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方物流供应链

有学者 [1]  将第四方物流供应链定义为:“第四方物流供应链是指由第四方物流服务商通过对具有不同核心竞争力和互补性的各类企业所拥有的不同资源、能力和技术进行整合和管理所构建的、并由其进行协调的供应链系统。第四方物流在其中充当构建者和协调者的角色”。

另有学者 [2]  认为物流服务供应链是产品供应链的子供应链,物流服务供应链的物流集成商可以是第四方物流,也可以是一些大型综合性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故可以认为第四方物流供应链也是一种特殊的物流服务供应链。

系统结构

第四方物流供应链系统结构:在第四方物流供应链系统中,成员企业的数量会因供应链类型的差别而可多可少,但其基本构成通常包含有如下几类企业:

4PL服务商

它是供应链的构建者和协调者,

3PL 服务商

它是为供应链上制造商和经销商提供专业物流服务的机构。它既可以是拥有一定的服务设施、服务专业知识和经验,提供采购、储存、运输、装卸和配送等综合多样化服务的企业,也可以是从事物流某一方面业务服务的企业。

IT 服务商

它是供应链信息平台的提供者,为供应链上所有成员企业提供与相关的各类信息服务。

与传统物流对比

作为供应链管理的新模式,第四方物流企业的核心职能是供应链的构建、运作与变革,基于 4PL 供应链与传统物流模式相比具有很多不同之处:

①4PL 供应链是物流/供应链更高级的形态。4PL 供应链是在传统物流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传统物流的概念是在企业运作的层次上,从实物分配开始,到整合物资管理,再到整合相关信息,通过功能的逐步整合形成的;从作业功能的整合到渠道关系的整合,物流已经从战术的层次提升到战略高度。因此,4PL 供应链管理看起来是比较新的概念,实际上是传统物流的逻辑延伸。

②4PL 供应链是协调机制。传统物流管理机制是计划机制,核心企业力图通过计划来控制产品和信息的动。核心企业与供应商和客户的关系本质上是利益冲突的买卖关系因此常常导致存货或成本向上游企业的转移,4PL 供应链通过分享物流需求的信息来减少或消除所有供应链成员企业所持有的缓冲库存。由于所有构成供应链的企业既相互独立又具有共同利益,4PL 供应链管理主要是通过协调机制谋求渠道成员之间的联动和合作。

③4PL 供应链强调组织外部一体化。传统物流模式主要是关注组织内部的能整合,而供应链管理认为只有组织内部的一体化是远远不够的。4PL 供应链管理是一高度互动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同步考虑不同层次上的相互关联的技术经济问题,进行成本效益权衡。它强调的是所有供应链成员企业作为一个“集成体”的信息共享、利益共赢和风险分担。这种跨边界和跨组织的一体化管理使组织的边界变得模糊起来。

④4PL 供应链依赖于合作企业的共同价值观。基于系统结构复杂性增加的逻辑必然和 4PL 运作的客观需要,4PL 供应链管理依赖于信息系统的支持。如果说传统物流的运作是为了提高产品的客户可行性的话,那么 4PL 供应链管理则首先要解决供应链伙伴之间的信息可靠性问题。互联网为提高信息可靠性提供了技术支持,但如何管理和分配信息则取决于供应链成员之间对商务过程一体化的共识程度。所以,与其说供应链管理依赖网络技术,还不如说供应链管理首先是对供应链伙伴的相互信任,相互依存,互惠互利和共同发展的共同价值观的依赖。

⑤4PL 供应链是“外包”整合组织。与垂直一体化物流不同,4PL 供应链管理更多是在自己的“核心业务”基础上,通过协作整合外部资源来获得最佳的总体运作效果,以规则等于标准、品牌、知识、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所构成的网络系统来整合或重新配置社会资源。垂直一体化以拥有为目的,而 4PL 供应链管理以协作和双赢为手段,所以,4PL 供应链管理是资源配置的更优先的方法,其内在的哲学是“有所为有所不为”。供应链管理在获得外源配置的同时,也将原先的内部成本外部化,有处于清晰地进行过程核算和成本控制,更好地优化客户服务和实施客户关系管理。

⑥4PL 供应链是一个动态的响应系统。在 4PL 供应链管理的具体实施中,贯穿始终的对关键过程的管理测评是不容忽视的。高度动态的商业环境要求企业管理层对供应链的运作实施规范的和经常的监控和评价,当管理目标没有实现时,就必须考虑可能的替代供应链和做出适当的应变。

参考资料

  • 1.  彭岩.第四方物流供应链风险管理研究.天津:天津大学,2007:4-6
  • 2.  崔爱平.基于供应链契约的物流服务供应链能力优化与协调研究.上海:上海海事大学,2009:51-52

你可能感兴趣的:(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