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银行”:存进垃圾,收获文明

据报道,四川海螺沟景区通过设立“垃圾银行”使景区垃圾处理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游客向“银行”工作人员领取垃圾袋,将自己游览过程中“制造”的垃圾装进垃圾袋随身携带,游览结束后将垃圾袋“存”到“银行”,可以兑换矿泉水、指甲刀、雨伞等小礼物。

游客随手收好垃圾,景区就会变得更美,游览体验就变得会更好,文明旅游就会多一分正能量。这个简单的道理长久以来却始终无法落到实处,随处抛丢垃圾仍排在旅游不文明行为之首!文明不会一簇而就,文明需要引导,但不能仅寄希望于游客自身道德素质的约束,还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激励环境。

外部环境对游客行为有很大的影响,游客自身的道德素质能保证本人不抛丢垃圾,但不见得能促使游客自觉监督他人维护景区环境。更有甚者看到别人抛丢垃圾,不自觉也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这关键就在于缺乏外部环境的有效引导。“垃圾银行”通过发放垃圾袋,兑换小礼物,构建了一个文明旅游的正激励环境,立足解决游客本人产生的垃圾,对游客的行为进行正面引导,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很多游客甚至开始自觉捡拾不是自己产生的垃圾。

有效的外部环境引导实现的是多赢。没有“垃圾银行”,景区的环境需要靠景区管理机构雇佣大量工人每天进行清扫,一些景区山高势陡,存在失足风险,垃圾处理成本巨大,尤其是在旅游旺季,这个现象更加严重。通过“垃圾银行”,等于用小礼物雇佣了清洁工人,大幅降低了景区维护成本,同时贴心的小礼物也提升了游客的游览体验。对游客而言,存进去的是垃圾,收获的是文明。维护景区环境不过是举手之劳,而且景区还提供垃圾袋和小礼物,何乐而不为。对于整个社会而言,随着自觉维护景区环境习惯的养成,文明旅游必然水到渠成。

海螺沟景区的这一尝试尊重人性,遵循市场规律,实现了多赢,期盼能在更多的景区看到类似尝试,使文明旅游蔚然成风。

你可能感兴趣的:(“垃圾银行”:存进垃圾,收获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