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公司CEO麦克尼利说过,“将来软件业将不再存在,也不应该存在。所有的事情就是服务,而没有产品。人们编写软件,这是肯定的,但他们在创造服务,而非产品。”
IT 服务管理(英文缩写 ITSM)就是这样一种把 IT 看作“服务”的管理视角和维度。而 ITIL 指的是 ITSM 的方法论和最佳实践操作手册,现已经成为事实上的行业标准。(IT Infrastructure Library 由英国人最早在80年代末发起的,19 年二月发布了第四版 ITIL 4) 。
在 IT 行业多年的工作经验让我深深的感觉到,ITSM 可能是最重要、最底层而又被最多 IT 从业者忽略的一门学问了。尤其是对于研发团队来说,如果你问一个产品经理、架构师或者开发人员什么是ITSM,他们多半会用无辜的眼神看着你,最多有人会说那是运维支持部门的事嘛,我的角色并不需要去了解这些。而事实上就像要把 IT 的本质要理解成服务一样,ITSM 是每个 IT 角色日常工作的基础,如果不了解,工作中难免会偏离方向。
尤其是还有很多 IT 管理者,虽然谈的都是产品理念、敏捷开发、云计算、大数据,但是对 ITSM 居然缺乏了解。要知道,对于一个 IT 管理者来讲,工作的出发点是什么、目标如何制定、IT如何规划设计、技术要解决什么问题,最后的工作成果和效益如何衡量的,所有这些重大问题都在 ITSM 的范畴之内。而 ITIL 这本书已经把最佳的方法、验证过的实践都网罗其中。如果我们不学习,不深入了解,在工作上必然会舍近求远。在信息爆炸、技术迭代如此之快的今天,又拿什么给我们的技术决策足够的底气?
是的,倚天剑就摆在我们面前,如果你接触过ITSM或者ITIL,是时候更加走近它、了解它、使用它了。即便是一个最简单的理由——它塑造了 IT 人员最基本的服务意识——我们也应该开始了。
下面我们就讲讲必须学习掌握 ITSM 的理由,当然,罗列这些“原因”并不仅仅是劝说大家学习 ITSM 这么简单,而更重要的是这些观点可能让我们明确了应用 ITSM 的“初心”。所以,对于那些通过了 ISO 认证,但在如何发挥它的效能上始终存在困惑的企业和组织,想来本文也是会让你有所收获的。
ITIL 提供了是一种一致的和结构化的框架的方式,来规划、构建和运行IT服务,确保 IT 投资创造实际价值。
它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通过一系列流程和实践来保证IT 服务满足业务的各个层次的要求,包括需求、效率、稳定性、响应、成本等。
对于组织的 CIO 等管理者来讲,掌握 ITSM 的必要性在于:
1,ITSM 是业务与 IT 的边界,如果没有它,两者的边界就会不清楚,会失去管理的界面和抓手。
如上图所示,它横向贯穿了公司的所有业务系统和各类 IT 资源,在企业众多繁杂的应用中间,起到了“梳理”“归类”的作用。明确了 IT 是为业务“服务”的意识。
从盒装软件到BS架构应用,到今天的Saas、API 经济,尽管软件交付的形态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但背后都是服务价值的交付。所有的 IT 资源都是服务。没有服务价值的应用是不值得去构建的,失去服务价值的应用也是不值得去维护的。
2,ITSM 构建的服务组合蓝图,才能让 IT 工作对业务的覆盖没有遗漏,工作中没有遗失
如上图所示,CIO 要把构建业务和IT系统的可视化关系作为一项工作来做,在表中业务与系统的交叉点即是我们关注的服务的集合。ITSM 中同样还有“服务组合管理 Portfolio management”来记录各服务之间的关系。
这里要注意,根据需要,如果一个业务用到的多个系统,我们要逻辑上把它合并成一个 IT 服务。目的是不要让业务部门误解。
3, ITSM 可以帮助我们合理划分 IT 部门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角色。
一个产品究竟需要不需要研发;一个工具需要不需要购买;是否需要设定某个工作角色,是否组件某个团队。我们都可以借助 ITSM 的最佳实践——它是否属于某个 IT 服务,是否服务于该 IT 服务的生命周期的某个阶段,如规划、设计、构建、交付、运营还是持续改进——来回答。
4,ITSM 可以帮助我们客观公正的评价 IT 部门的绩效,指导我们如何持续改进。
在 ITSM 这个图书馆里有众多经过验证的有效技术指标可以拿来即用,如大名鼎鼎的 SLA,故障排查时间,发布时间等等。
而持续改进的方法,几乎就是 ITIL 各版本的重头戏。
甚至对于产品是开发还是购买,与第三方供应商如何合作,ITSM 都有对应的最佳实践给你(Supplier management)。
图3 ITSM 中的供应商管理
传统上理解,ITSM 是应用交付之后的事情,但事实远远不止如此,尤其是在 ITIL 4 出来之后,直接把架构管理(Architecture management)和软件开发管理(Software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纳入其中。在 ITSM 的指导下,我们的管理可以做到没有独立于 ITSM 框架外的产品,也不应存在独立于 ITSM 体系外的开发任务。
