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永别说再见

清明时节,除了要放假外,最重要的莫过于祭奠故人。至亲已去,家人思念,鲜花焚香,也请在心中点上烛光。

向永别说再见_第1张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一次,面对长辈离去,幼儿懵懂,连葬礼,都不知何时结束。那位宠我至深的人在医院流连半年后,化作一盒相思,随叔叔回到故土。

第二次,只当长辈是在骗我。那即使生病许久,也坚持日日锻炼、笑口常开的长辈,怎会离开她一手带大的我。直到,被强行带到她的面前。看见她面容安详,宛如熟睡。我信了,但没有哭。只是后悔,没有在她最后一次生日时的那通电话中,说出徘徊在嘴边良久的“生日快乐”。

再后来,二八年华,父母问我,她们离开后,我会怎么做。那是我第一次在父母面前失态,也是我已度过的时光中,最为失态的一次。愤怒,充满了连一点点小争执都从未有过的家。只记得,父亲及其淡定地抚平我波动的情绪。

那时的我,其实是恐惧的吧。即使我被父亲培养出较强的独立生活能力,也从未想过无他们相伴的世界。怎么可能呢,他们给了我生命,让我知道,无论何时回忆都会发自内心的快乐,才应该是人生真正的追求。

后来,父亲感慨道,陪伴奶奶的时光,比他们预计长了接近三年。姑姑说,后来老母亲病重了,只能靠她和幺婶扶着,在公园里一小段一小段地走,看见秋日从树上落下的绒球,像孩子一样固执,用脚一点一点地将它揉开,让黑暗中的种子迎接阳光。

子女孝顺、家庭幸福,儿孙绕膝、朝夕相伴。或许唯一的遗憾,就是与之相濡以沫的人,在儿女长成之后不久就离开人间。


《西藏生死书》中道“我们是一个没有死亡教育的民族。” 但当我们听到“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时,都不得不仰望天空,防止眼泪夺眶而出。感慨万千后,是否有所改变呢?

已各奔东西的我们,让曾经一大家人在一个单位大院中生活的样子一去不复返。曾经亲密无间的同辈堂亲表亲已分道扬镳,我们踏上了各自的旅程。

曾经的守护者将旗手中的旗帜分离传承,然后再次成为被守护的那个人。朝夕依旧,时光规律,儿女相伴。曾经嗷嗷待哺的孙辈,归期既定,却只有短短流连。

单程时光,不知还有多久。而我,依旧抱着笃定的心态,在每一个长辈固定没有出行、做饭、睡觉的时间、于他们在家休息的时间,播一串仅仅在每一个传统节日、重要日子才会出现的数字,短短十几分钟的时间,却可以成为他们跟身边老人分享许久的喜事。


几天前,参与了一项微信征集,发现希望自己离开时安详平和,希望自己的永别,是一个无法苏醒地睡眠。

可依然无法想象,面对至亲至爱时,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是坦然放弃冰冷仪器维持的生命体征,还是只要他们在就好。即便是接受过专业死亡教育又经历过太多他人生死的医生、护士,也不能在这时帮你做出抉择。那份文件,需要你签下自己的选择,选择恐惧无措或挥手告别。

听说罗点点老人的“尊严死”观点。也曾经听到一个故事,恩爱大半生的夫妻,在暮年时,憔悴地妻子听到丈夫的最后一句话,是他奄奄一息却仍旧花尽力气、清晰地“我恨你!”老妻无措,泪流满面,她只是想通过医学留住他啊,她只是害怕、恐惧、迷茫失去他的日子,好像没有办法继续。


无意之中,发现《筑梦者之李开复向死而生》。应该看看的,对啊,应该看。它都在电脑中躺了许久,却从未被点开。“向死而生”,曾以为古人对生命的豁达,却发现它是一个舶来品。

不知何时,才能学会拥抱永别,坦然再见。

你可能感兴趣的:(向永别说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