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Georgekai

归档:学习笔记

2018/1/16

网络运维基础(二)

 

1.1 OSI七层模型 

应用层:应用程序与接口(如qq和其他三方软件的对接——对应设备(计算机)

     协议:http dns  telnet   nfs ftp tftp   smtp25)  snmp161     

表示层:表示数据的格式、压缩、加密

会话层:作用:建立、维护、管理应用程序之间的会话。

     功能:对话控制、同步

传输层:作用:负者建立端到端的连接、保证报文在端到端之间的传输。——对应设备(防火墙)

     功能:服务点编址,分段与重组、连接控制、流量控制、差错控制。

    协议:TCP   UDP

网络层:作用:负者将分组数据从源端传输到目的端——对应设备(路由器)

     网络层功能:为网络设备提供逻辑地址,进行路由选择、分组转发

     IP地址=网络位+主机位

     IP地址是三层地址

     协议:IP  ARP  RARP  ICMP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 IGMP

数据链路层:作用:在局域网内部实现主机与主机之间的通讯——对应设备(交换机)

        协议:PPP  FDDI

物理层:作用:负者把逐个的比特从一跳(结点)移动到另一跳(结点)。——(网卡)

     功能:1)定义接口和媒体的物理特性

       2)定义比特的表示、数据传输速率、信号的传输模式(单工、半双工、全双工)

         3)定时网络物理拓扑(网状、星型、环形、总线型、等拓扑)



下图:数据链路层中以太网的帧结构

   

  

  1)mac地址就是二层地址,全球网络设备唯一的地址

  2)根据作用的域不同:IP作用在不同的网络之间,MAC地址作用在相同的网络内部  

  3)MAC地址48位的地址,采用16进制进行表示,MAC地址是硬件地址

  4)IP地址会被是逻辑地址

       

1.2 数据封装与解封装过程:

1.2.1 数据封装过程:

1.2.2 数据解封装过程:

  


注意: 1. mac地址只在本地有效,通过路由器传输过程,mac地址信息会发生变化

    2. 路由器根据路由表识别目标IP地址网段信息,确认是否可以进行转发,或是进行数据包的丢弃

 

1.2.3 DOD四层模型

应用层——主机到主机层——因特网层——网络接入层

1.2.4 DHCP工作原理

参考文档:

http://www.zyops.com/dhcp-working-procedure

 

1.2.5 TCP/IP协议簇相关协议

1.3 传输层的俩种协议:(拿QQ在线传输和离线传输作例子)

1.3.1  TCP:传输控制协议

属于面向连接的网络协议

同步 

安全,可靠传输 ,速度传输慢

流量控制(Qos 

使用TCP的应用:WEB浏览器,电子邮件,文件传输程序


1.3.2  UDP: 用户数据报协议

属于无连接的网络协议 

异步 

不安全,速度传输快 

尽力而为,不管你是否收到 

使用UDP的应用:DNS,视频流,IP语音(VoIP

1.4 TCP相关报文结构

1.4.1 端口号计算:

1. TCP报头中端口号占16个比特位,那么它的范围就是216次方=65536

  0号端口不用,所以就是1-65535个端口

1.4.2 著名端口号范围1-1024,自定义端口的时候不要使用(避免冲突)

1.4.3 源端口随机端口号分配

 1. 取决于这个配置文件

    cat /proc/sys/net/ipv4/ip_local_port_range 

    32768  —— 60999

1.4.4 TCP报头 (配合snifer抓包软件会更好理解,去网上下载一个即可)

 

 

1. 源端口号:发送端端口号

2. 目的端口号:接收端端口号

3. TCP报文重要控制位:

  1syn:请求建立连接

  2fin:请求断开连接

  3ack:确认控制字段

1.4.5 TCP的三次握手  

 

数据传输过程中:每发送一次数据,都会产的ACK(表示收到了对方seq对应的信息),ack(表示确认收到),seq(请求序列号)

1.4.6 TCP的四次挥手

 




如果把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总结起来用(用约妹子的方法)就是这样:




最进这5天左右先科普下网络必会的些此处知识,上面的过程可使用snifer抓包进行分析,效果会更好理解


小伙伴们可以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linux运维菜鸟之旅

OSI七层模型、数据封装与解封装过程、TCP三次握手、四次挥手_第1张图片

关注“中国电信天津网厅”公众号,首次绑定可免费领2G流量,为你的学习提供流量! 

OSI七层模型、数据封装与解封装过程、TCP三次握手、四次挥手_第2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