】解锁用户名user2。
【su -user1】root用户切换到普通用户,不需要密码。
【su -root】普通用户切换到root用户,需要root密码。
第六步:建立与管理用户组
CentOS中,建立与管理用户组的主要命令以及释义如下:
【groupsdd grp1】新建用户组grp1。
【groupdel grp1】删除用户组grp1。
【groupmod grp2 grp1】修改用户组名称grp1为grp2。
【gpasswd -a user2 grp2】把用户user2加入到用户组grp2中。
【gpasswd-d user grp2】把用户user2从用户组grp2中删除。
第七步:几个重要的命令补充
有关用户的操作还有以下命令,详细释义如下:
【who am i】显示当前以哪个用户登录。
【w】显示目前登入系统的用户详细信息,包括登录IP地址等。
【who】显示目前登入系统的用户简要信息。
【last】记录每个用户的登录次数和持续时间等信息。
【finger】查找并显示用户信息。
【su user】切换用户但不切换当前目录。
【su -user1】切换用户并切换到user的家目录。
【ntsysv】启动/关闭系统中的服务。
【setup】设置系统运行参数。
第一步:认识文件权限说明
执行【ls -l】或【ls -al】或【ll】命令后显示的结果如图所示:
第2~10 个字符是用来表示一般权限,每3 个为一组,左边3个字符表示所有者权限,中间3 个字符表示与所有者同一组的用户的权限,右边3 个字符是其他用户的权限。这3个一组共9 个字符,代表的意义如表所示:
每个目录都有自己的专属目录,即家目录,通常集中放置在/home目录下,这些专属目录的默认权限为rwx------,表示目录所有者本身具有所有权限,其他用户无法进入该目录。执行【mkdir】命令所创建的目录,其默认权限为rwxr-xr-x用户可以根据需要修改目录的权限。
我们把r,w,x分别用数值4,2,1来表示,权限数字之和即可代表对应的权限如下:r:对应的数组4;w:对应的数值2;x:对应的数值1;-:对应的数值0。rwx合起来就是4+2+1=7,一个rwxrwxrwx的权限全开放的文件,数值为777。
第二步:使用【chmod】命令改变文件或目录的访问权限 在文本模式下,可执行【chmod】 命令改变文件和目录的权限。
【chmod 777 123.txt】把123.txt 文件的权限设置为777。
【chmod 777 /home/user]仅把/home/ user 目录的权限设置为rwxrwxrw。
【chmod -R 777 /home/ user】将整个/home/user 目录与其中的文件和子目录的权限都设置为rwxrwxrwx 。
【chmod u==rwx,g==rx,o==rx 123.txt】把123.txt 文件设置为755 的权限。
这里的u=rwx代表user(文件的拥有者)的权限等于rwx,g=rx代表group(所属组)的权限等于rx,o=rx 代表other(其他人)的权限等于rx。
第三步:更改文件的所有者以及所属组
文件与目录的权限可以改变,使用【chown】命令还可以改变其所有者及所属用户组。
使用【touch 123.txt】命令创建一个文件后再执行【ls -l】或【ll】命令查看文件的情况,如图:
修改目录的权限,使用-R参数就可以了,方法和前面一样。
除了可以通过【chown】命令改变文件的拥有者以及所属组外,还可以通过【chgrp】命令改变文件的所属组。
【chgrp yangs /ect/123.txt】修改/etc/a.txt属组为yangs。
【chmod yhy.zck a.txt】或【chmod yhy:zck a.txt】把a.txt文件的拥有者改为yhy,所属组改为zck。
第四步:认识umask
默认的权限可用【umask】命令修改,用法非常简单,只需执行【umask 777】命令,便代表屏蔽所有的权限,因而之后建立的文件或目录,其权限都变成000,依此类推,如
在图中当执行【umask 777】命令后,再建立的文件夹的权限为000。
通常/root账号搭配【umask】命令的数值为022、027和077,普通用户则是采用002,这样所产生的权限依次为755、750、700和775。用户登录系统时,用户环境就会自动执行【umask】命令来决定文件、目录的默认权限。
第五步:识别特殊权限
Linux 引人suid,sgid.sticky 这3 种特殊权限,能够更加方便、有效和安全地控制文件。
在一个目录或文件上加人suid 特殊权限时,如果原来目录或文件的属主具有x(执行)权限,就会用小写的s
来替代x,如果原来文件或目录不具有x(执行)权限,就会用大写的S来代替x。同样sgid、sticky和suid相同。
如果在一个文件或目录上加入sticky权限时,若原文件或目录的其他用户有x权限时,就用小写t代替x;如果没有就用大写T来代替x。
对于test2这个文件,属主、属组、其他人都有执行权限,其权限用数字表示为755,通过【chmod 7755 test1】命令都加上特殊权限,然后再通过【ll】命令查看,发现属主、属组、其他用户的执行权限变为s,s,t。
第六步:识别文件颜色
在Linux中文件名颜色不同,代表文件类型不一样。具体如下:
浅蓝色:表示链接文件;
灰色:表示其他文件;
绿色:表示可执行文件;
红色:表示压缩文件;
蓝色:表示目录;
红色闪烁:表示链接的文件有问题了;
黄色:表示设备文件,包括block、char、fifo。
用【dircolors -p】命令可以看到默认的颜色设置,包括各种颜色和“粗体”,下画线,闪烁等的定义。
【touch a. txt】创建的一般文件,文件颜色变为白色。
chmod 755 a. txt】增加可执行权限后,文件颜色变为绿色。
【ln /etc/abc. txt 345. txt】执行该命令后,文件颜色变为天蓝色(建立 345. txt为/etc/abc.txt 345.txt的快捷方式)。
第七步:总结常用的几个命令【chmod u+x,g-x,o=x test】所有者加上执行权组成员减少执行权限,其他成员设置为执行权限。
【chmod -R 766 . /】修改当前目录权限,要求里面的所有文件和文件夹的权限修改为766.
【chown user1:G3 zip.zip】修改zip.zip的所有者为user1,所有组为G3。
【umask】查看当前umask参数。
【touch /home/dir1】在/home目录下创建新目录dir1。
【ll /home/dir1】显示目录dir1的详细信息,记录目录的权限信息。
【umask 066】改变umask参数为066。
【chmod g+w /home/dir1】为dir的同组用户增加写权限。
任务七 管理rpm软件包与压缩包
【子任务一】管理rpm软件包
rpm有5种模式,分别为:安装、卸载、升级、查询和验证。
第1步:查询rpm软件是否已经安装
在安装一个软件之前,往往需要先确认该软件是否已经安装。通过【rpm -q软件包名】命令查询或在参数-q后面直接加其他的参数来查询软件包的安装信息,具体命令以及释义如下:
【rpm -qa | grep tomcat4】查询已经安装的Tomcat4的所有套件
【rpm -qip example.rpm】查询example.rpm安装包的信息
【rpm -qif /bin/df】查询/bin/df文件所在安装包的信息
【rpm -qlf /bin/df】查询/bin/df文件所在安装包的各个文件分别被安装到哪个目录下。
第2步:安装rpm软件包
【rpm -i example.rpm】安装example.rpm包
【rpm -iv example.rpm】安装example.rpm包并在安装过程中显示正在安装的文件信息。
【rpm -ivh example.rpm】安装examplr.rpm包并在安装过程中显示正在安装的文件信息及安装进度。
第3步:升级rpm软件包
当一个软件包已经安装,需要对其进行升级操作,采用【rpm -U 软件名】命令,可对其进行升级操作。具体命令及释义如下:
【rpm -U example.rpm】升级example.rpm软件包
【rpm -Uvh example.rpm】加参数v显示升级时详细信息,加参数h显示安装进程
第4步:卸载rpm软件包
使用【rpm -e 软件名】命令卸载已经安装好的软件包。
【rpm -e tomcat4】卸载tomcat4软件包
备注:包名可以包含版本号等信息,但是不可以有拓展名。rpm,列如卸载软件包proftpd-1.2.8-1,可以使用下列格式。
【rpm -e proftpd-1.2.8-1】
【rpm -e proftpd-1.2.8】
【rpm -e proftpd-】
【rpm -e proftpd】
有时会出现一些错误或者警告:...is needed by ...这说明这个软件被其他软件需要,不能随便卸载,可以用【rpm -e --nodeps】命令强制卸载。
第5步:熟悉rpm的其他附加命令
--force,强制操作,如强制安装删除等;
--requires,显示该包的依赖关系;
--nodeps,忽略依赖关系并继续操作。
附加查询命令:
a 查询所有已经安装的包
以下附加命令用于查询安装包的信息;
i 显示安装包的信息;
l 显示安装包中的所有文件被安装到哪些目录下;
s 显示安装版中的所有文件状态及被安装到哪些目录下;
以下附加命令用于指定需要查询的是安装包还是已安装后的文件;
p 查询的是安装包的信息;
f 查询的是已安装的某文件信息;
【rpm -e --nodeps vsftpd】忽略依赖关系并继续删除vsftpd软件包。
【rpm -i --nodeps vsftpd】忽略依赖关系并继续安装vsftpd软件包。
【rpm -i --requires vsftpd】显示该安装包的依赖关系并安装vsftpd软件包。
【rpm -i --force vsftpd】强制安装vsftpd软件包。
第6步:认识rpm的命名规则
RPM包的一般格式为:
name-version-arch.rpm
name-version-arch.src.rpm
例:
httpd-2.2.3-29.el5.i386.rpm
httpd-devel-2.2.3-29.el5.i386.rpm
httpd-manual-2.2.3-29.el5.i386.rpm
system-config-httpd-1.3.3.3-1.el5.noarch.rpm