1,ITSM 是产品经理理解业务需求的重要输入
如果你从“服务”的角度来看待你的产品和应用,很多之前未曾考虑到的需求就会暴露出来,会让你的产品设计更加完善。
举几个例子:
作为服务的产品,当系统出错时,要如何设计异常界面和报错信息,才能让用户有好的体验和解决问题的途径。
如果产品(服务)出现问题,如何设计降级模式机制,做到用户无感知,而技术支持可以有时间来解决。
在“事件管理(Incident management)”和“故障管理(Problem management)”中,如何添加功能为后台人员设计一些功能方便定位问题和排查。
用户在使用服务过程中会有哪些意外和服务请求,比如遗忘密码怎么办。
还有很对例子,这些产品经理都可以通过 ITSM 中的检查方法来全面仔细考虑。
2,ITSM 是架构师理解技术需求的重要输入。
同样的 ITSM 对于架构师和开发团队的重要性不亚于产品经理,很多重要的非功能需求都被 ITSM 框架体系所覆盖,对照 ITSM 框架做系统架构时,才不会有重要遗漏。
比如:
ITSM 中的“可用性管理 (Availability management)”“故障管理(Problem management)”,架构师要考虑如何做到系统(服务)异常的自动快速发现和恢复。比如你的系统支持不支持重启后的无需人工参与,自动恢复功能的能力;异常如何定义等等。
“事件管理(Incident management)”“故障管理”将迫使架构师考虑要记录那些信息,做那些监控,做到故障的快速排查和定位。
“容量管理 (Capacity and performance management)”需要架构师考虑性能、容量的实现方案和成本的平衡
“变更控制(Change control)”和“发布管理 (Release management)”需要开发团队思考怎么做到灰度发布、怎么做自动化测试,以保证变更后服务的连续性不受影响
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对于研发团队来讲,在大谈产品设计理念之前,不如研发、产品与 ITSM 紧密配合,先设计出交互友好、健壮、灵活性高的服务来。
图4,ITSM 中的事故处理流程
新技术革命无时无刻不再折磨着每一个 IT 人,云计算、AI、区块链、5G,尤其是 IT 管理者们,每一个夜晚都会辗转反侧:是及时跟进,弯道超车,还是密切关注,待其成熟,亦或暂时观望、去伪存真,我判断的依据在哪里,又如何度量新技术的功效?
比如最常见的:
Devops 究竟要做到什么程度,发布的频率到底要做到多频繁?
企业的应用到底要不要上云,上的话,要考虑哪些问题?
AI 究竟能在哪些方便提高服务的效率,如何评估投入和产出?
ITSM 就提供了一个统一的、结构性的框架帮你来考虑这些新技术带来的问题。当然这并不意味直接给你答案,它会告诉你有哪些点可以作为起点来考虑这些问题,对应的价值体现在哪里,度量的标准依据又在哪里。而缺乏 ITSM 的组织和企业,它的答案可能是随机的、不完整的,也会因无法有效评估而产生浪费。
拿企业应用上云这件事来说,哪些应用要上云,请参考 ITSM 中的业务和应用的可视化矩阵,以及"服务组合管理(Portfolio management)";需要应用多大的规模,可以参考 ITSM 中的“容量管理(Capacity and performance management)”;有哪些风险需要应对,可以去翻阅“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
Devops 的发布周期到底如何制定,请参考“部署管理(Deployment management)”和“发布管理(Release management)”
( 这里我抑制住了把最新 ITIL 涵盖的实践都列举在这里的冲动,我们会在后文展开讨论)
总结一下,通过上述的例子,我们也看到了 ITSM 简直就是 IT 部门的“百科全书”和 IT 管理“ERP 解决方案”。它的力量在于“全”,在于统一,在于贴近于实践,当然背后的基础是 IT 服务交付的价值理念和原则。IT 管理者错失它是要落伍的的,对每一个在事业上进阶的 IT从业者,这也是一本必修课。
人无完人,这里也得吐槽一下,之所以 ITSM/ ITIL 没有像本文所描述起到那么大的作用,被大家所重视,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它更新的确实太慢了,最近的一个成熟版本 ITIL V3是 2007 颁布的,最近的一次大的更新也是 2011 年的事情了。
想想 07年那会云计算的概念也刚刚出来,这段时间又诞生了多少产生重大影响的技术,云计算、大数据、AI、5G,软件开发的方法论又更新迭代了多少代,RUP-敏捷-Devops。ITSM 具体操作操作和技术应用上难免会有些脱节,框架层面也亟待补充。针对这一点,今年2月版本 ITIL 4 是应时代而生,它的内容的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光管理维度就多达 34 个,服务的价值交付理念上也更加完善。
我们相信,随着 ITIL 4 新内容的颁布,必然会引来企业应用 ITSM 一轮新的热潮。这是我们的好机会。
大家可以关注作者公众号“云中探索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