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

2017年7月21日 陈琳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股份公司教程》和《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两本书放在一起读,有一些有意思的对比。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股份公司教程》(《The Essays of Warren Buffet: Lessons for Corporate America》),出版于1997年,是巴菲特每年写给股东的信经卡多佐法学院公司法教授Lawrence A. Cunningham分主题编辑而成。在这些信中,巴菲特详细地阐释了Berkshire Hathaway的投资哲学。

《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One Up on Wall Street: How to Use What You Already Know to Make Money in the Market》),1989年出版。1977年至1990年间,彼得·林奇一直担任富达基金旗下麦哲伦基金的基金经理,在这13年间,麦哲伦基金管理的资产从2000万美元增至140亿美元,年平均复利报酬率达到了29%。

巴菲特和彼得·林奇都是投资界的传奇人物。但无论听过多少传说,要学习他们的思想和兵法,还是应该读一读他们自己的说法。

对于以下两点,两人有着同样的认识:

第一,金融学者们的那套“有效市场理论”,既不能正确的反映现实,在现实世界也行不通。在投资领域,对于那些试图精确计算每只股票的波动性从而建立起晦涩难懂的投资和资产配置理论的人,巴菲特说,“在他们渴望用单一的统计来衡量风险时,他们忘记了一条基本的原理:近似的正确胜于精确的错误”。

第二,华尔街是以交易驱动的。只要能赚取交易费用,他们就会创造不负责任的金融工具(不要问理发师你是否需要理发)。比如垃圾债券,用巴菲特的话来说,“华尔街对一种想法的热情不是与它的优点,而是与它能创造的收入成正比。那些不关心这种差别的人,把堆积如山的垃圾债券卖给了那些不思考的人——因此两种人比比皆是。”(万科大战宝能案评论的即视感。)

彼得·林奇叙述节奏轻快。

巴菲特,对优先股、债券、普通股、股利这些事物的深入分析,传递了他无与伦比的深刻见识和价值观。巴菲特批评了华尔街对于EBITA的运用,“我们并不认为所谓的EBITA(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Taxes, Depreciation and Amortization,支付利息、税款、折旧费用和摊销费用前的收益)是一种有意义的业绩评价方法。投资者常常被CEO和华尔街的分析师们引入歧途,他们把折旧费用和摊销费用相提并论,这两者无法等同:除了极少数例外,折旧费用是一种经济成本,从哪一点看都与工资、原材料或税金一样实在。”

那些镶嵌在文中的小讽刺小幽默,让人想起当年那个开着灵车去约会女生的个性少年。比如,在谈到面对敌意收购公司启动的反收购股票回购时,巴菲特说,“当尘埃落地时,打劫的股东过客会大谈‘自由企业’,被打劫的管理人员会大谈‘公司的最佳利益’,而站在一边的无辜股东只有默默地掏钱付账。”(万科大战宝能案评论的即视感。)

《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想要表达,业余投资人也可以取得良好的投资成绩,甚至打败专业投资人。彼得林奇解释了为什么需要用一种适当怀疑的眼光来审视“专业投资人”。用彼得林奇的话来说,“特立独行的专业投资人十分罕见,基金经理中绝大多数属于以下类型:心智平平的基金经理、懒惰懈怠的基金经理、溜须拍马的基金经理,以及各种各样盲目从众的随大流者、死搬照抄毫无主见的模仿者等”。

通常只有在许多著名华尔街分析师将其列为推荐购买的股票名单后,一只股票才有可能真正吸引机构投资者的目光。而业余投资人,如果善于观察,并能妥善地利用自己独特的信息优势,一样能取得良好的投资收益。

《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比较通俗,《巴菲特致股东的信》需要更多的专业理解力。但是如果你还在寻找你的投资观,或者试图理解资本市场,那么读一读任何一本都是不错的选择。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