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公布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把电视上星综合频道办成讲导向、有文化的传播平台的通知》,文件中,重点提及了“坚守底线、把好导向,努力攀登正能量高峰”,以及“强化电视上星综合频道公益属性和文化属性”的重要内容。
同一时期,由湖南卫视、唯众传媒联合出品,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特别支持的国内首档原创顶尖科技秀《我是未来》在湖南卫视开播,播出后立刻引发巨大的社会反响,交出了一份耀眼的成绩单。
作为省级卫视领头羊的湖南卫视,在被称为“最严限令”的这份总局通知下发前,就已经安排科技+人文的《我是未来》上线,可以说再次走在了所有省级卫视的前列。据了解,湖南卫视和唯众传媒筹备这一档节目可谓是“蓄谋已久”,长达三年的培育和积累,《我是未来》在荧屏上盛放出别样芬芳,更收获了来自媒体、观众、网友三个维度的一致好评。
《我是未来》一经播出,在酷云、csm-huan52城两个平台位列同时段央卫视节目Top1,CSM全国网收视率破1,位列省级卫视同时段首位;第二期播出不久,#我是未来#微博话题榜阅读量达到6300万,讨论量达27.7万次,在竞争激烈的周日档杀出重围,让科技的力量震撼人心,科学的温度温暖人心,中国科学家的形象鼓舞人心,传递出这个时代最具向心力和传播力的人文之光,科技之声!
科技与生活很近 科学家与生活更近
近两年来,总局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激励电视节目创新创优,提出了“公益、文化、原创”的发展方向,倡导“小成本、大情怀、正能量”的节目理念,并提出用一线工人、农民、科技工作者等典型人物的境界来提升作品的高度。
而湖南卫视此时在黄金时段推出《我是未来》,正当其时的背后,是大量对于原创的心血,对于文化的钻研,对于匠人精神的极致追求。正如节目出品方所言,《我是未来》这档节目动念三年、策划一年,经过了反复打磨。这档节目真正地让科学家成为主角,让科学可以亲近,变得有温度而且感性。
《我是未来》的舞台,不仅是科技的舞台,更是科学家的舞台。节目第二期邀请了库卡系统中国区首席执行官王江兵、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宋继强两位业界权威,展示其科技成果,在节目中进行了三场对抗,最终以宋继强团队的胜利结束。
节目中三轮卡牌对抗;机械臂阿克琉斯的“尬舞”VS帮助残障舞者的“律动霓裳”,帮助人类倒啤酒、人机协作的“七转灵臂”VS传承皮影戏的“灵心巧手”,最后到两位队长关于未来的演讲,层层递进解读科技魅力。在综艺外壳下面,是科技的内芯。《我是未来》在全球视野下,展示的不仅是中国科技的未来,更是我们人类的未来,也难怪会有观众留言看得热血沸腾,忍不住思考未来。
在这之前,很多有关科技类的节目也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但眼前的这档节目把科技和“人”牢牢地绑在了一起。让我们在看到先进科技的同时,也会思索和讨论:它,以后是不是要替代我们?答案是“不,它是我们的伙伴”。
节目中王江兵说到,“机器人的控制端就是我们人类的大脑,它的躯体就是我们的身体。它会代替我们去完成更复杂、更危险的工作,从而减轻我们的生活负担。”没错,它是我们的帮手,是我们的伙伴,在不久的将来,它会走进我们千家万户,为我们造福。
科技使生活充满美好 更让未来充满人文情怀
《我是未来》最令人动容的始终是两个字:人文。冰冷的机械臂在汽车工业的制造过程中,反复地搬轴组装、精准焊接,却能在“舞蹈”时感知人,对人产生感情,投以“表情”告知;能在倒酒时识别人的语气,给出不同的服务反应;能在触碰到人体时反弹自己,保护人类操作者不受伤害。
这些,难道不能说它是“知人知心”吗?编程创造出的“超感律动服”,能够根据外界的声音,在衣服的感应点做出反应、产生节奏,这是机器在用自己的语言告诉我们,周围的环境是危险亦或安全,是美好或是丑恶。
当这样的技术运用到了聋哑表演艺术家的身上,他们穿上“Hyper-Sence超感技术”的智能衣服,根据音乐产生的律动,身体感知节奏来进行表演,完全摆脱手语老师的手势指导,同样完成了精彩的演出,让人看到了科技带来的感动。这种感动深入人心、触及灵魂,更让现场与电视机前的观众眼眶湿润。正是因为这样技术的出现,我们的社会对残障人士来说才会更加友善。
同时,一只“粗壮”的机械手能够在十天内学成皮影,在与皮影戏传承人的精妙配合下,完美演绎一出“武松打虎”的精彩皮影戏,更是让现场观众叹为观止!用科技的方式来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手艺,不知疲倦、不知辛苦、不厌其烦,不仅与大师的合作天衣无缝,并且还能恭恭敬敬的拜师敬茶,让老师感动不已。当皮影戏传承人用颤抖的手接过茶杯时,他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以后我还要收下第二位这样的徒弟!”
