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道家理念与和平饭店

《和平饭店》是1995年周润发拍的电影,这部电影是周润发去好莱坞之前拍的最后一部香港电影,而1995年差不多也是香港电影的转折点,相较于之前十几年的香港电影井喷式爆发。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道家理念与和平饭店_第1张图片

那些年香港拍的无厘头、武侠片、动作片、黑帮片、僵尸片甚至一些B级片都是以香港为中心,向整个东亚地区扩散。当时1995年,香港电影“二周一成”中的周润发远赴好莱坞,所以1995年差不多也是香港由盛转衰的一个开始,回过头来再看《和平饭店》,真是一部很有历史意义的电影。

《和平饭店》讲述了一个周润发饰演的一个杀人王(以下都代称发哥),被自己爱人和手下背叛,一口气杀了200多人,然后划地为界,开了一间和平饭店,并规定:不论谁闯了什么祸,只要踏入饭店,任何帮会都不能入店寻仇杀人。

天叶童饰演的一个失足歌女为了逃避黑帮追杀,进入饭店,之后歌女(以下代称叶童)与发哥产生了一系列的事件,让发哥违背了自己当初立下的规定,护送了叶童离开,而发哥的这一举措,也让他与躲在饭店众人维系的关系产生了裂缝。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道家理念与和平饭店_第2张图片

片子是好多年看的,最近无意的再看一次,看的时候我脑子里反复蹦出的一句话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道德经》里面这句话流传甚广,却很少有人了解这句话的真正意义。像一些网文里面对这句话引用很广,最常见的误用就是要做到圣人境界,就要太上忘情,甚至有的小说里面要为此杀掉身边最亲密的人,以此证道。

其实这些理解都大大偏离了这句话的本来意图,道家只是不讲仁义,“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道家讲究的是“道德”,道是内修,德是外显,道德是一体的。而“仁义礼智信”等等不过是外在对一个人的评价看法,可以看成外在的一种约束,真正有道德的人又怎么会需要仁义这些东西来束缚自己呢?所以仁义是真正的道家所不在意的,因为他们注重的都是内修,注重自身的道德圆满。

道家其中一个重要分支-杨朱学派的一句“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也被人断章取义了好久。杨朱的原话其实是“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古代有人拔一根毫毛就能让天下变得更好,他不愿意,而同样的把全天下的东西放在他面前,他也不取一丝一毫。如此人人这样,天下就不用治理了。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道家理念与和平饭店_第3张图片

杨朱的本意是每个人都做到道德上的一种极致,不会为别人贡献自己的东西,同时不对别人的东西起任何贪念。天下战争的本质不都是一种资源的掠夺吗?如果每个人无论是吃不上饭,还是缺少资源,都不去发动战争去掠夺的话,世界的确可以实现和平。

搞懂了上一个概念,庄子所提倡的“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也就不难理解了,三种人其实是一个人,都是道德圆满的一个标志。因为他们不在乎世人对自己的看法,遵从自然,不按照自己的喜好去做事,自然无己无功无名。


还有有一个关于华佗的故事就是典型的道家故事,华佗三兄弟都是医生,可只有华佗名动天下。人们问华佗,他们兄弟三人,谁的医术高明。按说华佗医术天下闻名,应该也会说自己最好的。

华佗却不慌不忙地解释道:“大哥治病主要在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二哥治病,主要是治病于病情发作初起之时,一般人认为他只能治轻微的病,所以他的名气只传于本乡里。而我治病,是治病情最严重的时候,一般人都看到我能做大手术,也能起死回生,所以,认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自然就响遍天下。”

如果把医术比作道德,那么华佗的大哥就是一个道德圆满的人。那么华佗就是道德不圆满,才靠仁义而名动天下。这即是“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世说新语》里面有这么一个故事。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有何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这个故事大意就是华歆与王朗一同乘坐船避难,有人想着一起上船避难,华歆很为难,王朗说,船上还很宽阔呢,为什么不让他上船呢?于是那个逃难的人就上了船。后来追兵到了,王朗就想着抛弃逃难的人。华歆说,我刚开始为难就是预料到了这样的结果,但是已经决定救人了,又怎么能轻易抛弃呢。说完了就继续带着逃难的人继续逃难。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道家理念与和平饭店_第4张图片

这个故事是不是与《和平饭店》很像呢?继续返回电影的分析上,本来的和平饭店的设定就很乌托邦,里面有一些不合理之处。


第一点,像这样一个地方虽然叫和平饭店,但是维护的都是外面有仇人的人,所以维护和平饭店需要一个强大的武力。常规的情况是也需要至少百十号人才能维系这样的饭店存在,而这么多人的存在容易引发分歧,所以里面的发哥设定是以一敌百,一个人足以剿灭一个帮派的存在。

第二点,有了第一点的保障,就是中立。进入和平饭店就得放下武器,发哥也只是维护进入饭店的人,而出了饭店就是陌路人了。发哥不会维护昨天离开的路人甲,也不会维护今天离开的路人乙。这就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以饭店为界限,在饭店外面不是我的事,所以我不管,但是进入了饭店,就是我的事了,当然之后再离开饭店就又不是我的事了。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道家理念与和平饭店_第5张图片

抛去设定上的不合理之处,仅分析这个故事背后的逻辑,有了这两点基本条件,也让饭店遵循着这些规律,也让饭店一直存在着。而发哥被叶童所吸引后,打破了自己立下的规矩,护送着叶童安全离开。

表面上发哥是被饭店外面寻衅的帮派所杀死,其实是因为他打破了自己的规矩,和平饭店里面的人心都散了,和平饭店先是精神上的消失,然后才是物理上的消失。

好了,今天的感悟就分享到这了,欢迎关注知学道公众号,了解我的更多感悟分享。

你可能感兴趣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道家理念与和平饭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