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低?没关系。致:毕业可能迷茫的你们

在首页上翻到《关于大学生活,我想和你分享这五点》,感触良多,我羡慕现在的大学生有这样的反思,并且能够不断地接收正能量给予自我激励。我也羡慕现在的年轻人有太多的互联网平台可以分享,然后有许多的网络平台可以去谋划发展,只要你愿意,比方说。

最近公司在招人,由于属于国有企业,起点自然就比较高,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从硕士提升到了博士,又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从博士转换到了海归,还是口碑不错的国外大学。对于这些90后的孩子们,我不能否定他们的努力,当然也必须肯定的是,有来自于家庭的助力。应该说,这些孩子们进入社会的起点本身就是比别人要高的,至少这样的履历还是挺有吸引力的。

但也许更多的是如我10余年前一样,拿着一张大专的文凭,没有资源和关系,到处寻寻觅觅。我们的起点该是属于比较低的。走了10年,我拿到了研究生硕士的文凭,也做过了国企公司的中层,不算特别成功,但从起点来计,自己还算满意,有些经历感悟也许可以作为参考。

小学、初中、高中,一路低空飞行,我进入了大专院校。

首先要说的,我的小学、初中、高中都已经被合并了,可想而知那些学校的水平,但我依然感激这些学校的老师们给予我的照顾,感谢同学们带给我的关心,以及学校氛围所带给我的真实。其实在读书期间,对于学校的层次划分,我的感觉并不是那么清晰,因为无论在哪个学习阶段我都会被冠上“好学生”“乖孩子”的头衔,所以家长总以“宁做鸡头,不做凤尾”对我进行鼓励。

我的高中很普通,普通到在这座城市只能排上三四线水平。中考的失利让我有了莫大的鞭策,第一学期期中刚开考,就拿了全班第一、年级第二的成绩,父母是满意的,又一次用“宁做鸡头,不做凤尾”进行鼓励。但是,在高中好奇心最旺盛的年纪,我的成绩是不稳定的,起起伏伏,以至于毕业时班主任对家长说“志愿填大专吧,保险点”。

对于我们这样的高中,高考期间几乎是没有上一本的,二本也是寥寥无几,学校所有的目标都定在最低档的上线率。所以从学校的力量和学生的能力来看,能够考上三本应该算是很好的了。

事实是,高考时我史无前例地来了个最高分,踏上了三本分数线,高了10来分。然而家里的答复是:三本太贵,你要不还是大专吧。有些失落,但也并没觉得有妨,就乖乖地填写了大专院校。

大学期间报名本科自考,只想提高进入社会的文凭。

对于读大专这件事情我是没有具体感受的,反正都是大学生活,但是对于文凭这件事情我还是有所在乎的。所以大学期间和一帮同学一起报了本科自考,好歹进入社会后有张本科的文凭。

所谓自考就是自己学习参加考试,当然如果需要辅导的话,社会上也是有很多辅导机构的。对于我们本身就有学业的人而且家庭经济也并不宽裕的人来说,辅导机构并不现实,但自己时间还是可以充分利用的。

也是报考了自考后,我才真正知道什么叫学习,原来以前的读书方式都是有问题的,纯粹是为了考试投机取消,偶尔只是背些应试题目,其实并不愿意花太多的时间在学习上,所以我的成绩在高中时期一直有起伏。另外,与自考阶段的目标性相比,高中阶段也明显很弱,一个是为了老师和家长的要求,一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一番自考下来,对于学习和考试我倒是增加了兴趣,以前一直反感的考试似乎变得很过瘾。

大专毕业后一年,我完成了本科自考。

毕业后的头几年,迷茫、困惑,但路还得继续走。

毕业后,家境还算OK、成绩也还算OK的同学们报名参加了重点大学的专升本考试,然后继续开始大学本科校园生活,等待着拿到一张重点大学的全日制文凭在进入社会。而对于我们成绩还算OK,但家庭经济并不允许的娃来说,尽早进入社会为家庭分担才是最理想的策略。

