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长沙五所医院收治401例口腔癌患者,其中96例是由于长期咀嚼槟榔导致,所占比例为23.94%。
2016年,该五所医院收治的口腔癌患者增加至2108人,而其中由于长期咀嚼槟榔导致的口腔癌患者数量达到了1803例,占到了当年口腔癌患者的85.53%。
2006-2016年长沙五所医院收治的口腔癌患者数量和其中由于咀嚼槟榔导致导致的口腔癌患者数量 |Yan Jia Hu, The Chinese Dental Journal of Dental Research
十年间,槟榔导致的口腔癌人数翻了将近20倍,这还仅仅是长沙五所医院(湘雅第一附属医院、湘雅第二附属医院、湘雅第三附属医院、湖南省肿瘤医院和中南大学湘雅口腔医院)的统计数据。
以上数据来源于2017年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口腔颌面科在《中国牙科研究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Dental Research)发表的关于湖南口腔癌患者数量的研究论文。
口腔癌患者人数的激增,促使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在2003年将槟榔果、含烟草的槟榔嚼片、不含烟草的槟榔嚼片认定为一级致癌物。
食用槟榔有一定的安全性问题似乎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实了。世卫组织的这一波警示,让“槟榔致癌”这一话题,更加发酵升温,于是乎,看热闹的不嫌事儿大。一时间,与槟榔相关的其他制品,也开始受到大众的质疑。
果不其然,“首当其冲”的还是咱们中药槟榔。
舆论的“战火”不是第一次烧到了中药饮片了,咱们这次就来看看“槟榔致癌事件”又是个什么情况。
槟榔分食用、药用
首先大家应该知晓,槟榔是分为食用,药用两种的。
| 药用槟榔
药用槟榔是棕榈科植物槟榔 (Areca catechu L.)的干燥成熟种子。
春末至秋初采集成熟果实,用水煮后,干燥,剥去果皮取出种子,晒干。中医通常切薄片,生用、炒黄或炒焦用。
| 食用槟榔
食用槟榔,也叫“槟榔咀嚼块”,这就是我们熟识的小卖店,商超在售的口嚼槟榔。
槟榔咀嚼块一般是由槟榔(果核或果壳)、烟草、槟榔叶、蒌叶、花序和熟石灰(氢氧化钙)以及一些特殊的调味剂等组成,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槟榔咀嚼块的组成及加工方法各不一样。
发现没有,从食品药品最关键的加工环节开始,食用槟榔和药用槟榔就完全不同。这也决定了,最终的产品会有很大的不同。
简单来说,食用槟榔就是加入各种调味剂的“植物口香糖”;而药用槟榔则是根据国家药典规定炮制,执业中医师配伍使用的中药饮片。
两者大不一样,大家不要将他们混淆。
槟榔饮片实况
槟榔饮片开始受到大众的质疑关注,是因 2013《每日经济新闻》报道了“汉森制药四磨汤含一级致癌物槟榔为婴幼儿广泛用药”,新闻里指出四磨汤中的槟榔,早在 2003 年就被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认定为一级致癌物。
而后,中医药界迅速反应,在当年5 月初开展中国中药协会举办“槟榔入药”临床安全性研讨会。
经参会中医药临床、科研、管理和产业领域等多位知名专家讨论后认为:槟榔和含槟榔复方制剂作为我国的传统中药,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其安全性与长期“嚼槟榔”行为所带来的潜在健康风险,不可混为一谈。
在此事件发生之前,实际中医临床应用中关于槟榔药用安全性的争议其实是很小的。
首先,槟榔不属于国家明令限制流通的 28 种毒麻中药材及中药饮片。且槟榔饮片作为药物使用在中国至少已有1800多年的药用历史了。
其次,槟榔在汉代医籍《名医别录》中被列为中品。而按《中国药典》记载的临床剂量配伍使用槟榔饮片也未见不良反应报道。
纵观古代医籍,相关文献中从未有过槟榔毒性的记载,众多医家名方也都普遍认为槟榔无毒。
仅少数典籍提及槟榔带有“发热、伤元气、损真气”等副作用,气虚体弱者不宜用、非其适应症者勿用之。
因槟榔咀嚼块与药用槟榔之间存在多方面显著差异,所以两者间的安全性问题,大家切记要区别对待。
不仅没有毒副作用,槟榔在临床上也是多有使用:
绦虫,蛔虫病,姜片虫,虫积腹痛
槟榔作为驱虫药广泛使用。它对于蛔虫、钩虫、绦虫等肠道寄生虫都有较好的驱杀作用,并且有泻下驱虫的优点。
现代多与南瓜子同用,以达到更佳的杀虫效果。要是想治蛔虫病、蛲虫病,则可与使君子、苦楝皮同用。
积滞泻痢,里急后重
因为槟榔辛散苦涩,入肠胃经,所以善行肠胃之气,可以消积导滞,缓泻通便。
通过增强肠胃的蠕动,而缓泻排除掉肠胃积滞。因此,槟榔常在药食方里和消食药同用,像是木香槟榔丸。
水肿、脚气肿痛
槟榔有利尿的作用,可以治疗水肿、脚气。脚气是湿浊下注,故需利湿。
治疗寒湿脚气肿痛,常与木瓜、吴茱萸、陈皮等配伍入药,如鸡鸣散《证治准绳》。
食用槟榔你真的了解吗?
