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误解了沟通的意义

快快地听,慢慢地说,慢慢地动怒,来自《圣经.新约》 。几千年前的教导如今解释起来仍然充满智慧。

原来所有沟通的奥秘都在这三个短语里了。

曾经我以为,人之所以沟通是为了解决问题,为了达成共识促成合作,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为了叫人更好的为事情服务。我天然的把人放在了事情之后,似乎人是为事情存在的,不需要解决事情就不必沟通的功利主义心理在我里面做主导者。

而当我理解了关于来自《圣经》话语的解释后,很惊讶于我并不了解自己的需要,更不知道一直以来自己的思维是在非平衡的层面,自然也就会走在一条有偏颇的路上。实在受益匪浅。

沟通不是要说服人和达成事情。虽然职场对人的沟通能力有要求,常常作为岗位胜任力的一个考察指标,也在现代商业活动尤其是谈判中体现价值,但容易被人忽略的是,沟通的第一层意义不在说服与达成上,商业社会的模式建立要比沟通的出现晚太久了。最初的沟通为了使人可以和谐处之  。

沟通的第一层意义是为了了解对方在表达什么,对方在思考的是什么,而我如何回应和发问和表达的过程。它本质是一个过程,没有目的,而且更多在互动中了解彼此。

快快地听

沟通的第一步是听,也就是接收信息。而信息的发出不仅仅是语言,眼神、表情体态和音量音调的变化,还包括很多隐性的方式,是只有交流双方知道的协议或文化习惯等信息源。而因为其背景和理解的不同,会出现一种情况,就是听是能听见却不明白,看是能看见,却不晓得,也就是不能接收到真正的信息。就比如我的妈妈和我讲话时会说家乡的方言词汇,我并不是都听过,有的的确不明白,听到了她说的词但是不明白含义,和听高数课老师说微积分公式,现在投资专家分析全国各个大盘走势一样,听是听到了,却不明白。领受发出者的正确意思成为沟通的第一步

慢慢地说

听了对方表达之后,就是回应的讲出自己的意思了,这个时候才开始说。说更是讲究内容清晰结构完整甚至是含义深刻,总之就是要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并且叫对方能够明白,可以接收到信息源的意思。而且不是说的越多越好,重要的是恰到好处。在这过程中需要极大的耐心,在保证对方能懂的过程一定不轻松,细节和概念等因素都会影响理解,节奏也需要把握。而我日常生活中都是希望对方能一下子就明白我的意思,耐心上明显不够。

慢慢地动怒

情绪,影响人正常行为选择和决策判断的重要参与因素。在沟通中绝对不能视而不见,这条暗线贯穿沟通的始终,甚至在沟通里面反客为主,成为主题超过具体内容,叫人很难理智的且清楚的表达自己。

人们常常会因为或喜或悲而语无伦次的表达一个意思,说明一件事情,尤其是孩子,对方会听的莫名其妙,只能从情绪传递中感受到些许信息;交流中会因为我对事情有自己的情绪在就没能清楚的有逻辑层次的表达我的意思,比如我对一种行为不能接受甚至厌恶还因为被此类行为攻击过而有怒火,我需要表达的是为什么我不能接受,但因为情绪太多就大脑混乱的说了很多不合宜的话,仅仅出于心理厌恶的去表达观点。这样的沟通对方并没有得到什么信息,更多接收的是发出者的情绪,会对接收者的反应很有挑战。不是说沟通不要参杂情绪,而是情绪需要被控制,以至于不影响要表达的内容。

沟通看似每天都做,但是真的有效的愉悦的沟通比例在生活工作上并没有一半。沟通需要有个重要的前提,也是我误解沟通根源。那就是双方对彼此的尊重和作为一个人的基本理解,并且也把对方当成是与自己一样的生命个体去对待。

沟通是双向的,良好质量的沟通都是需要双方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思,彼此也都会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聆听和说。表达时,在乎对方的身份且能否听的懂,在意对方是否有意愿听。绝对不是为了自己痛快,去表达自己想表达的,而是要为沟通对象考虑更多。

最后的话,提醒自己也提醒看文章的你。一个不尊重人的人,是听不见别人的声音的。人本身的价值远超过事情。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误解了沟通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