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脑风暴法
1.最懂创造力的人
在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应当是“发明方法”的发明。它不仅是打破古文明基础的新尝试,而且还是创造未来文明的希望之光。
对创造学的研究是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的。但是,将创造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那是始于20世纪50年代。1953年,奥斯本(Alex F.Osborn)的名著《应用想象力》出版。这本书被认为是创造学的经典著作,重点是放在想象的重要性和普遍性上,它首先在美国布法罗大学作为创造学的教材使用,随后被其他大学相继采用。这是一本阐述创造力的最早的和较为系统的著作,后被译成其他多种文字出版,在世界学术界有较大的影响。
奥斯本早在1938年就发明了创造技法——头脑风暴法,并把它应用于发明创造实践,获得了巨大的成功。20世纪40年代,这一方法首先在美国得到推广和应用,美国的一些高等院校还专门开设了这门课程,日本许多大公司也积极举办各种智力激励法训练班,收到了极好的效果。
奥斯本对创造学研究与推广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创建了“创造力教育基金会”,建立了“应用创造力解决问题研究所”,创办了唯一的《创造行为》杂志。在50年代后期,他还出版了畅销书《我是最懂创造力的人物》。他以大半生的时间致力于人类创造力的研究与推广普及,足迹踏遍全美各大学和数以千万计的企业。他的论点及建议曾激励了无数的人,给他们带来了希望与成功。
的确,奥斯本是最懂得创造力的人,是他把人类这一宝藏发掘了出来,并且造福于人类。是他证明,“人与人之间,虽有程度上的差异,然而,均拥有想象力”,“男女创造力并无差别”,“一位80岁的老人与一位30多岁的青年人,智力没有多大差别”。他认为:“当务之急在唤起、训练人类的发明能力,因为从整体来看,具有发明能力的社会才是最强盛、最进步的社会。”[2]
2.头脑风暴法
这个方法是奥斯本于1938年在BBDD广告公司任副经理时发明的,一被提出,很快受到企业界的青睐。把它应用于发明创造实践活动中,效果十分明显,因此很快在各行业得到了推广。
头脑风暴法是从英文Brain Storming直译过来的,相近似的译名还有“头脑震荡法”、“脑轰法”、“智力激励法”、“畅谈会法”等。名字虽然各异,但其核心是:使人的大脑处于一种自由奔放的氛围之中,把人的想象力激发到最活跃的状态,并围绕着某一个问题激励与会人员提出尽可能多的创意。这是开发创造力的最早的方法,也是运用得最广泛的方法。
现将头脑风暴法的基本内容简介如下[3]:
(1)头脑风暴法的基本原则。奥斯本认为:“想象力,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人类征服世界的动力。”[4]头脑风暴法的目的,正是为了最充分地发挥人的这一巨大的潜力,激发出最多的创意来。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采用头脑风暴法必须遵循两条基本原则:
第一,推迟判断原则。所谓推迟判断,意指不要过早地对人们提出的设想或建议下断言、作结论,以免束缚人的想象力,窒息创造性的思想火花。严格地遵守这一原则,是开好“畅谈会”的前提,是使头脑风暴法获得成功的保证。F.席勒(Friedrich Schiller,1759—1805)说:“当一些设想刚刚产生的时候,你就运用智能加以十分仔细的研究,这显然是不妥当的,因为它有碍我们进行创造性思维。”这里所说的“仔细的研究”就是判断,是“评头论足”,是对刚刚产生和正在萌发的创意的干预。推迟判断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这是源源不断产生创意的必要的心理环境。奥斯本曾作过调查,华盛顿联邦政府曾召开过一个200人的会议,采用这种方法不到30分钟,就提出了超过100种的创意。
第二,数量保证质量原则。奥斯本认为,越是增加设想的数量,就越有可能获得富有实用价值的设想,越有可能走上解决问题的正确轨道。无疑,这个观点是符合唯物辩证法的“量变到质变”的规律的,没有一定的“量”就没有“质”,进而没有“质”的突变也就不可能实现人们认识的飞跃。
