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无的《中国乐队》

如果你和我年龄相仿,那么在十几岁时,一定会对一档节目不陌生——同一首歌。这个由CCTV3举办的拼盘演唱会,每周五游荡在中国一个个完全陌生的五线城市,每期的中坚力量是诸如张行之类的过期巨星,此外会有王力宏、梁静茹等当时的当红炸子鸡,间或还有唐朝、轮回等老炮们上场。但无论每一期的嘉宾有什么区别,它总会透出一种特质——土里土气。

当然,这并不是什么错。同一首歌的定位,本身就是在演出市场极为匮乏的三线以下城市。新千年左右,多数民众的业余生活还是蹲在马路牙子上喝啤酒、吃腰子,来一场经典歌曲大联欢,看看喜欢过的明星,对曾经的女神评头论足一番,小生活也别有一番惬意。而过了十几年之后,我却发现这档节目的特点居然又回来了,并且是速来以“先锋”为姿态的摇滚乐——中国乐队。

我特别渴望能够在电视上看到真正的摇滚,曾经也写过关于TV&摇滚的文章。事实上,已经有很多节目做出了很多的积极探索,例如《中国好歌曲》,尽管并非专业摇滚音乐节目,但至少能让你看到原创音乐人在音乐上的探索,其中不乏摇滚音乐人的身影。

然而,作为一档主打摇滚核心的节目,《中国乐队》却主动放下摇滚乐的先锋,大打怀旧情怀和庙会氛围——和摇滚乐没什么直接的关系民族音乐、乏味的老炮情节、不知所以的八线落魄选秀歌手的转型。我仿佛到了谷水会,吃了碗三块钱的过桥米线——嘴里掺着土,筷子是断的,碗上罩着塑料袋,用着不用搓就碎成渣的卫生纸。

如果之前的《中国有嘻哈》让年轻人爱上了嘻哈,那么《中国乐队》就是在背后捅了中国摇滚一刀,不仅没能让人对中国摇滚有任何改观,反而更加加深了“土里土气”的印象,这是对审美的一次直接摧毁。

更难得的,作为一档标称“音乐”的音乐节目,一共就三首歌,但撑了六十分钟。最神奇的,是首首难听,开创了音乐节目的先河。谭维维在中间客串的DJ,和摇滚乐也没什么关系,那是每个电台每天晚上都会播放的《深夜有你》。

《中国乐队》从头至尾,摇滚乐本身是其次,摇滚乐衍生的情怀(还是伪的)成核心。第一只乐队,我没感受到任何摇滚,“男伴萨顶顶”、“传统民间传统音乐、民乐风格”,这样的解说词再配合着《传奇》的背景音乐, 恍惚我以为我看的是CCTV的《音画时空》。

至于老炮刘峥嵘,他的目的,就是为了渲染摇滚老炮们。我听到了如诉说赵牧阳一样的如出一辙:“淡出了二十年”、“为了摇滚而沉淀”。刘峥嵘的目的,就是为了讨好那群已经大腹便便的所谓摇滚乐迷情怀:我们听过魔岩三杰,爱过唐朝,他们代表了中国摇滚的辉煌,其余不听。情怀一到,眼泪已下。

第三个乐队,就不知道是干什么的。他们只能让我想起,夜场里的“摇滚王子、摇滚公主”。有他们在,酒不愁卖。

摇滚乐最核心的是“真实”二字,虽然没人奢望一档电视节目还原摇滚乐的真实,但至少,不要“演”——无论这几只乐队到嘉宾,再到台下拿着手机的女歌迷们,无一例外都在演戏,并演技欠佳。而彻底演砸的,则是旁白。

中国好歌曲用原创音乐说话,

中国有嘻哈用态度说话,

中国好声音用大嗓门说话,

中国乐队用旁白说话。

可以想象,一个以“摇滚乐”为核心的节目,却用了大量的散文式旁白进行解说的风格,这是怎样的一种画面?是不是有了一种进了洗澡堂却不让脱衣服的不自在?

摇滚乐当然有情怀,但不是和《舌尖上的中国》一样的情怀。在被主流饱为诟病的脏乱差之外,同样有精致,有态度,但这种情怀和“这些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乡亲、念旧、勤俭、坚忍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间,让我们几乎分不清哪一个是滋味,哪一种是情怀”的味道截然不同。建议,改名为《舌尖上的伪摇》更贴切。

《中国乐队》里,你看不到一个有关摇滚乐的真实镜头,没有LIVE HOUSE,没有音乐节,没有匡威,没有皮夹克,效果器,只剩喋喋不休的音乐理想,飘着,荡着。少了真实的摇滚乐,就像不放辣椒的水煮鱼,食之无味,弃之也好不可惜。《中国乐队》让人感觉到摇滚乐老了,行将就木。摇滚乐不需要年轻,只需要矫情。摇滚收拾收拾,让位嘻哈吧。

唯一让我觉得称赞的,是这个节目没有把“苦情”当噱头。在所有原创音乐人类型里,恐怕没有多少敢和搞摇滚比苦的,倘若每个乐手都来一段苦哈哈的生平介绍,那么这个节目可以加一个副标题——北京地下室地图。

现在回头再看中国乐队的宣传文案:

《中国乐队》采用 “无海选、不PK、不淘汰”的形式,这可能是国内第一档完全不靠制造竞争来娱乐大众,而是从纪实的角度出发,真正追寻中国好乐队的音乐节目。

是的,提炼一下关键词,缩减一下内容,就是:

《中国乐队》 “三无”

你可能感兴趣的:(三无的《中国乐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