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J启蒙-4:四招教你在玩耍中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

    之前两期我们分别介绍了社交语言和理解能力启蒙。这两个内容都是语言能力中不开口说的部分,但是却很重要。

    没有闭嘴听和理解内化,就不会开口说,说不好。所以,它们作为语言启蒙的基础说完后,这一次我们终于要谈谈正儿八经的开口说了。

    如何在和孩子玩的过程中锻炼孩子的 语言表达能力呢?

    大J介绍了4个方法,从出生后开始到3岁以后,每个阶段各有一个小技巧。总结一下,其实还是经典的学习闭环——输入、转化、输出。

    什么是输入-转化-输出闭环?

    还记得我们学生时代的考试吗?我们在语文课上学汉字,学句子,背课文。这些是输入到我们大脑里的知识性的东西,也是酿酒的原料——大米是大米、菌糟是菌糟。

    然后这些东西在我们的大脑里开始碰撞、改变、发酵,酝酿。


    比如我们学过“床前明月光”,然后我们在夜晚看见月亮,听见李白的名字的时候,听见电视里有人把这首歌改成流行歌曲的时候,都会记起来,结合自己的想法再次对这首诗产生新的印象。


    所以提起这首诗,有的人立刻想起自己远在国外孤独夜里对月无眠的日子,有的人立刻想起电视里听不懂的那首歌,有的人则第一时间想起王者荣耀。因为我们对同一个素材的加工,也就是转化的部分不同。


    最后,我们考试,写作文的时候,写日记的时候,和别人聊天的时候,就会把这些内容输出成我们的主张、作品、演讲。


当转化完成后,输出的内容就是我们自己的。

这就是“原创”和“搬运、抄袭”的区别。

我们上一门课,学一个东西,看一篇文章。能够原封不动的叙述、展现给其他人,这是搬运。无非就是背下来了,你充当的就是个快递的角色。

但是如果你能够根据自己的经历、理解和其他书上的见闻进行再加工,在原本的食材基础上加入新的食材和酱料,上锅爆炒一下、煮沸了文火炖上。几个小时后再打开香飘四溢,你的原创作品就出来了。这个时候你就是大厨,而不是快递员了。

那么,大J是如何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建立这样的输出、转化、输出循环的呢?

1】从宝宝出生后到1岁

——“想象自己是一部电影的语音编辑师,上旁白、上角色对话,上内心os”

  为了展示语言的使用,并帮助理解和重组。从宝宝出生后妈妈就可以开始自言自语或者平行描述。

自言自语:妈妈现在穿衣服了,一会我们要出门。

平行描述:你在玩一个红色的球,球滚起来了。

  老实说,身为一个新手妈妈,从学生时代开始就觉得妈妈们的自言自语简直是羞耻play。每次听到别人这样和孩子自言自语我都会受不了赶紧走开,然后轮到自己当妈了,我也始终闭口不说。我不确定我出现这样状态的原因以及理由,但是我知道这样是不行的。于是我尝试着让自己忘记过去和未来、融入当下“妈妈”的每一刻,当我慢慢适应了妈妈的角色以后,发现自言自语也没有那么奇怪。越练习就能越自然。

  所以如果你已经怀孕了,而且和我有一样的心理状况,可以考虑在孩子没有出生前就练习自言自语,比如很多时候胎教都是自言自语。尝试着念绘本,说话,或者在墙上贴张照片和照片自言自语都会有用。

另外,内心os是一个对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的技能。对父母而言,能够准确表述孩子的内心状况如:

你现在很生气,因为你想把积木搭得这么高,但它却倒了,你觉得事情和你想的不一样,你觉得它们不应该倒得满地都是,你觉得你控制不了,所以你很生气,对吗?

