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是一种实践,善良不能仅存于内心


道德是一种实践,善良不能仅存于内心_第1张图片
你好,善良的心

       除暴安良是我们做市民的责任,行善积德是我本身的兴趣,所以扶老太太过马路我每个星期都做一次,如果是碰到国定假日的话我还做多两三次。——周星驰

      近年来,发生的多起搀扶摔倒在地的老人反而被讹的事件,媒体舆论众说纷纭,让许多人面对类似的情况犹豫不决、思量再三。

       “扶还是不扶”、“制止还是不制止”一次次地刺激着公众脆弱的神经,信任危机似乎也已经成为这个社会关注的焦点。

       我时时在想,如果我以后遇到这样的情况,是否能不顾一切、毫无犹豫的伸出援助之手。

       每当我告诉自己“能”的时候,就像想到那些“万一......”。但是,每每此刻良心又总会不安。

       这或许正是大多数人都在挣扎着的问题。

       01

       几件典型事件引发的思考

       ——内心的善良容易,毫无犹豫的行善不易。

      事件一:一元赔偿,争取“道义上”的胜诉

       2018年9月2日,金华一位姓滕的小伙出于好心,扶起了一名在他背后骑电瓶车不小心摔倒在地的老人曹某,老人报警并对到场处理事故的交警声称是小伙撞倒了他。小伙滕某十分生气,在网上发贴曝光此事,并向法院起诉,要求判决老人公开登报道歉并赔偿其精神损失费1元。

       小伙子说:“之所以索赔1元钱,只为了争取在“道义上”的胜诉。”

       事件二:被误读和放大的“彭宇案”

       2006年11月20日,退休职工徐寿兰在公交站台等车时与下车的彭宇发生相撞。双方因赔偿问题发生纠纷,诉至法院。法院一审判决,认定原、被告相撞事实,但双方均无过错,依据民法通则按公平责任分担损失的原则,判决被告彭宇承担40%的民事责任,给付原告徐寿兰4.5万元。双方当事人均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在二审即将开庭之际,双方达成庭前和解协议。(和解内容不再一一赘述,有兴趣者可百度查看)

       事件三:老人雨中倒地无人扶,积水溺亡

       2015年8月30日下午,河南开封暴雨,路面积水成河。一名60岁老人骑电动车涉水时突然倒地,在水中不停挣扎。多名路人上前围观后又退回,有一女子劝人伸出援手未果后也离开。三分钟后,老人被另外一群路人拉出,却已死去。

    ......

      一件件、一桩桩事件刺激着我们的神经、拷问着我们的内心。

道德是一种实践,善良不能仅存于内心_第2张图片

      “扶或不扶”的尴尬,“止或不止”的权衡一直被一句话禁锢着——好人没好报。

       太多的类似事件成为街头巷尾大叔大妈的饭后谈资。长辈也会经常告诫我们“帮助别人的时候自己可得留点心,你看看现在讹人的事有多些。”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变老,谁都希望这个社会是个热心的社会,在自己年老体衰时发生意外会有人伸手相助!

       可是,面对助人成本的不断垒高,道德风险的不断上升,我们不得不三思而行,理性的经济考量迫使人们对助人行为望而却步。

        当救人者被“讹”上,当行善者被“报复”——这些“好人没好报”俨然成为社会道德滑坡的反面典型。

        我们能做些什么?我们唯有希望用法律来伸张正义、来还自己一个公道,来安抚自己纯良的心,来排解内心的憋屈。让我们以后仍旧有勇气去见义勇为、去伸出援助之手。

        说到积德行善还需要勇气,实乃可笑,又实属不得已而为之。

        不是我们的心“扶不正”,是有时候我们确实高估了人性。

        02

        曾经打动过千万父母,惊动过教育部,被《人民日报》转发荐读的一封家书

        ——道德首先是一种实践,善良不能仅存于内心

       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新闻传播系的副教授吴辉写给女儿吴阳的一封家书中提到:道德首先是一种实践,善良不能仅存于内心。

       在书信中,这位父亲举了一个生活中的亲身经历:

       记得有一次坐公交车,我主动给一位老人让座。当时你和君姐都说,没想到我会给人让座。我问你们,老师不就是这样教你们的?你们说是,只是觉得做的时候有点不好意思。我理解年轻人的这种心理,我第一次帮助别人时,也很在乎别人的眼光。

       他说:现在想来,根本不必。一件好事,不存私利,有何担心,怕啥议论?生活中有很多小事,只要信手拈来,就是一种善行。当你可以帮助别人时,不要吝啬。世界将因你的举手之劳,变得更加美好。爸爸受过别人的恩惠,我们要懂得反哺社会的道理。

       积德行善,绝不是非得做出感天动地的大事。搀扶年迈的老人过个马路、给体弱者让个座、向起早贪黑清扫马路的环卫工人道一声“您辛苦了”......。这些看似普通寻常的小事,却散发着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彰显着一个社会的精神风貌。

       自古以来,尊老爱幼、乐善好施、与人为善......,都是中华民族长久以来沉淀的传统美德,这些优秀的品质也早已深深植根于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中,成为筑梦中国。实现民族复兴的坚强支撑。

       然而,当信任危机束缚着我们行善互助的双手时,当“碰瓷、讹人”左右着我们帮扶弱者的心灵时,我们犹豫了、退缩了、害怕了。

道德是一种实践,善良不能仅存于内心_第3张图片

     我们不禁要问,是这个社会出了问题还是我们的心“扶不正了”。

      那些一件件、一桩桩的负面事件深深地敲打着我们的神经。

       我们多么不愿意看到这一幕:面对摔倒在地的老人伸出的手又缩了回来;面对正在行窃的小偷想说的话又咽了回去。

       诚然,积德行善是一种道义自觉,无人要求我们这样做,也无法律强制我们这样做。

       但是,我们多么希望做这些善事的时候能没有后顾之忧。即使出现“被讹”、“被报复”,法律也能还正义一个公道,让受伤的心得以安抚。

        毕竟,有时候道德上的谴责是那么的苍白无力。

        我们多么希望法律能够给整个社会风气指引向善的方向,让那些“讹人者”得到应用的惩罚。

        这样,我们的社会才是一个有希望的社会,我们才能拥有一颗及时行善的心。

喜欢就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吧!

枕边简读,给你被窝里的读书享受


道德是一种实践,善良不能仅存于内心_第4张图片
枕边简读

你可能感兴趣的:(道德是一种实践,善良不能仅存于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