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那一刻的尴尬

     遭遇大大小小的尴尬应该是生活的常态吧,大部分的尴尬会随着时间的冲洗而淡去,能留在记忆里的,大概是因为一些特别的人,特殊的时刻,或者也许并没有什么原因,就那么印在了脑子里。

  拣一个大学里的尴尬事来讲讲吧。

  那是大学三年级临近元旦的日子,学校里要举办迎新年文艺汇演,年级辅导员吩咐,这次我们要好好准备,争取拿大奖。文艺部长热情高涨,通宵达旦搜肠刮肚整了一出三幕杂烩剧,“民国、现在、未来”,有思想、有内容、有深度。辅导员大喜,吩咐即刻组织人马,排练起来。可是,哪有那么容易啊!文艺部长的这幕大剧气势恢弘,人物重多。而我们作为全校女生最少的工科院系,毎班的女生数都是班级人数的零头,甚至还有可怜的和尚班。单是凑够演剧需要的女生就不容易。于是开始抓壮丁,于是像我这种没有任何文艺细胞和舞台表演经历的就被拉进演员队伍。

     接下来就是紧锣密鼓、废寝忘食地排练,本人参加了第二幕的时装秀和第三幕的舞蹈。俗话说,怕只怕认真二字。经过一周的排练,一群杂牌军竟有了“冠军舍我其谁?”的豪情。我们这帮女生也是够拼,数九寒天,还要穿着薄纱裙,展示妙曼的舞姿。

    彩排的日子到了。彩拍地点在学生食堂旁边的小礼堂,因为节目太多,彩拍时状况频出,轮到我们时,已经是吃晚饭的时间。这下倒好,因为是彩拍,礼堂不限制学生进出,许多学生匆匆吃了晚饭来看热闹,小礼堂塞了个水泄不通。看到这阵势,没见过大世面的我就有点儿慌神,文艺部长给大家打气:“不用紧张,我们排练得很棒了,就按平时那样演就好了。”

   彩排开始,第一幕,悠缓的音乐响起,民国青年们款款而来,同学少年,意气风发。这幕没我啥事。第二幕,新时代青年青春风扬,我们穿着各式时装登场,我穿件白色风衣,自我感觉英姿飒爽、飘逸帅气。只感觉台下全是黑压压的人头。因为是彩拍,看表演的同学们自动在舞台前站成弧形,比正式演出离舞台近多了。二、三幕间隔时间很短,我们要快速脱下时装,换上长裙。手忙脚乱换好衣服,上场,翩翩起舞。变队形,抬手臂,由后面同学托住半下腰状。谢天谢地,最难的动作完成了,没出错!最后在《多瑙河之波》的优美旋律里结束表演。

    完美!感觉好极了!

    换了衣服,和一直在台下看表演的闺蜜会合,还沉浸在台上飘飘欲仙感觉里的我,用热切的眼神望着闺蜜:“怎么样?我们演得怎么样?”没想到闺蜜充满同情地看着我:“你刚才裙子拉链没拉,做那个下腰时全露了,沒听到前几排都在笑吗?出丑了!”“……”我呆了,脑子空白。

   还好,正式演出时,在文艺部长的再三叮嘱和上场前又再次检查下,我再没出这个丑了。我们的节目也没拿上冠军,第二名。

   尴尬,是生活的调味料,它让平静如水的生活起一些皱褶,让淡而无味的日子多了些趣味,许多年后再想起时,只会让人淡淡一笑。

那年,那一刻的尴尬_第1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那年,那一刻的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