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础入门CV赛事—Task5 模型集成

5 模型集成

本章讲解的知识点包括:集成学习方法、深度学习中的集成学习和结果后处理思路。

5.1 学习目标

  • 学习集成学习方法以及交叉验证情况下的模型集成
  • 学会使用深度学习模型的集成学习

5.2 集成学习方法

5.2.1 Stacking

Stacking先从初始数据集训练出初级学习器(个体学习器),然后“生成”一个新数据集用于训练次级学习器(用于结合的学习器,也称元学习器meta-learner)。新的数据集中,初级学习器的输出被当作样例输入特征。

注:训练阶段,次级训练集是通过初级学习器产生的,若直接使用初级学习器的训练集来产生次级训练集,则过拟合风险会比较大;因此,一般是通过使用交叉验证这样的方式。

5.2.2 Bagging

也称自举汇聚法(bootstrap aggregating),是在原始数据集选择T次后得到T个新数据集。通过放回取样得到(比如要得到一个大小为n的新数据集,该数据集中的每个样本都是在原始数据集中随机取样,即抽样之后又放回)得到。基于每个采样集训练出一个基学习器,再将这些基学习器结合,在对预测输出进行结合时,Bagging通常对分类任务使用简单投票法,对回归任务采用简单平均法。Bagging主要关注降低方差。

为啥有放回取样?:训练数据不同,我们获得的基学习器可望具有比较大的差异。然而,如果采样出的子集都完全不同,则每个基学习器只用到了一小部分训练数据,甚至不足以进行有效学习,显然无法产生比较好的基学习器。所以,采取相互有交叠的采样子集。

5.3 深度学习中的集成学习

5.3.1 Dropout

Dropout可以作为训练深度神经网络的一种技巧。在每个训练批次中,通过随机让一部分的节点停止工作。同时在预测的过程中让所有的节点都起作用。Dropout经常出现在现有的CNN网络中,可以有效的缓解模型过拟合的情况,也可以在预测时增加模型的精度。
零基础入门CV赛事—Task5 模型集成_第1张图片
加入Dropout后的网络结构如下:

# 定义模型
class SVHN_Model1(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super(SVHN_Model1, self).__init__()
        # CNN提取特征模块
        self.cnn = nn.Sequential(
            nn.Conv2d(3, 16, kernel_size=(3, 3), stride=(2, 2)),
            nn.ReLU(),
            nn.Dropout(0.25),
            nn.MaxPool2d(2),
            nn.Conv2d(16, 32, kernel_size=(3, 3), stride=(2, 2)),
            nn.ReLU(), 
            nn.Dropout(0.25),
            nn.MaxPool2d(2),
        )
        # 
        self.fc1 = nn.Linear(32*3*7, 11)
        self.fc2 = nn.Linear(32*3*7, 11)
        self.fc3 = nn.Linear(32*3*7, 11)
        self.fc4 = nn.Linear(32*3*7, 11)
        self.fc5 = nn.Linear(32*3*7, 11)
        self.fc6 = nn.Linear(32*3*7, 11)
    
    def forward(self, img):        
        feat = self.cnn(img)
        feat = feat.view(feat.shape[0], -1)
        c1 = self.fc1(feat)
        c2 = self.fc2(feat)
        c3 = self.fc3(feat)
        c4 = self.fc4(feat)
        c5 = self.fc5(feat)
        c6 = self.fc6(feat)
        return c1, c2, c3, c4, c5, c6

5.3.2 TTA

测试集数据扩增(Test Time Augmentation,简称TTA)也是常用的集成学习技巧,数据扩增不仅可以在训练时候用,而且可以同样在预测时候进行数据扩增,对同一个样本预测三次,然后对三次结果进行平均。

def predict(test_loader, model, tta=10):
   model.eval()
   test_pred_tta = None
   # TTA 次数
   for _ in range(tta):
       test_pred = []
   
       with torch.no_grad():
           for i, (input, target) in enumerate(test_loader):
               c0, c1, c2, c3, c4, c5 = model(data[0])
               output = np.concatenate([c0.data.numpy(), c1.data.numpy(),
                  c2.data.numpy(), c3.data.numpy(),
                  c4.data.numpy(), c5.data.numpy()], axis=1)
               test_pred.append(output)
       
       test_pred = np.vstack(test_pred)
       if test_pred_tta is None:
           test_pred_tta = test_pred
       else:
           test_pred_tta += test_pred
   
   return test_pred_tta

5.4 结果后处理

在不同的任务中可能会有不同的解决方案,不同思路的模型不仅可以互相借鉴,同时也可以修正最终的预测结果。

在本次赛题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思路对预测结果进行后处理:

统计图片中每个位置字符出现的频率,使用规则修正结果;
单独训练一个字符长度预测模型,用来预测图片中字符个数,并修正结果。

你可能感兴趣的:(零基础入门CV赛事—Task5 模型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