(2)头脑风暴法的基本做法。这种方法的基本点在于:为了解决一个明确的问题,召集专门的特殊会议。要求与会者敞开思想、各抒己见,互相启发、互相激励,使创造性的思维产生共鸣和连锁反应,从而获得更多、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会议时间一般在半小时至1小时之间。参加人数一般为5~10人,最好要有几个思想活跃的人起带头作用,但不能事先作暗示。会议主持者1人,要求头脑清醒,思维敏捷,作风民主,善于启发诱导。会议记录员1~2人,作风踏实,办事认真,负责完好地把与会者的意见记录下来。会议一定要有充分的准备,提前“安民告示”,要求与会者围绕议题作好准备,发言简明扼要。会议过程既要充分发扬民主,又要正确引导。会后,记录员要协助主持人把所有与会者的设想、方案整理出来,对不同的意见应当一一列出,对相似的意见可作必要的归纳。然后,主持人组织未参加会议的人,对会议提出的各种新设想(不公布提出人的名字)进行评估:一是新设想是否可行;二是新设想实行后是否有效益。对那些既可行又有效益的设想,决策人往往会采纳并予以实施。
(3)会议的原则。为了开好会议,必须贯彻以下原则:①会议的议题要适当。一般来说,议题要明确,讨论和要解决的问题大小适度,不得附加任何约束性的条件。②自由奔放。提倡自由思考、自由想象,鼓励“异想天开”,不限制任何奇谈怪论,敢于“标新立异”,创意越新越好。③严禁评论与批评。对与会人员提出的任何设想不得阻挠,不得评头论足,不得批评,即使是幼稚甚至是荒诞无稽的,也不得讥笑或批评。须知,这是保护创造性思维最重要的原则,也是人们在日常工作中最容易忽视的一个问题。④既要求数量,又要求结合与改善。要求与会人员提出尽可能多的创意,越多越好。同时还要求与会人员动脑筋,改善他人的创意,或通过思维加工把几个创意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更好的创意。⑤不得谋求权威。不管是会议主持者还是与会者,也不管他们原有的职业与身份,在会议上是一律平等的,任何人不得谋求权威,不得阻挠和打断他人的发言。
(4)与会者应遵守的原则。头脑风暴法执行得好与坏,不仅取决于会议的主持者,而且与会者的自觉配合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与会者必须遵守以下的原则:①与会者不论职务高低,不论年龄大小,在会议上一律平等,享有同样的发言权力。②互相尊重、合作,要有宽容大度的胸怀,不许对他人提出的设想进行评议,更不能贬斥。③不许交头接耳、私下交谈,以保持自由奔放的会议气氛。④对与会者在会上的发言,要严加保密,任何人不得向外泄露。会议结束后,除了会议记录以外,其余一切应不留“痕迹”,特别是与会者都要从会议上超脱出来。
半个多世纪的实践证明,头脑风暴法的确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它已在世界各国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当然,它也像任何其他的科学理论与方法一样,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正因为如此,才出现了对头脑风暴法的改进,使它更趋完善。
3.创造技法的万花筒
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创造方法的研究与推广,美国把它称为“创造工程”,日本称它为“创造工学”,俄罗斯称它为“创造技术”,德国称它为“主意发现法”,中国称它为“创造技法”。虽然名称各异,但主旨是相同的,意在开发国民的创造力,促进本国的科技和经济的发展。
有人通过研究,把目前已知的300多种创造技法归纳为三大类,即逻辑的创造技法类、亚逻辑的创造技法类和非逻辑的创造技法类。实际上,在已知的300多种创造技法当中,有不少是大同小异的,真正具有一定独特性的创造技法约有60多种,其中经常使用的只有20多种(参见下表)。
创造技法分类表
我不打算再对常用的创造技法一一作介绍,但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以逻辑思维为基础的创造技法占了绝大多数,其中联想系列又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证明了奥斯本的一个观点:“创意的基本原则——联想观念。”他认为:“在创意的思考活动中,担任领导角色的,即为创意的联想观念,称为‘联想观念说’或‘统合说’。”[5]联想观念在创意的产生以及诸创意因素的组合的过程中,担任着“催化剂”的作用。奥斯本引用史托尼·J.庞德的观点,把联想观念的结合机能比喻为万花筒而予以说明。
当你窥视万花筒时,可以看到某种图样,摇动万花筒后,可以看到许多数不尽的变化图样,如果放入新纸片,又将看到万花筒内出现了与过去全然不同的图样。事实上,联想观念的作用如同在万花筒中放入新纸片一样,如果将新的事实及经验投入大脑中,即可形成另外的图样,只要能把新的事实与旧的事实相结合,再加以整理并操作,新的创意便可不断地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