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管理的常识》有感

读《管理的常识》有感_第1张图片

谈到管理学,很多人的脑海中都会立马冒出这样一些术语:计划、执行、领导、绩效、控制,等等。 曾经,管理学对我来说似乎是非常高大上的学科,大学时候所学的管理学还是双语教学,那时候总觉得管理离我实在是太远了, 硬是把一本专业的管理学变成专业英语去学习,结果专业是没学多少,英语水平倒是提高了不少。而在目前的工作中,当自己处于一个管理者角色的时候,才发现管理学的重要性,在管理的工作总是会遇到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问题,学点管理知识也就变得特别有必要了。


《管理的常识》这本书是我在入行后领导推荐的第一本管理类书籍,这本书作为管理的入门书籍是再合适不过了。作者陈春花不仅是一名高校的教授,也是六和集团的总裁,她将自身的管理经验与管理理念结合,用生活化的案例对管理学进行了解读,脍炙人口,读完后我会发现,原来管理是一种常识,因为它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工作中,它甚至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本书可以说是管理学的基础读物,它用最浅显易懂的语言,系统地向我们阐述了管理学方方面面的知识,告诉我们应该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这本书分为了8章,内容比较多也比较全,在这里,我主要分享自己感触较深的两个点。


第一点,管理是管事而不是管人。可以说这句话也是改变了我对管理最初的认识。年轻的时候,我经常听到一些成人在谈工作,说某某人是在某公司做管理的,把下面的人管管牢就可以了。所以在我的印象里,管理就是等于管人,甚至在我刚工作的时候,我仍然天真的以为领导就是来管员工的。慢慢的,随着接触到的人越来越多,随着自己带班工作的不断开展,我也一直在反思,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出来工作也都是为了自己的生存或是实现自我的价值与理想,每个人需要的是被尊重而不是被管理。我们有着同样的工作目标,那就是把事情做完、把工作做好、为单位创造效益,既然目标一致了,那就不存在谁管谁的问题了,管理就变成了如何把事情管理好,如何把工作目标向员工阐述清楚,如何把一项任务合理分配,只有把事情管对了,管好了,那管理的方向才对,其他人才能拧成一股绳把工作做好,提升工作绩效!

在笔者的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类似于上课睡觉、玩手机等问题,其实这些都不仅仅是学员的问题,更多的问题还是在于管理者,因为大家对问题的看法不聚焦,对事情没有达到一致的认识。当整个班级的目标与学员个人的目标达成一致时,管理的成效自然而然就出来了,这就好比是一场比赛,大家的目标一致,那就是要赢,所以每个参赛者都会全力以赴。


第二点,没有不好的兵,只有不好的将军。每一个士兵都有其不同的特点,有心有力、有心无力、无心有力和无心无力。如果管理者用同样的方式去进行管理,那管理的结果就是只能发挥一部分员工的能力,另外一部分员工就会被贴上能力不足、态度不端正等标签。但是如果管理者具有不同的水平来应对员工,那即使是无心无力的员工也能取得好的工作绩效。所以没有不好的士兵,只有不好的将军,员工的作用是由管理者来决定的,企业一定要关心管理团队的创造和培养,之前看到过一句话让我特别有感触,这里也分享给大家,“管理者最大的成功是组建一个团队,让你的存在在这个团队中显得多余”,这句话也正好说明了管理者需要有七十二变的能力应对各种类型的员工,发挥团队的作用。

这一点让笔者对自己的日常工作也做了一些思考,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无心无力的新员工,他们因为刚入行,能力不足,同时也没有完全了解单位的理念和价值追求,不能够很好地融入单位的企业文化,对于这一类员工,作为班主任就需要不断跟进,给与清晰的指引,这样才能快速帮助他们成长。由于人员数量比较庞大,如果单纯由一个人来带领,会带来管理的低效能,这个时候管理者就需要组建一个庞大的团队,这个团队由各个职位的班委组成,让每一个班委都成为管理者,让每一个班委都发挥出管理作用,相互之间实现传帮带的学习氛围,这样才能提高班级的学习成效。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管理的常识》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