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孩子更有安全感?多陪他们玩这个经典游戏吧

想要孩子更有安全感?多陪他们玩这个经典游戏吧_第1张图片
图片来自《猜猜我是谁》,别跟我说你没玩儿过这个。

要说孩子最爱的游戏排名,躲猫猫(捉迷藏也在此类)一定能够跨越性别和种族,勇夺第一。

就是这么绝对。

孩子是比成年人更加简单粗暴的物种,如果喜欢一件事情,总是主动要做,总是乐在其中,总是不知疲倦,那百分之一百二是因为他们在这件事上有获益,毕竟,哪里会有无缘无故的爱呢?

无论是初级版的遮住脸然后突然把手拿开的“peek-a-boo”,还是高级一点的hide-and-seek,首先带来的是一个全新的发现——

咦,看不见的东西,原来并没有消失啊。

在这之前,婴儿的世界里,没有客观存在这种东西。面前这个玩具看上去很有趣,那就玩儿一会;被拿走了,看不见了,那就是消失了,孩子不会试图去寻找。

“看见”这件事本身,是如此重要,看见=存在,看不见=不存在,整个世界都被关在薛定谔的盒子里,是存在还是虚无,全凭一双眼睛。高度的主观性之下,是一个完全随机又不可控的世界。

而成年人都知道,客观事物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在发展心理学(一门研究人从出生到死亡各个阶段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的学科)中,管这个叫做客体恒存。

有了客体恒存的概念,婴儿的世界就完全不一样了。他们知道不见了的人和物总会有一个去向,所以玩具藏起来了,会去找;妈妈看不见了,会想办法让妈妈重新出现(多半是哭喊)。

想要孩子更有安全感?多陪他们玩这个经典游戏吧_第2张图片

认知上的新发现带来的兴奋能够维持一段时间,那么,是什么支撑着他们把这个游戏乐此不疲的玩下去?

因为认知上的发展又带来了情感上的成长——对孩子来说,妈妈不再只是一个随机出现,而是稳定可靠的一个人。不管发生什么事,妈妈永远都在。自己要做的,只是等待或者想办法让妈妈再次出现。

有了一个确定存在的客观对象,然后爱才能够发生。

这也是为什么,不能单一的去看孩子的发展。认知,情感与情绪,社会性,每一个方面的进步都和其他方面息息相关,一个环节上的变化,可能会带来整体上的不同。因此,孩子越小,越是不能“偏科”。

对孩子来说,最不能忍受的事情是什么?是妈妈离开。他们对时间的感知和成年人不一样,你说的“一小会儿”,“两三分钟”,对他们来说,就已经的漫长又难熬的等待期了。

就算是24×7待命的全职妈妈,你总要出门去干点什么事吧,总要上个厕所吧,无论你如何努力,都不可能给孩子一个完全可控又踏实的世界。

但。是。游戏能啊!

想要孩子更有安全感?多陪他们玩这个经典游戏吧_第3张图片


每一次妈妈藏起来,孩子带着紧张和兴奋去寻找,或许还会有一些害怕,但这些情绪的强度全部都会在孩子的承受范围之内——因为孩子能够控制从妈妈消失到重新出现的整个过程,他们在游戏中,练习分别,练习重逢。

也是在游戏中,用可控的方式体验分别,用可控的方式体验重逢。

躲猫猫给孩子在心理上构建了一个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与爱的人分别以一种无伤害的方式呈现出来,同时,每一次的成功体验也强化了孩子对自己的信心。孩子从中得到的,是面对分离时更有弹性,更主动,更有掌控感。

什么是安全感?这就是。

想要孩子更有安全感?多陪他们玩这个经典游戏吧_第4张图片

至于躲猫猫的反向玩法——孩子藏起来让妈妈找,也是如此,只不过孩子把主动权交给了妈妈,期待妈妈来完成这个过程。对躲起来的孩子来说,每一次被妈妈成功找到,都是在内心确认一件事:妈妈总会回来的。

不论怎么玩,这个游戏的重点都在于寻找的过程和最后找到的瞬间,而不是为了躲和藏——想想看,如果真的找不到对方,或者藏得太成功最后也没有被对方发现,会不会有点无趣有点失落?对于孩子来说,还有可能会引发恐慌。这种情况下,藏起来的那一方看起来胜利了,整个游戏却面临失败,因为游戏本身的心理功能没有得到实现。

所以你看,一个完全不需要任何道具、简单到六个月的小婴儿都能理解的游戏,满足的却是婴幼儿最大的心理需求。在游戏中,孩子能一次次体验到掌控感,体验到主动和自信,体验到对妈妈的信任。一个内心拥有这些充足体验的孩子,安全感绝对被喂得饱饱的。

所以,全世界的孩子都爱躲猫猫,从前的孩子爱,现在和将来的孩子也都爱。因为他们天然的就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

下一次,想不到该怎么和孩子玩儿的时候,就玩躲猫猫吧!



想要孩子更有安全感?多陪他们玩这个经典游戏吧_第5张图片

懒妈邦:

本硕临床与应用心理学,本行做心理咨询,后来进了早期家庭教育这个行当,家有慢慢小朋友一岁十个月,全职至今,主攻方向是“如何一边带娃一边偷懒”。

一个有点懒,还想把孩子带好的妈。

你可能感兴趣的:(想要孩子更有安全感?多陪他们玩这个经典游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