学会使用这样的语言,准确如同电影旁白。能够帮助我们缓和孩子的情绪、让孩子学会情绪的精准表达(他下次就会告诉你我很生气,因为他听你描述过他的情况,叫做生气),也让我们更了解孩子和自己。当孩子更精准的明白自己的状态后,他们会更配合、更愿意合作,也更讲道理。

2】1岁后到2岁

——“在已有的基础上多一点”

一岁以后的孩子开始开口了。从一个字一个字的蹦,到一个词一个词的蹦,到最后能够断断续续的说出句子。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扩展他的词汇量。

在这个阶段,不需要追求太难的词汇量。可以从形容词开始,慢慢的增加。

例如:

一个苹果,宝宝通常都会从名词开始学习词语。等宝宝已经熟练掌握了苹果这个词,可以给他增加形容词了,比如告诉他:“苹果,红色的苹果”。等到宝宝开始对“形容词+名词”的用法开始熟练的时候,可以再给他一个新的形容词“甜甜的红色的苹果”,诸如此类。

总体而言,从一个名词扩展到形容词和名词的组合,再到多个形容词,再从词语到句子,顺序大体如下:

苹果(孤立名词)

→红色的苹果

→甜甜的红色的苹果

→宝宝在吃甜甜的红色的苹果 (句子)

→宝宝在吃甜甜的红色的苹果,闻起来好香呀!

→ 宝宝在吃甜甜的红色的苹果,闻起来好香呀 !再咬一口,咔嗤!脆脆的真好吃! (复杂句)

3】2岁后到3岁——“展示逻辑词汇的使用”

大J表示:表达好坏的关键不是语言多华丽,而是逻辑清晰,条理分明

所以当孩子对形容词的掌握和表达越来越好的时候,应该适当引入一些表示逻辑的词汇了。

比如表达先后、条件、因果、好像 、对比等简单逻辑

顺序:首先、其次、然后、最后……第一、第二、第三……

观点表达:我不同意,我认为……我的理解是……

说服他人:因为……所以…… 如果……那么……(含对比)

举例类比:比如…… 好像……

父母在和孩子的相处中,多多应用这类词汇,孩子就会谙熟于心,了解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能表达出什么效果。大J说她总是在出门前、起床后这种可以建立固定仪式的部分诉说,例如:

首先,我们穿衣服、然后刷牙洗脸、最后我们吃早餐。

另外,使用如果、好像、不一样这样的对比和类比句式,对孩子的一切学习都有重要意义。

在斯科特·扬(他用了一年就顺利学完了哈弗4年的课程)所用的整体学习法中,强调了“和已有知识”的联系的重要性。很多最新科研结果也证明了,学习必须建立在和已有知识联系的基础上(参看万维钢《精英日课》)。而建立联系的最好方法就是和已知的内容进行对比,用“就像……”“好像……”这样的词造句。

我们在和孩子交流的时候,也应该尽量将新内容和他已经知道的,已经熟悉的内容进行对比和类比,帮助他建立联系。并掌握“好像……”“就像……”的句式。

4】3岁后

——重点发展和孩子对话中的多轮交流

这个观点很有意思,也是很多家庭会犯错的地方,其核心就一点——“不要把天聊死”

什么叫把天聊死?比如:

“爸爸!妈妈今天带我去动物园玩了!”

“喔!是嘛,真棒!”

(完)

我们家爸爸经常会用这种以“真棒”两个字结束对话的方式和孩子聊天。

宝宝画一幅画给爸爸看,爸爸说真棒!然后摸摸头,结束。

宝宝折了一张乱七八糟的纸给爸爸看,爸爸说真棒!摸摸头,结束。

宝宝唱首歌给爸爸听,然后爸爸说真棒!又结束了。

这种孩子很兴奋的展示自己,求父母关注和表扬的“你看你看!”,和父母真诚但又缺少什么的表扬“真棒!”的对话模式,在我们周围很常见。乍一看没什么问题,实际上毛病一堆。

有一个在朋友圈广为流传的研究案例,研究的内容是“父母应该表扬孩子聪明?还是表扬孩子努力?

