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楚乔传》揭秘古代的间谍组织

随着电视剧《楚乔传》的热播,“谍者”、 “谍者令”、“谍纸天眼” 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被大家所议论,那么中国古代真的有“间谍”吗?

真的有“间谍组织”吗?其实《孙子兵法》中就已经对间谍有了记载,书中将间谍分成五种。

看《楚乔传》揭秘古代的间谍组织_第1张图片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欢迎公众号:学国学网

因间:“因其乡人而用之”。这里的“乡人”不是乡下人,而是与“官人”相对,指住在敌国的普通居民或移居该国的老乡。这种间谍是平民百姓,负责搜集敌方下层的情报。

内间:“因其官人而用之”,用敌国的官员为间谍。这种间谍负责搜集敌方上层的情报。

反间:“因其敌间而用之”,收买敌国的间谍,为我所用。三十六计中的“反间计”是指挑拨离间,利用矛盾、制造矛盾,让敌人自相猜疑,引发内讧。二者不一样。

死间:传假情报给敌国的间谍。传假情报风险很大,一旦败露,往往被杀。(楚乔差点就成为死间)

生间:传真情报回国的间谍。人在情报在,一定要把情报安全送回来。

中国古代早已经有了间谍,而且对派遣也做了精心的谋划。孙子主张“五间俱起”。

反间隐藏最深,知情最多,所以是主力。因间、内间配合反间使用。死间、生间为收尾环节。

看《楚乔传》揭秘古代的间谍组织_第2张图片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欢迎公众号:学国学网

除了计策的使用,在中国的间谍史上也有着鲜为人知的间谍“四大发明”。

知己知彼:听瓮

我国两宋时期战争密集,间谍备受青睐,这可以说是一个谍战频繁的时代。听瓮的出现,成为间谍工具,凝聚了古人的智慧和审美情趣。

听瓮的发明距今约有2500年,《墨子·备穴》中对听瓮的制造和使用方法有详细的说明。具体使用方法是将听瓮埋在地下,在瓮口蒙上一层薄薄的皮革,在侦测需要时,侧耳伏在上面,“听”出周边的动静。

在情况紧急的情况下,则直接让专业情报人员坐于瓮中,听辨声响,这叫“罂听”。

古人为了减少情报失误,常会培训瞎子来执行“听”任务。瞎子眼睛不行,但听力往往超强,据说方圆数十里的动静,都能通过听瓮听出来。

在后来的使用过程中,听瓮得到了不断的改进,成为现代窃听器出现前最有效的窃听工具。

如在唐代,便出现了葫芦状枕头形窃听器,休息时将窃听器枕在头下,外面一有动静便能察觉。

到宋代时窃听器已相当实用,多功能窃听器“矢服”成为首选。另外,民间常用的窃听器还有“听管”,“隔墙有耳”就这么来的。

看《楚乔传》揭秘古代的间谍组织_第3张图片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欢迎公众号:学国学网

反切密码

十六世纪中叶,中国出现了真正的密码反切码。其原理与现代密电码的设计原理完全一样,但却比现代密码更难破译,它使用汉字注音方法中的“反切法”,进行编码。

反切注音方法出现于东汉末年,是用两个字为另一个字注音,取上字的声母和下字的韵母,“切”出另外一个字的读音。

“反切码”就是在这种反切拼音基础上发明的,发明人是著名的抗倭将领、军事家戚继光。

戚继光还专门编了两首诗歌,作为“密码本”:一首是:“柳边求气低,波他争日时。莺蒙语出喜,打掌与君知”,另一首是:“春花香,秋山开,嘉宾欢歌须金杯,孤灯光辉烧银缸。之东郊,过西桥,鸡声催初天,奇梅歪遮沟。”

这两首诗歌是反切码全部秘密所在。取前一首中的前15个字的声母,依次分别编号1-15;取后一首36字韵母,顺序编号1-36。再将当时字音的八种声调,也按顺序编上号码1-8,形成完整的“反切码”体系。

其使用方法是:如送回的情报上的密码有一串是5-25-2,对照声母编号5是“低”字,韵母歌编号25是“西”字,两字的声母和韵母合到一起了是di,对照声调是2,就可以切射出“敌”字。

戚继光还专门编写了一本《八音字义便览》,作为训练情报人员、通信兵的专门教材。

看《楚乔传》揭秘古代的间谍组织_第4张图片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欢迎公众号:学国学网

明矾水

古代被广泛使用的“密写术”,《金史·宣宗本纪》已有记载。中国古人的情报研究工作,其实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这可能与中国多战事,时分时合有很大的关系。

不论是阴符阴书,还是字验、反切码,都是眼睛能看到的,为避免这种情况,在很早的时候,中国人又发明了“密写术”。

明矾水写出的字,干后在纸上根本看不出来,但如果浸入水中,字迹顿现。至于其显字原理,虽然说现在算是小儿科,但在当年中国人这一发现还是相当了不起的。

中国史书上有不少秘写案例的记载。据《金史·宣宗本纪》记载,金宣宗贞佑四年(公元1216年),蒙古人围攻太原城,时太原最高军事长官(宣抚使)乌古论礼,“遣人间道赍矾书至京师告急”。

这句话的意思是,乌古礼派间谍带着用明矾水写的密信,到京师告急,请求援兵。当然,在课本小萝卜头里,人们常常用的是米汤写密件,这和明矾水的效果差不多。

看《楚乔传》揭秘古代的间谍组织_第5张图片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欢迎公众号:学国学网

纸鸢

追寻风筝的起源,可上溯到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战争的需要,古人以鸟为形,以木为料,制成可在空中飞行的"木鸢"。

据《韩非子·外储说左》记载:"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一日而败"。另据《鸿书》记载:鲁班也曾制作过木鸢,曰:"公输班制木鸢以窥宋城"。

在中国古代,木鸢一直是战争时通讯和侦探的重要工具,并能带上火药用作战争进攻的武器。

民间传说中最早的风筝是楚汉相争时张良创造出来的,他坐在大鹞子上飞到项羽军队的上方,在鹞子里唱楚地思乡的民歌,唱得项羽军队"四面楚歌",所谓"征人一夜尽望乡",军无斗志,于是项羽大败。

古代风筝,曾被用于军事上之侦察工具外,更有进行测距、越险、载人的历史记载。

汉代——楚汉相争,韩信曾令人制作大型风筝,并装置竹哨弓弦,于夜间漂浮楚营,使其发出奇怪声音,以瓦解楚军士气。

北齐——文宣帝高洋,将人绑上翅膀,令人从高塔跳下摔死,名为“生”。

南北朝——风筝曾是被作为通讯求救的工具。梁武帝时,侯景围台城,简文尝作纸鸢,飞空告急于外,结果被射落而败,台城沦陷,梁武帝饿死,留下这一风筝求救的故事。

唐代——将被用于军事上的风筝,已渐转化为娱乐用途,并于宫庭中出放风筝。

宋代——人们把放风筝作为一项锻炼身体的运动,百姓在清明节时,将风筝放的高而远,然后将线割断,让风筝带走一年所积之霉气。

明代——以风筝载炸药,依“风筝碰”的原理,引爆风筝上的引火线,以达成杀伤敌人之目的。

清乾隆——即有双纸控制风筝详图尺寸与解说。

日伪时期——因军事的理由禁止放风筝,因为鲜艳的风筝可传递给敌方讯息,并提供飞机轰炸的目标。二次世界大战美军曾用特技风筝做活动靶,训练打靶。

你可能感兴趣的:(看《楚乔传》揭秘古代的间谍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