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宝宝入园前的必修课

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宝宝入园前的必修课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宝宝的行为习惯其实在能听懂语言的时候就开始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社会规则的适应是后天习得的重要能力之一。如何有意识的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爸爸妈妈可以这样做做尝试。

1.训练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因为幼儿园老师照顾的孩子比较多,而在家里是几个大人围着转,对孩子肯定会有忽略的地方。如果孩子在家里没有养成好的生活自理能力,比如吃饭、如厕、喝水、洗手、穿衣服等等,在幼儿园就会出现适应问题。首先,别的小朋友可以自己做,而你家小朋友却做不好,就会着急发脾气。其次,孩子总是将屎尿拉裤裆啊,或者吃饭不好好吃,老师要花很多精力去照顾你家这个宝宝,如果老师自身素质不高,难免对孩子没有好脸色,孩子就会不喜欢幼儿园的环境或者老师,这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可能会有不好的影响。还有,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是需要关注的重点。孩子学会表达自己的需要,在需要帮助的时候懂得发出声音,这是孩子环境适应的重要指标。

如何对孩子进行训练呢?

不要刻意去训练,强迫孩子学习。相信孩子能够做到,这是家长应有的态度。比如吃饭的训练,我们家长最擅长的是填鸭式的,生怕孩子吃不饱,孩子在前面跑,家长在后面追着喂。孩子对世界有天生的好奇心,他们一开始对自己吃饭感兴趣时,家长就应该给孩子充分发展的机会。一岁以后,当孩子手可以握紧勺子时,就可以给孩子尝试自己吃饭。开始一定是周围撒的都是,衣服弄的很脏,动作很笨拙,但家长要克服自己的焦虑情绪,一看到孩子完成不好,就上手帮忙。这个动作阻断了孩子的自我探索过程,让他失去了继续探索下去的勇气和兴趣,结果吃饭成了一种强迫行为,让喂食成为了一项艰难的任务,孩子出现抵触情绪,吃饭的享乐行为也变成了苦差事。

洗手的训练,可以在家里的餐桌旁贴上卡通的图,上面有个小朋友在洗手准备吃饭。当第一次贴上这张图时,就告诉孩子这张图的意义,告诉孩子为什么需要这么做。以后,孩子没有做到时,就可以朝这张图指一指,孩子就会明白你的要求,形成了一种条件反射,他就会按照这个行为规范去执行了。那么在幼儿园,他的大脑中已经有了这个规则意识,在老师的提醒下就会配合完成。

其他的生活习惯的训练都是大同小异,家长保持良好稳定的的心态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孩子做不好是正常的,是必然的发展阶段,没有哪个人是天生就会的,家长千万不要包办。孩子完成的好的时候,就进行鼓励,鼓励的用语尽量具体化,就是对孩子的行为本身,而不要用空洞的话语,比如:“宝宝好乖,宝宝好棒”这样泛泛的夸赞语句。可以说“宝宝今天把饭全吃完了,妈妈很开心。”既表扬了行为,也告诉了孩子自己的感受。当孩子没做好的时候,主动忽略他,不予理会,最忌讳是用严厉的语言指责孩子,孩子会有挫折感,除了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外,没有任何用处。

2.帮助孩子适应规则

日常生活中,孩子已经会接触到很多规则,比如过马路要遵守交通规则,上车要买票,去游乐场玩耍要排队,跟小朋友一起玩要遵守大家订立的游戏规则等等。孩子即将进入幼儿园这个集体,需要适应更多的规则,家长如何进行引导呢?

1)有意识的带孩子去幼儿园周边转转,让孩子隔着栅栏观察里面孩子的玩耍状态,早上出早操的情况,看到小朋友是如果合作的,如何排队的,老师胸前神奇的哨子是干什么用的。让孩子看到幼儿园好玩的地方,激发他对这个地方的向往,也了解集体生活应该是个什么样子,这里是没有爸爸妈妈陪伴的,但小朋友仍然很开心。

2)有条件的话,可以带孩子在开放日去幼儿园里面参观,看到小朋友摆放整齐的水杯,有序摆放的玩具,整齐的桌椅,孩子们围坐在老师旁边跟老师做游戏,中午午休时,小朋友们都非常安静。可以和孩子探讨这样的问题,比如,老师在跟小朋友一起做游戏时,可不可以自己一个人跑到外面玩?中午,小朋友都在安静的睡觉,我睡不着,能不能坐起来跟其他小朋友讲话?玩具玩过了,是不是要放回去?孩子在这样的对话中会形成一个非常清晰的印象,就是学校的规则与在家里的规则是有区别的,而这些规则的建立是为了大家在一起更好的玩耍。

3)家庭成员情景剧的演练,让孩子体会在幼儿园上学的乐趣和规则。家里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可以分饰班级小朋友,而让小朋友充当老师的角色,让他理解小朋友捣乱,老师会不高兴,一个小朋友不遵守规则,游戏就没有办法玩下去了。家长可以模拟在幼儿园发生意外的场景,让孩子去想想如何应对。比如,学校的饭菜不合口味怎么办?衣服弄湿了,要怎么向老师寻求帮助?这些预设的场景就是给孩子打个预防针,让他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并且学习到了一套应对方法和策略。我们可能无法模拟到所有可能发生的场景,但通过这样的演练,给了孩子集体生活的理念,以及解决问题的钥匙。

4)通过绘本阅读,教孩子适应规则的重要性。

《图书馆狮子》,让孩子了解遵守规矩的好处,以及破坏规矩会受到惩罚,但也明白规则也是有爱的,惩罚的是行为,犯错的狮子我们还是爱他的,不会因为它破坏规矩就不爱它了。

《大卫,不可以》,让孩子在轻松幽默的绘本中理解哪些行为是不可以做的。绘本不是说教,不是灌输,而是家长与孩子沟通的工具。家长在不断的启发孩子思考的过程中,逐渐将里面的规则内化到孩子的内心,他在生活中再遇到类似的场景,绘本中的画面立即浮现,产生联想,就有自己的判断,哪些是不能做的。当有人不按规则行动时,孩子会敏锐的发现,并提出自己的疑惑,这时家长可以说别人那样做是不对的,我们首先是要自己做好,去影响别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宝宝入园前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