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要多么狗血猎奇的情节,高考这个房间里的大象,已经足以成为我们青春时代的难以磨灭的记忆,或阴影。”
|作者:齐麦
2020年的高考,比以往都更不同寻常。
这不仅仅是因为疫情,也因为围绕着高考曝出的一系列社会新闻。仝卓修改往届生身份牵出十余人受罚、一系列冒名顶替事件被揭……每一桩都令围观群众感慨:这情节,电影都拍不出来。
这些故事不改编成影视作品委实可惜。一是因为其黑色幽默浑然天成胜似人工;二是因为,中国电影中关于高考的故事,比之于现实,实在是有些单薄。
若干年前,我们的“青春片”一度被退学、堕胎、狗血恋情和撕来撕去支配,以至于观者恍惚着走出影院时,心中往往充满疑惑:我的青春咋不是这样?他们的青春咋不用读书?
松垮的校服、凌乱的书桌、做不完的题和红彤彤的高考倒计时,大概才更能唤起我们对青春的回忆和共鸣。
对大多数人来说,不需要多么狗血猎奇的情节,高考这个房间里的大象,已经足以成为我们青春时代的难以磨灭的记忆,或阴影。
印象当中,当青春片还部部都要堕个胎的时代,最早的“清流”,大概是2013年上映的《青春派》。
《青春派》的故事很简单。董子健扮演的高三学生居然,在高考前夕当众向同班女神黄晶晶表白,刚刚牵了个小手,就被班主任捅给了家长,被拍马赶到的母亲棒打鸳鸯。
心思全在女神身上的居然,高考严重失常。女神考上了复旦,他却得灰溜溜地复读。考上复旦,于是成了他复读一年的最大动力和目标。
但现实很骨感。黄晶晶对居然一开始就只是有些好感,谈不上特别喜欢。“棒打鸳鸯”现场,居然在母亲面前唯唯诺诺,毫无担当,她的这点好感也就烟消云散。
从这一刻起,这段恋情就是居然的一厢情愿。在黄晶晶去上海上学后,他更是怎样努力都挽不回距离。
距离高考还有200多天,居然失恋了。“考复旦”成了扎心的笑话,在枯燥而繁重的学习中,他要为自己重新找到动力。
如果以严格的现实视角来看,《青春派》里的校园环境还是过于干净整洁,校服也太过好看合身。但在当时,影视剧里充斥的都是艾利斯顿商学院式的校园,《青春派》里至少在学生的书桌上堆满了教材和复习资料,读书的画面也算像模像样。对老师、家长的刻画,也抓住了几分精髓。
咏梅饰演的母亲,是典型的牺牲+控制型家长。为了孩子高考,她辞掉工作,在学校门口租房,一心一意照顾,发自内心地想对孩子好,却也让孩子感到窒息。
秦海璐饰演的班主任,是那种学生又爱又恨的老师。她眼中一切以高考为重,甚至教育家长,为了孩子高考,“有要破产的再坚持一下,有要离婚的再忍忍”。发现学生早恋,更使毫不犹豫地向家长告发。但另一方面,她也会背对着孩子们露出温柔笑容,会因为受伤住院却没有一个学生来探望而伤心、自我反省。
故事中也触及了一些更深刻的社会话题。同一个班里,有富二代贾迪,早早定好了出国读书,高考对他已经没有意义;有出身农村的周强,只能靠努力读书改变命运。呆头呆脑的齐明智,傻乎乎地跟着富二代混日子,气得班主任大吼:“你拼爹拼不过,你还不拼自己。上个像样的大学,将来找个好工作,要不然你怎么办呢你?”