答案是,表扬他很努力,而不能表扬他聪明。

因为聪明是不可琢磨的,天生的,孩子无法通过自己手段来控制的。所以,一个孩子想要永远获得家长的表扬,却又不知道如何做到永远聪明,那他唯一的办法就是,尽可能的不做太难的事,确保成功,大人就会夸他很聪明。当别人去扩展自己的技能、见闻,尝试自己从来没做过的事的时候,他会退缩,会恐惧,因为他害怕失败了,就失去了“聪明”这个标签。

相反,如果大人表扬孩子很努力。孩子就会从中知道,努力是会得到表扬的。努力是会带来成功的。不努力就什么都没有了,努力才会有希望。从而会更愿意去尝试和扩展自己。而不是画地为牢,小心的把自己圈在舒适区里。

那么,这个结论和我们说的用“真棒”把天聊死有什么关系呢?

试想一下,当孩子画了一幅画想要获得爸爸表扬的时候,得到了“真棒”两个字。孩子能从中获得什么讯息呢?

“真棒?什么东西很棒?我画得很棒?我的努力过程很棒?还是我去给爸爸看爸爸觉得被我需要了,他觉得很棒?还是爸爸想要打游戏,觉得我烦,所以用两个字敷衍我,打发我赶紧走开?”

“真棒”两个字。看起来很简单,实际上根据孩子和爸爸的亲子关系亲密程度、爸爸的语气神态、孩子的理解能力差别,就会导致完全不同的理解结果。

所以,比起一个简单、模棱两可的词汇。我们应该和孩子详细讨论他引出的主题,并扩展他联想和述说更多内容。

为了表示我们很专注在听,很重视他的发言,父母要学会使用良好的肢体社交语言:停下手中的事,蹲下看着孩子的眼睛,面带微笑,不打断正在组织语言显得口吃和混乱的孩子,耐心听完,等他说完话之后过三秒再回应等。

对话内容上,告诉孩子我们的感受,感谢他的分享,问他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问他肢体感受,比如软软的毛笔,凉凉的颜料,有花纹摸起来糙糙的水彩纸张。从画面内容启发他做联想、对比、联系他看过的绘本、动画,联系在外面的见闻、鼓励他猜测下一个画面会发生什么,上一个画面发生了什么……等等。

“爸爸,你看我画的画。”

“哇,这幅画看起来让人觉得暖洋洋的!你是不是在画了什么热烘烘的东西在里面?”

“我画了太阳!太阳热!”

“我看到了,这个是太阳对不对?我还看见了小树,小草,小房子。谁住在小房子里面?”

“这个人, 他住里面。现在是白天,他在外面找东西吃。”

“是吗?他在找什么东西吃呀?”

“找鱼”

“他喜欢吃鱼吗?”

“嗯!宝宝也喜欢吃鱼!”

“那哪里有鱼呢?”

“河里有!一下子就把鱼抓起来,鱼的眼睛就变成叉叉”

“喔!我一下就听懂了,好准确的表达!你用准确的语言把你的想法都表达了出来,真棒!”

介绍完以上这四招,孩子的语言表达启蒙的重点就到这里全部介绍完了。

同时大J还分享了些很有趣的方法,如“生活记录者”好(눈 ‸ 눈)“小小故事本“。如果爸爸妈妈们还有余力,可以参考。

我将二者合并了一下:

生活记录者

拿出一本小本子,专门用于记录和孩子共同创造的回忆记录,只记录和孩子有关的事情。

孩子6个月以后,对语言和交流的需求增加。 父母可以每天在睡前或者在洗澡的时候和孩子描述一下今天的见闻,发生的事,就像复盘一天一样。将重要内容记录在本子里。

孩子18个月以后,可以将照片打印出来贴在墙上或者相册里,和孩子一起在事件发生的当天讨论,也可以在事发几天后讨论,让孩子回想、回忆,锻炼先后逻辑词,和使用过去式的语言表达。将孩子表述出的内容记录在本子里。大人进行补充。

2岁以后 每天回顾今天一起经历了什么 ,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将孩子的表述记录在本子上。

3岁以后 每天回顾,问他今天在幼儿园发生了什么,告诉妈妈只有他经历过的而妈妈没经历过的事,并将他的表达记录在本子上。不定期回看,让他感受“只属于自己的书”。

4岁以后 可以创造机会让孩子在多个人面前表达观点或者讲故事。从熟悉的人开始,到有不熟悉的人在家里听他说,再到他可以去外面,在不熟悉的地方和很熟悉的人讨论和表达……循序渐进。