(1)name,如:httpd,是软件的名称。
(2)version,如:2.2.3 ,是软件的版本号。版本号的格式通常为“主版本号.次版本号.修正号”。
29,是发布版本号,表示这个RPM包是第几次编译生成的。
(3)arch,如:i386,表示包的适用的硬件平台,目前RPM支持的平台有:i386、i586、i686、sparc和alpha。
(4).rpm或.src.rpm,是RPM包类型的后缀,.rpm是编译好的二进制包,可用rpm命令直接安装;.src.rpm表示是源。
代码包,需要安装源码包生成源码,并对源码编译生成.rpm格式的RPM包,就可以对这个RPM包进行安装了。
特殊名称:
1、el* 表示这个软件包的发行商版本,el5表示这个软件包是在RHEL 5.x/CentOS 5.x下使用。
2、devel:表示这个RPM包是软件的开发包。
3、noarch:说明这样的软件包可以在任何平台上安装,不需要特定的硬件平台。在任何硬件平台上都可以运。
行。
4、manual 手册文档。
了解了RPM包的命名规则,看到一个RPM包就能知道它适用的环境了
【子任务二】 管理压缩软件包
第1步:管理tar软件包
【tar cvf aa. tar aa. txt】建立一个tar包
【tar xvf aa. tar】解压一个tar包。
【tar cvfz aa. tar. gz aa. txt】建立一个tar.gz包。
备注:在上面的命令中,加上cvf,xvf,cvfz等参数,它具体的释义如下:
c表示创建一个新tar包;
v显示运行过程信息;
f指定文件名;
x解开一个tar包;
z调用zip;
t查看压缩包内容;
r添加文件。
第2步:管理zip包
zip是个使用广泛的压缩程序,文件经它压缩后会另外产生具体.zip拓展名的压缩文件。
【zip yhy. zip yhy. txt】压缩yhy.txt文件为yhy.zip。
【zip -r test. zip./*】将当前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和文件夹全部压缩成test.zip文件,-r表示递归压缩子目录下所有文件。
【zip test2.zip test/*】打包目录。
【zip -d yhy. zip yhy. txt】删除压缩文件yhy.zip中的yhy.txt文件。
【zip -d yhy. zip yhy/ln.log】删除打包文件目录下的文件ln.log。
【zip -m yhy1.zip yhy1.txt】向压缩文件yhy1.zip里添加yhy.txt文件。
【zip yhy3.zip yhy3s/* -x yhy3s/ln.log】压缩文件时排除ln.log文件。
第3步:解压zip包
unzip为。zip压缩文件的解压缩程序。
【unzip yhy. zip】将压缩文件yhy.zip解压到当前目录。
【unzip -n yhy.zip -d /tmp】将压缩文件yhy.zip在指定目录/tmp下解压,如果已有相同文件存在,要求【unzip】命令不覆盖原先的文件。
【unzip -o test. zip -d tmp/】将压缩文件test.zip在指定目录下tmp下解压,如果已有相同文件存在,要求【unzip】命令覆盖原先文件。
【unzip -v yhy.zip】查看压缩文件但不解压。
【unzip a.zip】解压一个zip包。
第4步:gzip和gunzip等其他的压缩软件以及常用命令
Linux系统中还有一些压缩工具以及命令,列如:gz,tat.gz,bz2,tgz等,熟悉它们会让运维管理事半功倍。
Linux 常用的压缩命令有 gzip 和 zip,两种压缩包的结尾不同:zip 压缩的后文件是 *.zip ,而 gzip 压缩后的文件 *.gz
相应的解压缩命令则是 gunzip 和 unzip
gzip 命令:
# gzip test.txt
它会将文件压缩为文件 test.txt.gz,原来的文件则没有了,解压缩也一样
# gunzip test.txt.gz
它会将文件解压缩为文件 test.txt,原来的文件则没有了,为了保留原有的文件,我们可以加上 -c 选项并利用 linux 的重定向
# gzip -c test.txt > /root/test.gz
这样不但可以将原有的文件保留,而且可以将压缩包放到任何目录中,解压缩也一样
# gunzip -c /root/test.gz > ./test.txt
zip 命令:
# zip test.zip test.txt
它会将 test.txt 文件压缩为 test.zip ,当然也可以指定压缩包的目录,例如 /root/test.zip
# unzip test.zip
它会默认将文件解压到当前目录,如果要解压到指定目录,可以加上 -d 选项
# unzip test.zip -d /root/
【gzip -d a. gz 3. tar.gz】解压一个gz包。
【tar xvzf abc.tar.gz】解压一个tar.gz包。
【gunzip abc.tgz】解压一个tgz包。
【tar xvzf a.tar.z】解压一个tar.z包。
【bunzip2 b. txt.bz2】解压一个bz2包。
【find / -name “*.zip”】将系统中所有的.zip文件显示出来。
