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夕山月
诸子百家,亦作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众多大咖及其所创学派的统称,如果用今天的热门词语来形容,它就是《最强大脑》精华版。
诸子百家的“百”只是个约数词。实际上,其鼎盛时期的学派有近千个,各派系的研究方向也五花八门:但凡某个领域还未被涉猎,就一定会有人扑过去搞几下,颇有互联网初期抢注域名的赶脚。
不过这近千家的学派能被记住名字的只有189个,此后经千年洗礼,最终也仅有十家还挂在历史墙上,它们分别是(排名不分先后):
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兵家,医家,农家,名家,杂家,纵横家。
诸子百家出现的原因很简单,就一个字:乱!
春秋战国处在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折期,周天子已经名存实亡,每个诸侯看着镜子里的自己都觉得这小子好帅,不当霸主真是浪费,于是烽火四起战乱不断。为了能让自己迅速强大,各boss都通过建立“创客中心”来吸引有识之士。战国四公子(赵国平原君,魏国信陵君,楚国春申君,齐国孟尝君)就是这方面的杰出代表。
为了广泛募集人才,boss会派HR出去发传单、贴小广告,告诉大家他们“公司”的待遇有多好:任性,有钱,礼贤下士,可以带你装B带你飞……
市场预热一段时间后,门口就会聚集大批前来面试的人——所有人按照技能类型分成两队:“势”队和“道”队。“势”解决的是硬件问题,诸如衣食住行;“道”解决的是软件问题,诸如人伦天道。
“势”队主要考核实际技能:假如你打架打的很有质量,假如你锻造的兵器几千年后被挖出来还可以切肉,假如你种出来的稻子有妈妈的味道,那么你就可以跨进大门成为正式员工了。
“道”队主要考核你是不是有独树一帜的思想,如果你的思想能够很好地辅佐boss治国安邦,那你也就端起了这个铁饭碗。
面试成功后,就成为了“门客”。
boss好比哆啦A梦,门客好比哆啦A梦兜里那些神奇的工具,当哆啦A梦需要解决问题的时候,直接掏出对应的工具就好。这些工具里有些被用的次数多一些,有些被用的次数少一些,被用到的次数与门客的待遇和荣誉直接挂钩,长期未被任用的门客只能被迫另谋出路,于是就有了跳槽。
不能说这种门客的技能不好,只能说他没有吃透boss的愿景,也有可能是没处理好与中高层领导的关系而被排挤。
咱们的孔老夫子就是跳槽界的鼻祖:他倡导的以“仁政”和“礼教”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不被诸侯认可(那时大家都忙着打天下,儒家思想此时站出来显得软绵绵——两军相见直接拔刀相向了,难不成还得先互相作揖背一段孔子曰?),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他都赶着牛车到处走,搞的跟巨星巡回演出似的。
儒家没能讨得诸侯的欢心,但总得有人来补位吧,于是以韩非子为代表人物的法家出现了。法家提倡以法治国,其思想很务实,与儒家的仁治正好相对,但是效果却很明显,秦国就是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迅速强大,最后结束了“非常六加一”的局面,一统天下。
另外还有道家,它提倡无为而治,这个思想与儒家和法家的皆有区别。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应解为不过分干预,也就是要按照趋势和规律来办事,这是一个很厉害的思想。
举个栗子:孔子提出“人定胜天”,觉得只要团结一心啥事儿都是小case,老子说你就扯淡,老天要地震你咋胜他?老天要发洪水你咋胜他?危险就跑,安全了再回来,不要死磕,傻不傻!
老子的道家思想影响巨大,道教就提取了他思想中的精髓,所以老子也被仙化成太上老君,是唯一一个被神话的思想家代表。
除了以上所说的儒道法三家,余下的各家也都是各有专长——兵家专于兵法,墨家还涉及几何和光学等……都曾在历史上留下过浓墨重彩,只不过后来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让很多经典失传。
只见乱世出英雄,殊不知每个英雄的背后都有一个强大的智囊团。诸子百家,百家争鸣,一直坚信当时的辉煌远不止我们今天所了解到的。
tips:
台湾的教师节是9月28日,香港回归前的教师节也是9月28日,人大代表也曾提议将国内的教师节从9月10日改到9月28日。
为啥选那天呢?因为9月28日是万世至圣先师孔子的诞辰。
关注公众号看更多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