所以,带着一张大专文凭和还没有完全毕业的本科履历,我上路了。

在老师的推荐下,我进入了一家初创的民营企业,竟发现不会用传真机,不知道怎么订机票,更不知道怎么给同事订盒饭。为了避免自己所有不会的暴露,我曾经满大街的跑给同事订盒饭。在那个网络服务并不发达的年代,我后来发现114其实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再后来,在同学的指点和自己的寻觅中,我做过很多的行业,最长的一家是8个月,或是因为企业的原因,或是因为自己的原因。必须承认的是,自己的原因中有不喜欢的,也有做不了的。作为一直以来学校里的“鸡头”,我是有打击的。社会,好难!即便空有理想,也无法找到抱负的平台。

恰遇同学推荐,进入了后来干了7年的企业。薪资不高,只有市场上的三分之一。但对于当时已失业一个月的自己来说,哪里都可以,总比在家里对着镜子迷茫好。

进入新公司的头一年,我每一天的工作任务主要是扫地、浇花、订盒饭,工作职责上没有这些,但是除了这些我没什么事好干。

空闲,真的会让自己觉得没有价值!

转角就在一刹那,就看你是不是愿意等,考研读研获得新思路。

一年后,公司开始大规模发展,不仅需要向外大批招人,还需要内部忙碌起来。于是,我的工作也开始逐渐丰满起来。基于前一年的等待,我干得特别卖力。你在干,公司一定在看!

我只管自己用力,慢慢学会用领导的视角思考自己的工作,会在领导考虑之前反思自己工作的妥当性,却不想得到了领导们的关注。两年后,在公司组织结构调整中,我被提拔成为了公司的中层副职。

工作节奏慢慢步上了正轨。

公司依然很忙,渐渐地我开始觉得自己的能力和水平遇到了瓶颈。生完娃的第一年,当上中层副职的第三年,我报考了研究生,读起了MBA,这一次不仅是为文凭,更为了自己工作的需求,我需要在理论的储备上有个质的提升。两年后,我以优秀毕业论文和优秀毕业生的双优成绩毕了业。

回头再做公司方案,有了更多的底气和思路。

起点低,有什么关系,慢慢走总能走到。

这十年下来,我有几点的感悟,愿与曾经和我一样从大专开始步行的你们分享:

1、一定要不断地学习。这个学习可以是与文凭有关系的,也可以是与你的岗位技能有关系的,也可以是与你向往的平台有关系的。在没有方向和目标之前,先从学历和文聘下手,你会认为一批人,会有不同的价值观塑造,慢慢会有自己想走的方向。当然,这个学习最好是与在做的并且未来会做的事情是紧密相连的。当时看不到效果,几年后你能看到与曾经同起跑线的人的差距,你会感谢不断在学习的自己。

2、一定要积累善良。都说职场复杂,都说职场要有手段,都说职场要圆滑。我个人的感觉是手段和圆滑并不长久,花时间去琢磨些实实在在的东西,自己的能力会有很大的提升。比方说,我花两个小时去研究某个人的时间我都能写成一篇的文章了。善良的目的是告诉你不要计较,告诉你多帮助别人。在职场上,一定会有领导层层压下来的批评和需要你承担的委屈,不要埋怨和牢骚,没有不透风的墙,既对你无益,也会被有心之人传递。今天你助人,明天人助你。厚德载物,你有多少德才能走多少路。

3、一定要学会熬得住。即便你在学校多么风光无限,走到职场那必须是从零开始,要耐得住寂寞,熬得住时光。不会所有的阶段都辉煌灿烂的,人生本就是酸甜苦辣组成的,这会构成你以后难忘的回忆。请记住,所有的有意思都会变成没意思,所有的没意思也会在你转变思路和行为方式后变得有意思。

你可能感兴趣的:(起点低?没关系。致:毕业可能迷茫的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