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勇气》
时间:2020.02.05
地点:cctalk20202020
伴读嘉宾:
学习内容纪要
一、学习思考及共鸣
1.教学勇气来自于大量的阅读。
2.备课需要备教材、备学生,还要备自己,自我认识是隐蔽在朴实见解中的奥秘。
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4.真正好的教学是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问题离开教室的教学;真正好的教学是成长学生,发展教师的教学;是心灵开放的教学,是自我认同的教学。
5.真正重要的事物用肉眼是看不见的,只有用心才看的清楚。
6.恐惧无处不在,它存在于我们的文化中、存在于我们的制度中、存在于我们的学生中、存在于我们自身,它把我们与一切阻隔开。学习的克服恐惧的良方。
7.与真命题相反的是假命题,但是与一个深刻真理相对立的,可能是另一个深刻的真理。
8.教学总是发生在个人与公众交汇的地方,而且如果我想要做好教学,我必须学会站立在对立事物的交汇点。
9.重视沉默的价值,要有敬畏之心。
二、学习内容纪要
为什么选择这一本书作为共读书?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理论书籍
不同于市面上流行的经验书籍
不同开显明个体性的叙事书籍
不同于学科特色性的专业书籍
这是一本走心并且用心的书籍
源自心灵的教学
什么样的教师适合读这本书?
对:热爱学生、热爱学习、热爱教学生涯,并不断有困惑涌出的的教师。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艾青《我爱这土地》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学记》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孔子
2.作为教师,你了解自己的职业困惑吗?
对:教师的困惑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学科内容、学生生命、自我认识。第三个原因最根本,却鲜为人重视。
对:因为当我不了解自我时,我就不了解我的学生是谁,也不能够在个人意义.上吃透学科。优秀的教师需要自我的知识,这是隐蔽在朴实见解中的奥秘。
教学中的自我认同
决定真正好的教学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对1:这本书的逻辑前提是,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
对2:有勇气保持心灵的开放,即使力不从心仍然能够坚持,那样教师、学生、学科才能被编织到学习和生活所需要的共同体结构中。
问:两个基本概念:
对1:自身认同是指一种发展的联系,在这种联系中,自我生命中所有力量汇聚,进而形成神秘的自我。自身认同是使我成其为我的内力和外力运动着的交汇,这一切的一切不断聚合在我们成其为人的永恒奥秘中。
李白论生活:天生我材必有用,干金散尽还复来。
谢灵运论才:天下才共十斗,子建独占八斗,我占一斗,天下人共用一斗。
刘文典跑电报:陈先生跑是为了保存国粹,我跑是为了保存《庄子》,学生跑是为了保留下一代的希望,可是该死的,你什么用都没有,跑什么跑啊!”
对2:自身完整意味着无论怎样,我都是一个整体。通过使命的,经由我的主动选择,这个整体在不断整合、优化使得我更加完整。
对3:自身认同就是承认自己是被“矛盾、综合、动态、关联”的力量所造就的有限整体;自身完整意味着我的使命带领我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精华喂养自身成长。
问3阻碍教师自我认同的思维方式是什么
对: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
客观认识途径“认为,客观事实被认为是纯粹的,而主观感受是需要怀疑的,是有瑕疵的。在这样的文化中,自我不是有待开发的资源,而是需要规避的危险;不是有待实现的潜能,而是需要克服的障碍。
我们必须提醒我们自己,内部世界的真实性可以给予我们影响外部客观世界的力量。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俩(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日: "我非子, 固不知之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日: "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之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一出自《庄子,秋水》
第二章:教育和分离的生活
问:为什么我们常处在分离的状态之中?
