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自我)认知偏差

本文发于微信公众帐号:  
一界码农(The_hard_the_luckier)   
无需授权即可转载;
甚至无需保留以上版权声明…

你的情绪会随着季节变化而变化吗,春天来了你会躁动吗?近来一周下班路上总感受到一股躁动,很容易烦躁,以为只是短暂、一时现象,但发觉不对劲,几乎一周是这样子,原因出在哪里?检视自己,应该跟工作时长太长和家里的事有关。

谈(自我)认知偏差_第1张图片

要谈认知偏差有很多方方面面,大多数是对客观事物外在世界的认知偏差,互联网没有兴起之前人们更多是关注于眼前一亩三分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移动)互联网发达后,手机成为我们的“千里眼”、“顺风耳”,刷微博玩抖音就可知晓天下事。这里不谈客观上的认知偏差,只谈自己的认知偏差,且是利用“元认知”微观感知的认知偏差。(至于什么是元认知,简单理解是对自己认知的认知;那么如何做到元认知,静坐、冥想、平躺都可以。)

谈(自我)认知偏差_第2张图片

近来一周频道躁动,既和工作有关,也和家里有关。工作时间长了,日积月累会产生躁动的气氛,干燥的空气一点就燃,互推问题,互相坑来坑去,合作之间的摩察不可避免,于是就看谁的声音大了,然后看谁能说会道了,接着就看谁承认错误了……除了同事之间,还有上下级之间也会躁动,上级领导说这没做好说那没做好,在说之前有没有想过时间和质量成反比,追求工期就很难高质量完成,虽然感受到领导的急切,项目上线已无几日,但急躁只会带来更多问题,效率上也变差。另外接着说家里烦心事,时而感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工作上又忙又燥,家里面则是对父亲的无奈,对待买来的新手机叮嘱他多玩一玩,家里人来了微信电话能会接就行,其结果是嘴上说会了,真来电话却一脸茫然无可下手,更可气在于不去学不去玩手机,搁在一边去看打牌去和邻居闲坐,这种情景有谁可以忍住不会火冒三丈吗?

前几天在朋友圈发过八个字动态“岁月静好,时光如梭”,前者是向过往追忆,后者是向前展望,再配了一张图,没有人发觉其中韵味,无论追忆亦或展望,脱离不了图片中的几个英文关键字——Experience(经历)、Goal(目标)、Technology(技术)……有时候真是“一图胜千言”。

谈(自我)认知偏差_第3张图片

静思冥想,元认知感受自己,之所以有情绪上躁动,来自于“我以为的只是我以为”,而且用心体会这种会恶心循环,一旦躁动或争吵,一旦火冒三丈,只会造成气氛更加紧张不和,虽说情绪在发泄但问题得不到解决,只有冷静下来重新整理思路,着眼于解决问题而不是比谁声音大比谁会说(推卸),着眼于如何让父亲多玩手机多想办法让他感受到外面世界的精彩以及手机带给他的乐趣。

因此,对于情绪的认知存在偏差,它是非可控又不可抑制住的,只能疏导不可控制。工作中出了躁动可以沉默一分钟,若是工作太长了有抱怨有牢骚,可以和领导说明情况并给有效建议;家里面虽然无奈但是必须面对,无论如何都要让父亲学会视频聊天,只有耐心耐心再耐心教导,从让隔壁邻居帮忙再让上初中的邻居妹妹帮忙再让同学家她爹帮忙……再不济就要回家一趟亲自手把手教了!

所以你看仅从情绪一个角度可以剖析出很多东西,自我认知的偏差在情绪方面体现非常明显:你以为不会抱怨躁动,让你工作996一两月后试试;你以为不会冒火三丈,让你身临其境感受到对家人的无可奈何试试。当然要提醒的是,承认情绪上的认知偏差是次要的,重要在于感知偏差知道偏差原因何在,重点在于元认知对于我们感知自我的充分必要性。

至此,又啰里啰嗦写了基于自身的一点感想,似乎对于读者们没有多大作用,要说有点作用的话,就是元认知可以意识到我们的认知偏差;元认知可以让我们从外到内检视自己,控制躁动不安的情绪;元认知甚至可以帮助我们纠正认知偏差,实现认知升级和自我成长。

谈(自我)认知偏差_第4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谈(自我)认知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