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教育部对开学时间做出了回应: 原则上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前大学生不返校、高校不开学…
史上最长的寒假,本应该是开学的日子,却不得不在家呆着!
当然,这对于大一大二大三的同学,影响不大(甚至可开心了);但是对于毕业班的同学,却是乱了阵脚,尤其是还没有落实工作的同学。
各类高校明确暂停现场招聘,向用人单位发出了暂时转为线上招聘的通知,企业招聘节奏放缓…各种迹象似乎都预示着 即将到来的金三银四招聘热季将会遇冷?
根据BOSS直聘发布的报告《2020年春节后10天人才趋势观察》显示,2020年春节后十天(2.3-2.12),100人以下的小微企业新增人才需求锐减61%,规模占整体需求的44%,较2019年同期降低了8.7个百分点。
网上各种各样的消息确实让应届生发慌!
直奔主题!!
疫情已经无法改变,作为即将奔赴求职浪潮的我们,这段时间能做些什么?
已经开始实习的同学
由于各个企业复工推迟,或者采取半复工,这无疑对实习的同学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可能因为实习的中断导致缺少实习履历甚至丧失了留用机会。 所以对于已经实习但是还没有签订三方的同学,一定要主动出击,积极和实习单位取得联系,正好这个时候也是企业招人困难的时候,抓住机会,指不定能拿下一个offer。
已经拿到offer的同学
秋招的时候好多同学跟我聊天,觉得自己拿到的offer没有达到预期,想利用寒假机会再冲刺一把,争取借助春招走上人生巅峰。但是绝对没有想到,年底突然疫情爆发,希望似乎要破灭! 有这种想法的同学,可能要好好的再思考下人生,情况突变,这种想法现在看来似乎有点激进。所以已经拿到offer的同学,尽快把三方签了,咱应该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 “先就业再择业”。
还未拿到offer的同学
前两天跟一个同学聊天,他们班只有8个同学已经拿到了offer。我相信这也是大部分同学的现状,尤其是普通的本科院校。当然这也包含了一批考研失利的同学,这部分同学对求职原来就准备的不够充分,甚至还没有一份可以拿得出手的简历。当前环境下,不少同学会随大流,等疫情过去再去找工作,其实这是很大的误区!!
一方面,春招延期,大家可以利用这段时间疯狂补习,提升自己。 牛客、LeetCode这些常见笔试神器务必刷起来,虽然线上招聘,但是做题的环节还是少不了。 面试环节怎么搞? 如果在校期间有合适的项目,那就把这些项目拿过来好好整理整理,因为你得靠项目去“征服”面试官。如果没有拿得出手的,可以去GitHub上看一看,开源项目很多,找一两个,研究明白了,也能助你一臂之力。 (看别人的项目也不容易,很多人死在了第一步,GitHub是英文的…)
另一方面,大家也要主动出击,关注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信息发布,因为校招无非是转变了形式。还有新职业教育部大学生就业网,应届生求职网,各大用人单位的公众号、微博、内部招聘网站等。
越是困难时期,越容易“捡漏”,毕竟大部分同学还在等待疫情结束回学校,觉悟没有你高。所以只要抓住机会,准备充分,拿个offer不是难事!
最后,关于电话面试,再给大家分享一些建议,这是大部分同学接下来都要经历的。
01 熟悉平台
用人单位开展线上面试无非有两大类: 一类是语音、视频平台,比如电话、QQ、微信等;另一类是工具类平台,除了语音、视频,还有在线答题、评测等功能,比如牛客、北森等。 大家要提前了解用人单位选择的平台工具,尽快熟悉,不要在面试的时候搞得措手不及!
02 明确流程
面试从线下变成了线上,方式变了,但流程基本不变,基本可以归纳成 考生入场、资料提交、自我介绍、回答问题、考生退场、计分审核。 大家不必过于紧张。
03 面试准备
资料提交: 与线下提交简历、资料不一样,线上面试最好提前把资料发给HR,所以需要提前把简历、资料的PDF做好。
自我介绍: 视频开始基本上就是自我介绍了,提前准备好,时长大概3分钟,字数1000字以内。内容当然跟你应聘的岗位有关,比如大学期间C语言、算法、操作系统相关经历。总之就是要提升你的核心竞争力!
问答环节: 自我介绍完了就是跟面试官的PK环节了,这个时候往往结合项目经历,所以如果你的项目“造假”,理解不够透彻,可能就要凉凉了!整个过程尽量自己把握主动权,如果都是面试官问你来答,运气好的话,问的你都会,那还好,但是大部分情况是问着问着把你问懵了。所以尽量能够自己结合项目把知识点拓展一下。
特别提醒:如果是视频面试,在倾听面试官的问题或者回答面试官问题的时候,大家也要通过镜头、麦克风和面试官有所交流,最好是看着摄像头,免得让面试官感觉你眼神漂浮不定!
虽然情况确实比较严峻,但机会还是有的。当然,今年会不会有金五银六呢? 当务之急是不断的提升自己,具体到刷好每一道题、搞懂每一行代码,过度的焦虑解决不了问题,踏踏实实搞懂每个知识点,才能在接下来的线上招聘会中披荆斩棘,走上人生巅峰! 最后祝大家都能旗开得胜,拿下offer!
更多文章、视频、嵌入式学习资料,微信关注公众号 『学益得智能硬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