这里我们得知了一个细节:班主任想找齐明智的家长,他父亲的手机却永远打不通。这个看起来浑浑噩噩的孩子,背后或许也有不为人知的隐痛。到影片结束时,他是唯一复读的学生,是这一场青春轻喜剧中唯一的失败者。
《青春派》最大的问题,或许也正出在这里。比起以往悬浮的青春剧,它当然触及到了更多现实话题,但浅尝辄止,没能把任何一件事说透。
当然,这部电影本身也无意承载过多的探讨,它志在讲述一个色调明快的成长故事,从头到尾没有出现一个真正心怀恶意的人。父母分居带来的婚姻危机、潜在的校园霸凌、高考对人的异化等等问题,都以一种轻飘飘喜剧化的方式带过,绕开了更本质的问题。
对这部电影的评价,有两种不同的意见。有人从中找到了青春回忆,也有人斥责它虚假。这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观者拥有过怎样的高中生活和高考记忆。成长经历较为顺利的人,更愿意戴上美好的滤镜回忆青春时光;而对另外一些人来说,青春与高考,代表的都是残酷。
华语电影中呈现的最阴暗、最残酷的高考背景的故事,可能是去年上映的《少年的你》。
撇开原著引发的争议,《少年的你》刻画的高考氛围,的确足以令有过或没有过类似经历的人感到窒息。
拥挤的校园、满墙的励志标语、堆叠如山的复习资料、永远面色凝重的老师、不断跳动的倒计时红字——这不是一般的高中,是复读中心,是“高考工厂”。周冬雨饰演的陈念,在影片开头部分就有一句名台词:“在这里不需要交朋友”。
陈念不是复读生,她来这里目标明确:她和母亲相依为命,家中负债累累,母亲无力支撑,东躲四藏。考上一个好大学,是她改变家境的唯一希望。她是完全自觉自愿地接受了高考工厂的重压。
校园霸凌的发生,对陈念本人来说是意外,但在这个环境中,却并不意外。
复读中心的学生,长期处在巨大的压力之下,再加上家长的缺位——影片中老警察告诉年轻警察,遇到校园霸凌,警察找学校,学校找老师,老师找家长,家长在深圳,一年就回来一次。于是成为死结。
这是名副其实的青春残酷物语。被霸凌者不但承受身体上的伤害,更承受精神羞辱和不知何时会被霸凌的恐惧。另一方面,施暴者残忍可恨,但同时也是家庭冷暴力的受害者,生活极其压抑、极其不幸福。
与《青春派》浮光掠影式的四处点题相比,《少年的你》主题鲜明得多,指向性更强,也更深入地触摸到了与高考相关的校园和社会问题——校园霸凌如此严重,甚至闹出了人命,但什么都没有高考重要。
高考甚至可以成为某种豁免权:陈念高考取得好成绩,虽然还未完全洗脱与死亡案的牵涉,但在老警察眼中,她是“好学生”,不值得和小混混一起被拖下去。
严格来说,这部电影探讨的是校园霸凌,高考只是一个背景板。但它对于“高考工厂”氛围的高度还原,极大加强了观众的代入感,也让整个故事阴冷压抑的色调更加鲜明。
如果说《青春派》代表了美好滤镜下的高中生活和高考,那么《少年的你》则是残酷的那一面。它们都代表了一定程度的真实,但无法代表全部。
2020年,全国有1071万高考考生。没有任何一部文艺作品,能概括1000多万个人生。
与高考在中国社会的重要性相比,银幕上关于高考的故事,其实讲得远远不够多。
抛开那些无讨论价值的悬浮大作,近年来一些较受好评的高考题材影视剧,归纳起来,也可以发现一个颠扑不破的共性:它们都是“好学生”的故事。
《青春派》的主人公虽然是复读生,但只是意外失手,本身是16岁就参加高考的超级尖子生。故事的发生地北京,也是教育资源最雄厚、高考录取率最高的地区之一。片尾字幕告诉我们,这个班里至少有一个人考上了清华、两个人考上了人大——他们已经是高考大军中最幸运的那批人。
《最好的我们》里,女主角耿耿是误入名牌高中的学渣,而男主角余淮则是全班前三的理科尖子生。这是原著作者八月长安特别喜欢的CP套路,她的“振华三部曲”中,男主角全员学霸。
《少年的你》固然更现实且更残酷,但陈念也是个优等生。换个角度想,如果陈念不是如此优秀,她的遭遇是否还能唤起如此多的同情?
在高考题材的影视剧中,学渣很难成为主角。那些因各种原因在学业上挣扎、挫败、迷茫的孩子,大多是背景、是陪衬。就像《青春派》中的齐明智,没有太多人关心他复读之后的命运。
这大概也是人之常情。毕竟,高考题材的电影,终极悬念无非是考上了或没考上。生活已经如此艰难,观众自然更希望看到一个好结局。
更真实的高考故事,或许只能在纪录片中寻找。2015年的央视六集纪录片《高考》,可让我们窥见更广大土地上与高考相关的人生。
《高考》用两集篇幅记录了著名“高考工厂”毛坦厂的故事,之后是打工者子女、贫困地区、出国留学,最后一集是三位校长的理念和故事。
其中透视的不止是高考,而是几乎整个社会不同阶层的生存状态。更直观地说,是阶层间鲜明的差距。
毛坦厂的孩子们生活在几乎泯灭一切个性的环境中,每天努力将自己变成一台考试机器;而在大城市,一些生活在条件较优裕的家庭、本身又聪敏好学的孩子,早已经不再考虑高考这个选项。
对一些人来说,高考是青春的背景板;对另外一些人来说,青春是高考的背景板。
中国社会如此庞大,高考又是一套如此复杂的系统,每个人都永远无法窥见它的全貌。窥不见的地方,同样是活生生的人在上演真实的喜怒哀乐。
高考是人生的重要时刻,但只是若干重要时刻中较早出现的一个。在它之后,每个人都有更漫长的道路要走,有更多的岔路口要选择。无论它是快乐还是压抑,都终将过去。
祝愿每一位考生都能得偿所愿,更祝愿你们在若干年后能带着微笑回忆人生中的这一段时光,坦然平和。
扫二维码:加环环微信
备注“环粉”即可加入环环大家庭
商务合作请联系
电话:010-65363483、65363115
QQ:3144809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