“科技+人文”,这些人性的光芒在节目中处处体现。科技的力量改变我们的生活,为我们带来一个又一个的惊喜,实实在在地让我们看到时代的转变与进步,并且为我们身在这样的时代而感到骄傲。
但更为骄傲的是,我们看到了科技也是有“温度”的。两位专家在节目中一直倡导的“人机合作”,就是在提醒我们,科技的发展非但没有对人类造成威胁,反而是更多地贴近我们,与我们成为好伙伴。
“今天它被人类创造,明天它就会服务我们每个人,它将永远是我们的朋友。”王江兵在最后的发言中说到。
是的,科技会不断发展,也就代表着我们人类不断进步,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受益。这些机器,其冷冰冰的外表下,实则藏着一颗“温暖”人的心。它逐渐懂得人的喜怒哀乐,逐渐感知我们需要什么,逐渐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获取的一部分,最后,逐渐走进人的心。
《我是未来》没有特别强调科技技术上的东西,说很多我们都“听不懂”的话,变成一个生硬说教的节目,而是通过科技的展示,带领我们关注科技的“内心”,继而找到我们与时代之间最根本的共鸣,为我们带来触动。这种触动,不仅是视觉感官上的强烈刺激,更是润物细无声的深入浅出。
而观众们,也通过这个节目进一步地摆正了自己的位置——在时代发展面前,人类不应该去怀疑和不自信,而是要勇敢向前,拥抱这场科技的风暴浪潮,迎接和推动社会的变革!正如现场科学家们所讲述的,科技只要掌握在人类的手中,就可以造福生活,主宰“未来”!
大国工匠展现科技自信《我是未来》获赞人文科技标杆
业内都知道,唯众传媒是当仁不让的“中国电视第一人文品牌”,长期对人文节目的专注,让唯众传媒打造的节目具有了非同一般的气质。
时代呼唤大国工匠,时代需要大国工匠,时代更在造就出一位又一位的大国工匠。于是,在《我是未来》这档节目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李斌、王江兵、宋继强这样的科学家,更能够体会到湖南卫视、唯众传媒联合出品、精心打磨的工匠精神。
从节目播后网友的点评中也可见一斑:
有网友感叹科技发展带来的炫酷视觉奇观:
看得我热血沸腾!有什么比憧憬未来更加美好的呢?湖南卫视,给你一万个赞!
《我是未来》这个节目真的很赞!人工智能的确要多多关注,会写人工智能程序的大神真的很6!
有网友称赞科技与人文的巧妙结合:
这期《我是未来》真的很让人感动,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社会化需求有很多,但是我们要把科技首先应用给更需要的人身上,如果科技能在人类授意下起到大爱的作用,就真的是非常有温度,非常了不起!
还有网友表达出对祖国强大的自豪:
看到这么多中国的科学家在舞台上展示了不起的科学成果,真的很让人感动!
如果马斯克和扎克伯格看了《我是未来》,就不会再有他们两人的世纪之争了!中国科学家用强大的科技成果证明:科技和人工智能一定会造福人类!
金杯银杯不如观众的口碑,从网友的反馈来看,《我是未来》已经成为科技节目新的标杆;而中国的荧屏上,也终于有了一档充盈着人文情怀的科技节目。这是《我是未来》与其他科技类节目最大的不同,更是节目立意高远、独树一帜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