大J启蒙-4:四招教你在玩耍中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_第1张图片
小小记录本,作生活的记录者,此外还可以考虑5年本,3年本


在答疑环节中,一位妈妈询问了关于孩子是否应该报兴趣班的意见。

大J表示,是否上兴趣班主要看家长:1是否理解表达和背诵的区别。2是否焦虑。

表达和背诵的区别

表达:大脑参与创造性的再次加工。输入转化输出,转化=理解+重组→创造力的来源

背诵,大脑不参与创造性加工。


我记得,在《反脆弱》一书中谈及观光式教育和沉浸式教育。其中培训班这种就属于观光式的。但无论如何,培训班、兴趣班都只是一种工具。所有的工具都是用得好了可以上天,用不好就掉到地狱。关键还看是什么人用,怎么用。

话说回来,为什么大J会在这个问题上提及背诵和表达呢?

原因就是,很多家长送孩子去兴趣班,是为了能有个一技之长,或者学一个创造性思维。

但很多兴趣班为了让家长满意、愿意继续掏钱。会教孩子一些能够立刻拿出手展示的表演技能。这些技能会让家长觉得“好在钱没白花”。这是无可厚非的,但让家长满意的这种“表演”实际上只是孩子背下来的一种表演套路而已。并不是孩子从中学会了什么艺术性的表达,或者体会到了艺术的熏陶。而孩子的专注力和时间精力是有限的:这些时间用来学习怎么背套路讨好家长了,就没时间学真正重要的东西了。家长们希望的创造性思维、一技之长,都必须在大脑参与再加工的过程,而背诵式的表演就恰恰没有这个环节。所以最终事与愿违。

另一方面,在我们报兴趣班这个问题上,更多的对孩子的伤害和压力,反而是来自家庭、长辈对孩子的焦虑。

“花了这么多钱,怎么不好好学啊?”

“你这孩子,给你花这么多钱,也不上心点。”

这种心态和语言才是最大伤害。

(同理包括什么妈妈付出很多,所以你长大要好好爱妈妈这种鬼话。赤裸裸的道德绑架和利益交换)

所以,我们在给孩子报兴趣班、上早教之前,问问自己:假如这些钱打了水漂,孩子什么都没学会,全都玩过去了,啥也没留下。我心疼这个钱吗?如果心疼,那最好就别报了。否则伤害是终身的。

相反,如果不心疼钱,不差钱,那给孩子更多的兴趣环境和接触机会自然是好的。不过既然都不差钱了,就尽可能的找名师效果更好。



本课反思:

在4招玩中学语言的方法找,哪个方法适合你们家?你在使用时候有什么困难?你打算如何克服?

举例总结自己和孩子一起回忆共同经历,哪里做的比较好?

回顾启蒙三节课来,哪些内容对你而言很重要?

 汤圆已经3岁了。我在根据课程内容回顾的过程中发现,大J提供的这些方法里,我几乎所有的阶段都没有做好。比如扩展形容词、扩展词汇为句子呀~比如扩展逻辑词汇等等。

所以我目前在做的有两个方向:

1弥补不足:在日常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当他新学会一个形容词的时候,帮助他反复巩固、联想近反义词。比如某天他接触到一个次叫做“锋利”,我解释给他听,举例2个,并让他找出锋利的东西,他找出了很多锋利的东西和会变锋利的情况,比如书的纸张有时候会很锋利。

2引导逻辑词汇使用:我们的仪式建立的比较少,我自己也很随意,在语言上也不太注重逻辑。但我还是能在生活中找到一些固定程式的。尽量将这些固定程式展现给他看:比如在日历上画妈妈上班、周末带他去玩的日子。告诉他首先、然后、最后。先……后……



从下一节开始,就是数学启蒙了。

数学启蒙是不是只有数数?读书?

几何图形,方位表述也算是数学启蒙?

一定还有什么你所不知道的数学启蒙内容,敬请期待下次分享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J启蒙-4:四招教你在玩耍中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