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alers:你是怎么在“庞氏骗局”中被玩死的?

Scalers:你是怎么在“庞氏骗局”中被玩死的?_第1张图片

1

1920年的一天,在美国,有一位意大利移民的证券公司的老板,在出售期票。期票有这样一个承诺:


每张期票面值1000美元,可以在90天以后,在该证券公司或者任意一个银行,支取1500美元。


三个月50%的回报率,相当于年化200%的投资回报。这位老板凭什么敢这样发期票呢?


原来,那个时候老板发现有一种邮政回信礼券。这个礼券的作用是,可以提前在本国预付邮费,在其他国家使用。这个礼券在欧洲只要1美分,在美国能兑换回6美分的邮票,再卖掉,有5倍的利润。老板说,正因为有这样一项事业,需要募集资金,号召大家买期票,他来雇用员工大量处理此事。


为了让更多人知道这件事情,老板找了媒体《纽约时报》对他进行采访。在采访中,这位老板讲述了自己的美国梦经历:移民到美国,努力工作,最后发现了机遇并且抓住了风口,成功逆袭的故事。


于是,更多的人知道了他在做的事情,期票卖得很好。他仅仅在推出一周后,就收到了100万美元。然后这100万美元,他没有拿来去买前文说的礼券,反而是拿了一些来买了别墅、某些银行的股份……


那剩下的钱有没有拿来买礼券呢?也没有,因为每年发行的所有礼券加起来也就不到8万美元,所以这笔钱把市场上的礼券买完,也是不够的。所以,期票换到的钱,是无法用来购买邮政回信礼券、换成邮票、再卖掉的。


于是发行期票时说的任务其实就无法实现了,而期票三个月是要兑现的。但是这位老板的厉害就在于,他压根就没想要买回信礼券,直接把新投资者的钱,拿来支付旧投资者的利息。而且他的兑现还特别守时,甚至提前45天就兑现了。


这位老板的名字叫查尔斯·庞氏(Charles Ponzi)。我们今天的“庞氏骗局”就以此人命名。


Scalers:你是怎么在“庞氏骗局”中被玩死的?_第2张图片
(庞老板)


那最后问题怎么暴露的呢?有一名《波士顿环球邮报》记者对庞氏的问题进行了调查,但是第一次质疑文章发表后,并没有产生实质影响,因为庞氏在继续按时、按点兑现期票。记者继续深挖,发现庞氏有犯罪前科,而且指出庞氏不可能解决所有人的资金兑现问题,又发了一篇大新闻。


看到新闻后,庞氏拿着200万美金逃跑了。他跑到一个赌场,希望通过豪赌一把,赢一大笔钱用来支付投资者。但是他失败了,不久,事情败露,公司倒闭,庞氏被捕。


在法庭上,庞氏承认,他收到的钱足以买1.8亿张邮政礼券,但是办公室其实就只有一两张,当样品用的。庞氏压根就没有用钱买所谓的礼券,就是用后面的钱来补前面的人的钱。


庞氏就这样在金融史上成名了……臭名。


2

今天人们会用“庞氏骗局”来代指各类传销活动。


在传销活动中,先进入的投资者的回报,不是来源于商业收益,而是来自那些新加入投资者的现金。庞氏骗局其实可以进一步推广,泛指脱离经济基本面的金融市场泡沫。


如果我们要看商业活动,总是会涉及到一点点“庞氏”的结构在里面。商家想要把自己的产品卖出去,总是要找到更多的人购买。这是商业的一个基本动作,而这个动作也会产生利润。


“找人买单”是现实生活中的普遍存在的逻辑。不管你生产什么产品或者提供什么服务,总是要有人或者机构,把这些产品或者服务给真正的“消化/消耗/消费”掉。这个逻辑不仅包括有人买你的东西,也包括有人认可你的理念,有人支持你的想法,有人愿意与你进行价值交换……即使在政治上的“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也是这个道理。


经济的基本面也就在这里开始分野。


1. 如果这些产品服务,的确被人使用、消费,这就是经济行为产生的利润。这是依托于经济基本面的。


2. 如果这些产品服务并没有被人使用消费,只是卖给了一些中间商,中间商又继续卖给下一家,持续下去,一直没看到最终谁是使用者或者消费者。


 对第2种情况,已经是庞氏的开始了。这时,绝大多数利润取决于先到者把手中的货卖给接下来的新投资者能力,而不是取决于终端消费者的购买和使用。所以当最终没有新的投资者接手的时候,就崩盘了。


