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09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学点)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路径选择

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学点)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路径选择


 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乡村小规模学校要想留住生源、提升质量,最佳的路径选择是改革教学方式,积极探索“小班化教学模式”。然而,“改革教学方式”说起来轻松,做起来真不容易。“班级人数少”只是“小班化教学”的一个先决条件,要想实现从“大班化教学模式”向“小班化教学模式”转变,关键因素在教师。与“大班化教学”相比,“小班化教学”对教师能力、素质要求都比较高。除了我们经常提的专业知识、教学技能和教育情怀之外,教师首先需要有对学生个性和差异认识辨别的能力。长期的“大班化教学”让众多教师早已丧失了对个体人的感知认识,在教师眼中,学生整齐划一最美;课堂教学,教师眼中只有整体的学生,没有个体的人。而“小班化教学”首先需要教师观察每一个独特的个体,然后给每一个个体以最适切的帮助和引导。这一原则,古人早已说过,现在我们依然挂在嘴角,就是“因材施教”。可惜,“大班化教学”基本上是不需要“因材施教”的,在大班化教学模式下成长起来的教师很难具备因材施教的能力。所以实施“小班化教学”首先需要拷问教师的素质和能力。

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现在坚守在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学点)的教师,整体上能力素质不会在县域内占优势。那么在师资不占优势的情况下这些学校,如果只以“小班化教学”之形“小班额教学”来谈转变课堂教学模式,怕只能是差强人意了。当然,我希望我们有更多的守候在教学点的教师,能够以此为契机,自我打磨、自我淬炼、自我革新,以新的形象开创新的教学境界,而且我也相信肯定会许多教师能达到此境界并让自己获得身心灵的俱进与成长,相信岁月、相信种子。

不过,在我看来,这并不是提升当前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学点)教学质量的唯一路径,虽然这条路看起来最美。或许在短期内师资力量无法整体提升、教学方式难以改变、思维品质难以突破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试着借用外力来提升质量。也就是说,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学点)可以通过借用校外教师的力量来提升本学校的教学质量。这种借用,方法很多,下面试着举几种。

第一种是录像课。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学点)的教师从网络上下载一些与教材教学同步的名师课堂实录,然后和自己的学生一起观看,当观看到录像课中师生互动的环节时,可以先暂停下来,让自己的学生模拟回答名师的问题,然后再播放录像,看自己的学生的答案与录像课中的名师解答差距有多大;对录像课中学生的提问,让自己的学生先回答,然后再看名师的解释是否自己的理解相同。就像成年人通过慕课的方式学习一样,教师和学生一同跟名师录像课学习并相互讨论,共同提高。这类资源现在非常多,例如国家专门建立的基础教育资源平台,这些年国家通过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晒课活动,为全国各地每一版本教师都建立了海量的视频库,在那里,除了可以下载课堂实录之外,还有作业练习和检测题目,就有尽有,供教师选择。如果借用这种教学方式,那么受益的不仅仅是学生。观看录像课的过程,既是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是教师自我培训的过程。想想看,有全国这么多名师助力,我们的学生成绩能不提高吗,我们的教师水平能不上升吗?!当然,如果教师觉得这些名师的录像课还不够,也可以与一些名校联系,或者直接进入一些网校,把自己变成一名学生,然后自己又带着自己的学生去学习,也是一样的。有些是免费的,有些可能是收费的,就算收费也没有关系,这笔支出应该可以计在学校教师培训的费用当中的。

第二种是直播课。同样是借助名师的力量,录像课是不同步的,而直播课是同步的。现在网络上直播课程比较发达,只要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学点)具备良好的网络环境,在名校名师课堂直播时,进入网络直播空间就可以了。有些直播课堂不能互动,虽然比看录像课有现场感,但我们无法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去。有些直播课堂可以互动,只要我们加盟其中,在适当的时候,学生可以上屏与名师互动,现场感(存在感)比较强,学生更喜欢,如定西市推广的“阳光课堂”就是属于这一类型。但是,与录像课相比,直播课对网络环境要求比较高,如果遇到网络不畅的情况,学习效果反而不如录像课。

第三种是微视频。前几年流行一种“翻转课堂”的教学改革。“翻转课堂”的实质是“先学后教”,为了给学生的“学”提供一定的支撑,就出现了“微课”或者说是“微视频讲解”。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学点)的教师有时并不需要全部借助外面的教师,可能只需要在某些知识板块或单元学习时,遇到了困难,在这个时候,只需要下载一些相应的“微视频”,然后师生共同观看就可以了。例如,有些实验课,没有条件,教师自己也讲不清楚,就可以借用“微视频”来讲解或演示,让学生获得间接的直观感受,学习一定的实验方法,大致了解一些实验的过程,而不是仅仅让学生记住了一些枯燥的结论,抹杀了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进而阻碍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和想象力的发挥。

当然,路径选择肯定不至以上这三种,对于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学点)来说,还可以通过“走教”“送教上门”“志愿者服务”等形式借用外力提升质量。只是上述所列举的三种形式相对较为经济、简洁,主动权在学校教师自己的手上。我写此文有一个基本的假定,就是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学点)的教师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现状。以上行文,算是为其提供的一些参考建议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11-09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学点)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