【find / -name “*.gz”|wc -1|】查找系统中有多少个.gz文件,并统计数量。
【mkdir /home/dir1 dir2 dir3】在家目录创建3个目录。
【touch /home/dir1/file1 /home/dir1/file2 /home/dir1/file3】分别在新建目录里创建file1,file2,file3文件。
【zip -q -r /root/ysl.zip/root/*】将家目录下所有文件(不包括目录)压缩成文件ysl.zip。
【zip -m ysl.zip install。log】将/root/install.log添加到ysl.zip中。
【unzip -v ysl.zip】显示ysl.zip中包含的文件信息。
【mkdir /tmp/unzip-ysl】建立unzip-ysl目录。
【unzip ysl.zip -d/tmp/unzip-ysl】将ysl.zip解压至/tmp/unzip-ysl下。
【zip -r /root/ys2.zip /root/*】将家目录下所有文件(包括目录)压缩成文件ys2.zip。
【mkdir /tmp/unzip-ys2】建立unzip-ys2目录
【unzip ys2.zip -d /tmp/unzip-ys2】将ys2.zip解压至/tmp/unzip-ys2目录下。
【tar -czvf file.tar.gz dirl/file1】将dirl/file1文件压缩成file1.tar.gz。
【tar -czvf file.tar.gz dirl/file2】将dirl/file2文件压缩成file2.tar.gz。
【tar -czvf file.tar.gz dirl/file3】将dirl/file3文件压缩成file3.tar.gz。
【mkdir /tmp/gunzip】建立gunzip目录。
【cp dirl/file1.gz dirl/file2.gz dirl/file3.gz /tmp/gunzip】复制压缩文件到新建的目录中。
【gzip -dv /tmp/gunzip/*】压缩gunzip目录下的所有文件。
任务八 YUM源的配置与软件的YUM安装
Yum(全称为 Yellow dog Updater, Modified)是一个在Fedora和RedHat以及CentOS中的Shell前端软件包管理器。基于RPM包管理,能够从指定的服务器自动下载RPM包并且安装,可以自动处理依赖性关系,并且一次安装所有依赖的软件包,无须繁琐地一次次下载、安装。
【子任务一】配置本地YUM源
第1步:查看系统默认安装的YUM
【rpm –qa yum】查看安装的yum主程序。
【rpm -qa |grep yum】查看安装的yum相关程序。
第2步:挂载系统安装光盘
把光盘放入光驱,然后使用如下命令把光盘挂在/mnt这个常用的挂载点下。
【mount /dev/cdrom /mnt/】挂载光盘挂载成功后会在/mnt目录下看到光盘中的文件。
第3步:备份默认YUM配置文件
在修改配置文件之前,先备份要修改的文件,养成好的工程习惯。
【cd /etc/yum.repos.d/】进入yum配置的目录下
【ls】会看到CentOS系统的默认四个以repo为后缀的配置文件
【mkdir /etc/yum.repos.d/bak】建立备份文件夹
【mv /etc/yum.repos.d/Cent* /etc/yum.repos.d//bak/】备份原来的配置文件
移动原有的配置文件到备份文件夹中。(注:CentOS-Base.repo 是yum 网络源的配置文件,CentOS-Media.repo 是yum 本
第4步:编辑自己的repo文件
使用下面的命令新建一个自己的yum源。
【vim /etc/yum.repos.d/local.repo】新建local.repo文件。
备注:新建的文件必须以.repo为后缀,local可以自己取名)
然后按【ESC】健,后输入【:wq】保存退出!然后使用yum list命令更新yum配置即可查看到配置好的yum源。
备注:baseurl=file:///mnt/ yum源地址,光盘的挂载点,需要注意的是file后有有3个斜杠,前两个表示地址格式,后面一个
斜杠表示根目录。
第5步:总结repo文件的格式
所有repository服务器设置都应该遵循如下格式:
[serverid]
name=Some name for this server
baseurl=url://path/to/repository/
serverid 是用于区别各个不同的repository,必须有一个独一无二的名称;
name 是对repository 的描述,支持像$releasever $basearch这样的变量;
baseurl 是服务器设置中最重要的部分,只有设置正确,才能从上面获取软件。它的格式是:
baseurl=url://server1/path/repository/
url://server2/path/repository/
url://server3/path/repository/
其中url 支持的协议有 http:// ftp:// file:// 三种。baseurl 后可以跟多个url,你可以自己改为速度比较快的镜像站,但baseurl
