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反思‖沉静,守住心灵的净土!

生活反思‖沉静,守住心灵的净土!_第1张图片

尽日寻春,芒鞋踏破,伏枝欲览春之气息,嗅一剪梅香自芳来。倚坐窗前,临一页字帖,从窗内向外看,也可发觉到春之美。春如遒劲的书法笔锋,桌前摆一兰竹,尽显春之高洁,心中涌生无限泉思。精神的集注使我更凝神于书法的磨炼,不论芒鞋踏破抑或是日览春之疲乏,转念一想,亦是值得的。

我曾拜访梭罗笔下《瓦尔登湖》的小屋,那不是庄子在《逍遥游》里提倡的自由和随性,恐怕更多的是心灵的沉潜吧。我总抱怨目标的达成怎奈不是一念之间,时间在一分钟前的我看来略显多余,那是多么浮躁的一颗心呀。追求功利,人的虚荣心永远不能满足,又恨时间匆匆,还未达到人心之所向,再一次错失表现自我的机会,悔意油然而生。忆一年前,我驻足于雪窦山下,忘却腿伤的束缚,一步一步向山腰上的弥勒大佛接近。山林间的旷世伟达,我一一悟了,山间清脆的马鸣阐述着禅境,心灵的沉潜让我于此境相交相融。自然赋予我慰藉,我拥抱自然。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他独自前往湖心亭,天地间空空荡荡,唯余这空空荡荡的白,此时人们大概都在围炉谈天,吟一句烂熟于心的坐看青竹变琼枝吧,千古雪景,但凡凝神于只草片树,多少都有些琼楼玉宇的富贵味道,难免生腻,张岱摇头一笑:“那般平常的雪景赏它作甚?”环顾四周,但见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无人处,少了人间口舌纷争,仅余这一片孤独与壮阔。此番清净博大,若无人赞叹岂不可惜?《湖心亭看雪》应运而生,张岱遗世独立的形象同时与之长存。

我曾不断感叹,欣赏张岱的沉静,朴实雄浑。宗白华曾说:“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中国传统文人历来只活在他们的作品里,可是张岱却活出了真我。他的落拓不羁,疏淡与情愁,如此生动,这正是我想追求的沉静。

王开岭先生在《古典之殇:纪念原配的世界》中从:“面对妖娆的花木,我竟无法叫出她们的名字”的尴尬说起,到翻翻书报,一朵不知名的小花,一棵不知名的大树,懒汉比喻和无知之说比比皆是的现状,出现在每个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现代文明的发展,让人越来越远离自然,王开岭对这种状况表示忧虑,呼吁多闻草木少识人,草木润性,浮空乱心。浮华世界,人们都在红灯酒绿的世界一醉不复醒。纸醉金迷,对华丽的追逐,转身灵魂已在远方。每个人的生活都有不同的态度,生活美学不一定是回归慢生活,原始世界守住心灵净土即可。

你可能感兴趣的:(生活反思‖沉静,守住心灵的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