论证完药用槟榔的安全性问题,我们再来看看舆论关注的焦点——食用槟榔。
槟榔食用加工品根据加工方法不同,可分为黑果槟榔和青果槟榔。现今槟榔食品企业大多使用未经烟熏处理的干制槟榔果(青果槟榔)作为原料。
| 青果槟榔
将槟榔干果清洗后,放入护色液中浸泡护色,再经切片、炮制、烘干、点卤等一系列工序,最后灭菌包装制成成品,就是直接咀嚼食用的槟榔啦。
根据食用地区不同,槟榔咀嚼块的食用部位,加工方式都是不一样的。
2017年10月26日,海南万宁一槟榔加工厂。 | 视觉中国
2005年12月,海南琼海将强拆传统烟熏槟榔加工点。 | 视觉中国
印度食用的是槟榔的成熟果核,而中国台湾、海南等地食用新鲜的果壳、果核。湖南则是食用干槟榔的果壳(纤维外壳)。
虽然加工方式,添加剂都有略微的不同,但是一般都会添加一剂石灰。
大家嚼食槟榔的兴奋感,就是来自于石灰的效用。
这是为什么呢?
2017年1月10日,杭州。春运拉开大幕,一名便衣民警随身带着槟榔,累的时候咬一咬,会清醒一点。 | 视觉中国
槟榔中的槟榔碱与鞣酸结合在一起并存于槟榔果壳或果核中,在碱性条件下槟榔碱则会与鞣酸解离。
添加熟石灰刚好可以使得槟榔碱解离后被人体快速吸收,进而刺激神经系统产生兴奋作用。
至于食用槟榔致癌的问题。根据现在的研究资料来看,“致癌”这个最终结果是多方面原因共同促成的。
除了槟榔自身的成分问题会有致癌的隐患外,反复咀嚼动作对口腔黏膜的刺激;槟榔咀嚼块的其他添加成分;槟榔的食用量及食用年限等因素都对最终致癌有一定的影响。
问题已经出现,那我们当下该怎么规避这个食用槟榔的安全隐患呢?
小真真觉得,国家相关部门应该起到牵头作用,尽快出台相关法规,建立健康可持续的槟榔生产链。
槟榔作为药品的法律地位其实已经非常明确了,但是作为食品,或药食同源原料却一直很模糊。
在国家卫计委公布的《药食同源名录》和《新食品原料名录》中均无槟榔。此外,国家也缺乏对食品原料安全性评估的要求,以及对槟榔的安全性、基础性和流行病学的研究。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导致了嚼食槟榔的安全性问题。而嚼食槟榔的安全性问题又引起药用槟榔的安全性风波。这其实是一个连锁反应。
希望关于槟榔致癌的问题,相关部门能尽快起到合理有效的监管作用,让咱们老百姓享有一个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槟榔产业环境。
话说了这么多,其实重点就是想告诉大家:食用槟榔的安全性隐患可是跟咱们药用槟榔没啥关系哈~
啥?您说槟榔饮片也有掺伪造假问题?
还在因为用不上真药材,找不到好药材而忧愁烦恼?还在偌大的药材市场“斗智斗勇”,买到了吃亏,买到了上当?
守一真源智慧中药房,您值得拥有!近期还有开业特惠活动,火热进行中呦~
微信搜索“本草真源” 来公众号即可下单,还有更多往期精彩免费微课听取等你来!
更可以微信搜索“shouyizhenyuan1”找小真真入群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