只能有一个,也就是说不能像如下格式:
baseurl=url://server1/path/repository/
baseurl=url://server2/path/repository/
baseurl=url://server3/path /repository/
其中url 指向的目录必须是这个repository header 目录的上一级,它也支持$releasever $basearch 这样的变量。
url 之后可以加上多个选项,如gpgcheck.exclude.failovermethod 等
第6步:使用YUM源安装软件
yum命令搭配install参数表示安装指定的软件,详细使用方法以及释义如下:
【yum install –y dialog】通过yum源安装dialog软件。
【yum install yum-fastestmirror】自动搜索最快镜像插件。
【yum install yumex】安装yum图形窗口插件。
【yum localinstall –y dialog】安装本地的rpm软件包。
第7步:使用YUM更新软件
yum命令搭配update参数表示更新指定的软件,详细使用方法以及释义如下:
【yum update –y dialog】更新dialog软件包。
【yum check-update –y dialog】检查是否有可用的更新dialog软件包。
【yum localupdate –y dialog】如果有dialog的新版本,而且你也下载到来本地,就可以这样本地更新dialog了。
【yum update】全部更新yum源。
第8步:使用YUM卸载软件
yum命令搭配remove参数表示卸载、或删除指定的软件,详细使用方法以及释义如下:
【yum remove –y dialog】卸载dialog软件包。
【yum remove | erase package1】 删除程序包package1。
第9步:【YUM】命令的其他选项
yum命令搭配其他参数详细使用方法以及释义如下:
【yum list dialog】:显示dialog软件包的信息。
【yum search dialog】:检查dialog软件包的信息。
【yum info dialog】:显示指定的dialog软件包的描述信息和概要信息。
【yum clean】:清理yum过期的缓存。
【yum shell】:进入yum的shell提示符;
【yum resolvedep dialog】显示dialog软件包的依赖关系。
【yum deplist dialog】:显示dialog软件包的所有依赖关系。
【yum clean packages】 清除缓存目录下的软件包。
【yum clean headers】 清除缓存目录下的headers。
【yum clean oldheaders】清除缓存目录下旧的 headers。
第10步:查询已安装的dialog软件
通过yum安装的软件,依然使用rpm命令来查询软件的安装情况:
【rpm –qa dialog】查询dialog软件安装信息。
【子任务二】配置国内网络YUM源
第1步:配置上海交通大学YUM源
第2步:企业YUM源列表
搜狐开源镜像站:http://mirrors.sohu.com/。
网易开源镜像站:http://mirrors.163.com/。
第3步:大学教学YUM源列表
北京理工大学:
http://mirror.bit.edu.cn (IPv4 only)。
http://mirror.bit6.edu.cn (IPv6 only)。
北京交通大学:
http://mirror.bjtu.edu.cn (IPv4 only)。
http://mirror6.bjtu.edu.cn (IPv6 only)。
http://debian.bjtu.edu.cn (IPv4+IPv6)。
兰州大学:http://mirror.lzu.edu.cn/。
厦门大学:http://mirrors.xmu.edu.cn/。
清华大学:
http://mirrors.tuna.tsinghua.edu.cn/ (IPv4+IPv6)。
http://mirrors.6.tuna.tsinghua.edu.cn/ (IPv6 only)。
http://mirrors.4.tuna.tsinghua.edu.cn/ (IPv4 only)。
天津大学:http://mirror.tju.edu.cn/。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http://mirrors.ustc.edu.cn/ (IPv4+IPv6)。
http://mirrors4.ustc.edu.cn/。
http://mirrors6.ustc.edu.cn/。
东北大学:
http://mirror.neu.edu.cn/ (IPv4 only)。
http://mirror.neu6.edu.cn/ (IPv6 only)。
电子科技大学:http://ubuntu.uest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