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牌情结

对门搬来一家新住户,当天楼道里就多了辆孩子的自行车。看到斜杠上的mercedes benz,实在好笑。小孩子骑着玩的自行车,安全就好,是啥品牌不用太讲究,更何况是个假“奔驰”。

图片发自App

今年春节周边游时,也闹了个小笑话。老公订完酒店,发给我看,我一愣,临安也有香格里拉?老公说他当时订的时候也没多看,后来才发现是个假李逵,“香格里”酒店,非“香格里拉”。入住后,整体感觉不错,其实它不叫“香格里”,我也会选它。

名牌情结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我不想多说知识产权,打假之类的事儿,只是在想为啥厂家都要向名牌沾边,消费者买账吗?为什么买账?我们都有名牌情节?因为面子,体现身份?可能。但我觉得这其中还有一个原因是名牌依赖症。

和楼市调控一样,教育减负也是个失败的案例,越减负压力越大。为什么大家都削尖脑袋要进名校,从幼儿园开始,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直到有次听人力资源大师Dave Ulrich的演讲,我找到了答案。他提到有关中国和美国在人力资源管理上的差异之一是“hire for experience instead of hire for competency”更不用说“hire for potential”。想来确实如此,招人时hiring manger最希望的就是竞争对手同岗位的候选人,一是拿来就能用,二是竞争对手既然让他/她做这个岗位,应该质量有保证。在这种情况下,简历显得尤为重要。读书时,我们经常听到“进了某某中学,等于半只脚跨进了某某大学”,这也是“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由来,因为环环相扣,一步没踩对,后面步步被动;工作后,公司名气和职位头衔又是一路的证明和背书。Hire for experience 是最安全的选择,因为我们default认为其他公司已经为我们做了筛选和试错,hire for competency/potential 意味着更大的勇气和风险,并需要更高的判断力,具备“慧眼”来评估结果背后的能力甚至尚未有机会展现的潜力。

同样的,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服务时,也会对所谓的名牌有很强的依赖性,这就给那些造假或者蹭假分子有了可乘之机。

你可能感兴趣的:(名牌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