所以区别就很明显了,你的东西到底有没有人在用,在最终的环节中把价值兑现了,就像你是否真正去买了邮政礼券兑换回来,是“庞氏骗局”的核心判断依据。


但是商业上人们总是想把商品卖得更多,所以希望有更多的新人来加入,好卖出手头的东西,以便从中获利,这样本身就会自发形成泡沫。这是很难避免的。


3

到今天,仍然有许多“庞氏骗局”存在生活中。而且形式多样,以致于我们无法意识到。


庞氏骗局有一个重要的关键就在于,利润的获取并不是来源于的最终环节商业收益,而是来源于新人的钱来补旧钱,从而产生泡沫。


想一下微商时代,各大代理批发面膜。那些一天赚几十万的,并不是因为真正把产品卖给了消费者,而是有下一级代理原理大量进货,直接给钱;下一级进货的原因也未必是有消费者要购买,而是仍然会有下下一级的代理继续买单……等到到最后一级代理的时候,可能卖不出去,没有消费者购买,于是就压货了。所以要么面膜过期了,要么代理自己慢慢用了。


这个现象在知识付费领域里已经出现了。当平台出了一门课,看到一群人在朋友圈里推荐,是真的因为上了课么?不一定。除了帮朋友忙推荐课程以外,还有一方面原因是,如果你在某人的推荐下买了课以后,推荐人可以拿到一半甚至更多的分销提成;然后你自己在买课以后,就一定会听么?也不会,你会再分享出去,期待把自己花的钱赚回来。


到最后有谁真正认真听课,付诸行动了?可能非常少。大家更热衷的是,当某大咖出了一门课,自己在第一时间买下来,获取一个分销链接,在自己的社交圈发出去,让后来的人交的钱,分一半到自己的收入上,完成一次变现。


所以最后可能是,一门课程的真正价值是没有通过学习和行动兑现的。大家只是把这门课当成可以兑现的期票,后买的人的钱,转移到了新买的人的口袋里。这其实就是脱离经济基本面的泡沫了。


在这个时代,有人炒房,有人炒菜,有人炒币,还有人炒课。


再往前推一步。


如果我们认可知识要通过实践产生价值,那把知识的概念偷换成“知识通过分享产生价值”,其实也是一种庞氏骗局了。当我们看到一个理念的时候,如果我们通过持续行动把理念践行内化掌握,这相当于一个经济的基本面的行为。


但是总会有一些人告诉你“你把这个知识分享出去,只要你能教会别人,那么你就会了”,这不就是“后来者的投资”变成了“先来者的利润”的模式么?别人是怎么学会了呢?那自然就是别人继续把这些知识分享出去呀。然后这个知识就被当成了金融产品,没有人最终践行,都在分享给其他人。这是这个时代的“分享臆症”。


分享诚然是好事,但是不要得了分享病,自己搞不定,你分享出去就搞定了?这就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4

最终极的“庞氏骗局”就是直接玩钱了。


开一个盘口,发一些理财产品,用后来的人的钱,支付前面的人的利息。然后平台上的钱多了,还能拿来乱花,管它死后洪水滔天,要哭进了警察局再哭好了。


前几年的3M,最近的e租宝、钱宝都是“庞氏骗局”崩盘的例子。而且更有意思的是,人们明明知道要崩盘,但是仍然要玩,因为都相信自己是跑得前面的那一个。所以当年3M崩盘的时候,说我们重新开始新一轮玩法,仍然有很多人支持,因为觉得自己可以是那个跑得最快的。

为什么“庞氏骗局”那样吸引人?


人们总是预期完全不现实的回报。所以当有人给你承诺50%的收益率的时候,你根本就不会管这个风险有多大。你看中的是别人承诺的利息,别人看中的是你的本金。


但是庞氏骗局总是会遇到瓶颈的,不可能无限膨胀,所以总会有某个时刻崩盘,从而形成雪崩的壮观景色。而这个雪崩就是每一片雪花堆积在一起的。但是也不能怪普通的参与者,毕竟他们只能看到钱嘛。


我们要做什么?


我认为核心不在于你是不是通过参加庞氏骗局赚到钱,而在于,当你持有一种信念的时候,这个信念在你的一生中,最坏的情况会让你有多惨。


例如,你总是认为自己可以成为跑在最前面的人,从而可以提前退场。但是你一直在参与击鼓传花的游戏,即使是按概率计算,你变成最后一棒的风险也是迅速增大的。这就像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经常坐飞机,总会要晚点。而到时,你可能在麻痹大意的状态下,一把赔光了所有的积蓄,于是你只能从头再玩了。


但是当你赚习惯了后来者的钱,你的心态就会毁掉,再也无法踏踏实实地做一些经济基本面的事情。我认为,信念层面的侵蚀,才是庞氏骗局对我们最大的危害。


当你不再相信一些事情的时候,你必然也无法过上由这些信念带给你的生活了。只是那个时候一定要记得,是什么把你带到了这个地方。

你可能感兴趣的:(Scalers:你是怎么在“庞氏骗局”中被玩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