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在涛岛学潜水。这段日子,很特殊。
首先,它的特殊源自潜水项目的本来属性:阳光沙滩、健美男女、沉重的设备、神秘美丽的水下世界。这一切本来不属于日常世界。
第二,是很不一样的课堂成员们:利物浦退役军人潜水教练、多伦多热情的助教小伙子、来自曼彻斯特辍学少年、在悉尼相遇相知的大阪海员和汉堡会计,从柏林水泥森林里休假出来的高加索人经理……欧洲人、美国人、亚洲人在这里欢聚一堂,文化在多元里交流、配合。课堂内外的我是比较活泼、爱开玩笑的,基本上让我重新确认了自己的语言能力。
第三,是特殊的学习过程:嘻笑互抄答案,仿佛回到了中学时代、两次自己呛水中断训练、数次在两倍、三倍大气压思考人生。
是的。潜水时想的最多的,除了技术动作,就是思考人生。
其实吧,所谓五彩斑斓的水下世界,对我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一来我是在海边长大的,二来么不管是出于环保还是出于安全,你都是不能碰它们的,跟电视和水族馆相比,它们只是更近了。教练还专门叮嘱说,不要带食物下去,以前有了一个人天天带小香肠下去喂给Grouper这种大鱼,后来有一天没带,鱼就把他的脚趾头咬掉了。我以前游泳时踩到过一次海胆,所以我对海底的林林总总真的有点“十年怕井绳“……
对我来说,潜水真正特殊的地方就在于,水下几十米的深度里,一种别致的生命体验。呼吸这件本来再轻松不过的事情,变得十分突出;肺这个虽然重要,但是我们平时除了咳嗽,几乎感觉不到的器官,这时真切地依靠一条连接着钢瓶的软管,维系着你的生命;身体在水中失重,浮力随着呼吸的节奏而变化;耳朵里除了漫漫水声只有呼出的气泡声;眼睛里瞳孔不自觉地放大,有时琳琅满目,有时却只有无边无际的浑浊和空阔……
这时候,只有脑子转的飞快,真真切切的一种“往事历历在目”。难怪教练反复说,水下不要想别的,只想开心的事。
往事不提。
潜水运动对于我这样一个文科死宅来说,主要让我重新认识了以下这几件事:
1.尊重流程。
文科生向来比较天马行空,听课有时候也常常走神,结果我吃了大亏。
训练中有一个技术动作,是水下拿掉氧气管,用嘴给浮力夹克充气,再重新呼吸。在这个过程里,呼吸不能停,要一直往外“吐小泡泡”。这个“吐小泡泡”的动作,我听课时走神了,没听到,结果在给浮力夹克充气,重新把氧气管含进嘴里的时候喝了一大口水。还好当时是在泳池里,不然确实很危险。
下水之前,有一个缩写为“BWARF”的检查流程,同伴们互相检查各自的潜水设备,浮力和氧气系统。快速,但是一丝不苟。在经历了之前的水下大呛水之后,我深刻地认识了这种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一旦出错后果不堪设想的工科思维。
2. 尊重团队。
水下,潜水同伴是必须互相依靠的。如前文描述的那样,你仅靠一个软管维持呼吸,除了自己,只有同伴,此外就是无尽的未知。依赖同伴本来也是人的本能,却在当下这个“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我坐在你对面,而你在玩手机”的时代里钝化了。潜水则带着我们温习了这一切。本来吧,世界各地的人挺难走到一起的,但是潜完水上来,整个小队都互相成了好哥们儿。
3.尊重生命
紧接着上一条,水下广袤的未知、呼吸及行动严重受限,会给人带来恐惧,而极尽绚烂的热带海洋生物,是又那样的洋溢着生命的张力。这提醒着我生命本身的美丽和脆弱。我们会想起一些潜水员的故事,比如三毛和她的荷西,会看到水下二战时代的炮艇,遥望战争与和平……
4. Just have fun.
潜水让我又体会了享受美好、快乐的过程。
小时候,我们知道跟着小伙伴打闹一下午是快乐的;青春期,知道拉着喜欢的人的小手是快乐的;大学里,知道DOTA时double kill、triple kill是快乐的(误);工作了,知道领导嘉奖、拿到工资单那一刻是快乐的……总之,随着年龄的增长,工作本身变得越来越冗长,生活里的奖励机制,变得越来越僵硬。“快乐”本身正变得越来越不真切。有时候除了喝个大醉,真不知道“快乐”为何物。
运动——大汗淋漓里让脂肪燃烧,荷尔蒙奔放,算是一种提醒“快乐”的方式。而潜水运动,则如上面所说,运动之余,还杂糅了自然的大美,同伴的信任美、生命的壮阔美。这种快乐,就变得格外深刻了。
这一刻,工作里遭遇的闷气,人生里的一些挫折,好像真的都不重要了。
潜完水上来,夕阳西下,海风摇晃椰林,船歌渔火里,一碟烤鱼、一瓶啤酒,当真是风轻云淡,岁月如诗。
---------------------------------------------------------------
欢迎关注本文作者:爱学习的阳仔一名教老外汉语、教老中英语的双料教书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