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酒美人,大唐盛世

昨日《妖猫传》上映,独观,有感。

颠而蹈之,乐而苦之。

于我,看不见什么剧情的割裂,看不见什么叙事的滞涩。只见得那盛世浮华,呼之欲出。

片子里的长安,车水马龙,幻术杂耍遍处街旁,酒肆客栈不惧巷深。这长安,人来人往,有人为官只图一写诗方便,有人渡海只为那无上秘法。

我大唐人要酒世间至醇,人世间极美,踏绸靴,衣金缕。只有这大唐,才能把全世界所有的东西一揽子收进胸腹,再凭着诗人的一张张口,吐出来朵朵莲花。

来朝的某某,你所有的东西,我大唐都要定了。我大唐就是霸道,你能奈我何?

这片子里的人,疯疯癫癫的。

写诗的人,有些疯癫。

白乐天在了明真相之前拼命地维护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李白在酒池旁一足踏天让高力士为他脱靴,又以口润笔,双眼含泪,在官服上题下那首清平调。

连皇上都有些疯癫。

安禄山赤裸上身,拿着刀,跳着一出不知是哪门哪派的舞。而玄宗竟扮成了一个野道士,或是个南蛮巫师,上蹿下跳,手舞足蹈,疯狂的拍打那鼓,给那一身横肉、毛发稀疏的安禄山伴奏。

没有唐的大气魄,谁容得下那批无法无天的疯诗人,谁容得下那癫狂的国君呢。

片子里那些疯颠的人,都只为一人,那人便是连偌大盛唐都容不下的杨玉环。

杨玉环究竟何许人也。玄宗皇帝为了她,天下都不要了。

皇帝疏于朝事,荒于治理,便爆发了安史之乱。

《资治通鉴》载:“(安史之乱爆发之后)由是祸乱继起,兵革不息,民坠涂炭,无所控诉,凡二百余年。”

唐随即由盛转衰。

杨玉环此人,能否说代表了半个盛唐?盛唐未因其而盛,但因其而衰。

皇帝在杨玉环那里享受了极乐之乐,天下在杨玉环那里尝到了战乱之苦。

我以为这乐与苦也是一部分盛唐。

盛唐没能容得下活着的杨玉环,却让她更璀璨。因为她走进了诗里。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盛唐的胸襟,孕育了那批疯癫的“无情无义无法无天”的诗人。他们口吐莲花,开满了整个盛唐。他们将盛唐一切的一切都揉进了诗里。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

我以为这些诗就是盛唐。

看了豆瓣的影评,很多人在讲“我还是看不懂陈凯歌”。私以为,他不需要那么多人懂。我不可能自诩我看懂了他,我只觉得他也跟白乐天一样,心底下有点疯癫。因我跟着片子而疯颠,而手舞足蹈,而乐而悲,好像感受到了一点陈凯歌的什么。

看了木卫二的长评,他写的很好,我很有触动“如果诗人瓜分走了一半盛唐,另一半是谁呢?今人会戏说,后来是被东瀛人偷去,现在还留着,变了模样。”

东瀛人只能偷走另一半的什么,他们没这胸襟,没这气魄,没这疯癫,短窄的国土怎么能写出气吞山河的诗,怎么能体会为一女子失如此天下的乐与苦。

我热爱盛唐,我在陈凯歌导演的片子里看到了些影儿。

疯疯癫癫的角色,疯疯癫癫的片子,可能也只有疯疯癫癫的导演才拍的出来。我有时也想疯癫,毕竟在盛唐,疯癫的可都是舌灿莲花的大诗人。












诗酒美人,大唐盛世_第1张图片
轻舟短棹

你可能感兴趣的:(诗酒美人,大唐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