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于谦

以往看过郭于两人的不少相声,今天偶然看了于谦在锵锵三人行里的访谈。相声里属于舞台形象,访谈算是生活形象,看了后有了一些大体的感受

于谦和郭德纲应该完全是两类风格,一个主一个次,这点他自己也是承认的。而且,这个主次关系不单单是业务差别,还有能力差别。可以说郭德纲干的了捧哏(次角),于谦做不了逗哏(主角)

因为,印象里于谦明显缺少滔滔不绝、洋洋洒洒的口才和应变的能力。其语言组织能力和郭德纲差的不是一两个档次讲

在节目里,窦文涛让老于两次举例子,也就是讲讲故事,但是老于都没表现好,第一次推脱“具体例子也举不上来”,第二次则直接举了窦文涛前头自己说的一个例子“在草坪上游泳”

而如果让郭德纲来估计又会长篇累牍、天南海北一番了,而且一出嘴就能把你逗乐。还有节目里老于介绍老郭节目里临场发挥

很多,事先安排的很少、在一个小纸条上略微记几个字就是一个节目…说明老郭的口才和脑子信息储藏量确实好。或者说基本功扎实。其实关键应该还是天赋的问题


那于老师就真那么次吗?那肯定不是,他也有他的不可替代的特点

你比如让老郭去演捧哏,其实也不合适,不是说他能力弱而是能力太强气场太大,这样会喧宾夺主,抢了逗哏的风头,如果气场差点的逗哏估计就会乱了分寸

而于老师一派长者风度,温润尔雅,讲话有分寸,让人很舒服。不会抢了逗哏的戏,而且谈吐也比较正,没有过分的油腔滑调。

代表了普通观众的反应,比如老郭说:“于老师的爸爸王老爷子……”老于一般会说:“你等等你等等,怎么我爸爸是王老爷子”(这个其实是代替观众发问,也起了提醒观众的作用)而如果老郭当捧哏估计直接会说:“你爸才是王老爷子呢……”这就是两人不同的性格使然

还有就是于老师虽然不善于长篇的组织语言,但是他抖机灵的能力可不弱,也就是所谓的神补刀,这个神补刀很妙,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再有于老师的语言和形体都有一种老于世故的感觉,有一种洞察世事的老辣劲,很有自己的特点。让人回味…就像一杯苦茶,虽然不像麻辣火锅那么让人大快朵颐、痛快淋漓,但可以让人轻松一刻,回味无穷

最后感觉于老师的理论功底还是不错的,只要不让他举例子讲故事,讲相声理论谈人生,他还是可以滔滔不绝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看于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