问:教学的恐惧是什么
对:恐惧无处不在,它存在于我们的文化中、存在于我们的制度中、存在于我们的学生中、存在于我们自身,它把我们与一切阻隔开。.. ..我们可以有恐惧,但是不必置身心于恐惧中,而要抓住-种引向关系重建的精神
对
关于恐惧,我的认识:
孤岛:因为隔离而带来的恐惧。
整体:如何才能超越恐惧?唯有走向万物互联,走向爱,走向开放。
诗歌:丧钟为谁而鸣
没有人是自成一体、
与世隔绝的孤岛,
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
如果海浪冲掉了一块岩石,
欧洲就减少。
如同一个海岬失掉一角,
如同你的朋友或者你自己的领地失掉一块。每个人的死亡都是我的哀伤,
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
所以,
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
它就为你而鸣!
是什么破坏了我们的整体观念
是二元逻辑:非此即彼
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在科技领域赋予我们力量,但也给我们一个支离破碎的现实观,摧毁了生活的完整和奇妙。
与真命题相反的是假命题,但是与一个深刻真理相对立的,可能是另一个深刻的真理。-一诺奖 获得者物理学家博尔
仅仅因为我们是人,因为我们自身就是悖论。事实上,呼吸本身就是一种悖论形式,它需要不断地吸和呼来构成整体。
教学总是发生在个人与公众交汇的地方,而且如果我想要做好教学,我必须学会站立在对立事物的交汇点。
如何超越二元逻辑
对立统一
当一个人是健康的完整的,他的头脑和心灵就是一个整体,而不是非此即彼,互相分离,在教学中尊重这种对立的统一可能促使我们更完整。
如何设计教学空间
1.应该既有界限又是开放的。
2.应该既令人愉快又有紧张的气氛。
3.应该既鼓励个人表达意见,也欢迎团体的意见。
4.应该既尊重学生琐碎的小故事,也重视关乎传统与原则的大故事。
5.应该支持独处,并用集体的智慧作充分地支撑。
6.应该是沉默与争论并存的。
第四章:伟大事物
真理是怀着激情和原则就重要事物进行的永恒对话。“我们围着圆圈起舞,但是秘密就坐在中间且知悉一切。”主体不停地呼唤我们去深入地发掘它的秘密,主体拒绝被局限于现有的结论。
真正的教育共同体承载着教育使命的概念,我们所归属的现实、我们渴望了解的现实,远远超越了人类彼此间的互动。人类与非人类的事物互动有时甚至比人类之间的互动更为重要,更强大。共同体并不借着我们个人的思想和感觉的力量结合在一起,亦因"伟大事物的魅力”而结合在一起。
为什么认知需要神圣性
简单地说,神圣就是"值得敬重”。体验极度神秘不是我日常生活经验中的主要内容,所以我没法靠源源不断的神圣精神能量来振奋我的教学。但是我能做到对世界伟大事物的敬重永远持续不断。
在充满不敬的文化中,教育遭受的命运最可悲一一教育变得平庸了。 当什么都不再神圣、不值得尊敬时,我们最多只能达至平庸。
立身于令人赞叹的宇宙之中,将其奇妙都简化过滤掉,用数理逻辑将惊奇除掉,用我们自己头脑的缩尺将其奥秘都缩掉,还有什么能比这些更乏味、更平庸呢?
存在的两种常见的教学模式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知识传授成为课堂的中心,教师制定所有标准,而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达到这些标准。师生共处在同- -时间里,但是却没有体验到共同体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知识传授成为课堂的中心,教师制定所有标准,而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达到这些标准。师生共处在同- -时间里,但是却没有体验到共同体。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此模式认为,学生和学习过程远比教师和教学过程更为重要。鼓励学生彼此间互相学习,问责的准则由小组间产生,而教师的角色则在促进者、学习同伴、和必要的监控机制间转换。
以主体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真正的共同体模式中,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同时专注一件伟大事物,在这样的课堂上,让主体一-不是教师或学生一一成为我们专注的焦点,于是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的最优特质获得融合和超验升华。
教师不必要担心自己被学生反驳,纠正,更不必为此蒙羞。教师的核心任务就是要为伟大事物提供一一种声音,-种能力--独立把真理说出来,让学生听到,理解,而不需要借助教师的声音。
当伟大的事物为自己说话的时候,教师和学生更可能进入到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这个共同体不会瓦解于学生或教师的自我之中,而且知道要对核心的主体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