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钢:我怎样管理信息写到:
只要你从事脑力工作,不管具体干什么,你干的其实都是同一件事——吸收大量外界信息,让这些信息在你头脑中发生化学反应,然后创造新信息。以前我搞物理研究,现在我是科学作家,都是在和信息打交道。我想分享一点信息管理的经验。
有关信息管理,大概有两种错误的思想。
一种是想要用大脑记住信息,强调记忆力,据此现在有各种记忆术,什么记忆力培训班之类。在互联网时代,这个依靠蛮力的思想实在太落后了— 人脑应该是用来想事儿的,不是用来记事儿的。我专门写过一篇文章叫《超强记忆力是一个邪道功夫》,这里不必细说。
另一种是强调搜索,指望什么信息都临时去网上找 — 这就太业余了。比如你看到一篇什么有价值的文章,只要你觉得将来可能还需要再看一眼这篇文章,你就应该把它保存下来,而不能指望日后再去搜索。你可能会忘记关键词,甚至把整个这件事儿都忘记。
正确的做法,是使用一个外部系统,专门存储个人化的信息。所有学者都是这么干的。过去人们使用笔记本和文件柜,现在我们有更方便的工具。
现在市面上有很多很好的笔记本工具,比如:印象笔记、有道云笔记、OneNote、DEVONthink等等
非常认同万维钢所说:“人脑应该是用来想事儿的,不是用来记事儿的”,我们需要把大脑从不重要的细节中解放出来,我们才能去想更重要的事。“贵人多忘事”,是因为“贵人”要想一些有更高优先级的事。π = 3.14 已经是一个很好的近似。你的想象力应该用在真正的创造上,而不是给小数点后面很远的数字编故事。
2008年开始使用Evernote,2019年切换到印象笔记,如今,这款笔记软件已经使用了十多年,累计笔记数量近万条。印象笔记真得成为了我的第二大脑,随时随地提取之前笔记。对于这个第二大脑,有一些自己的使用心得:
知识管理的目标是为了更快速的提取,而提取信息最好的办法还是搜索,但一定程度的分类是必须的。
IBM做过一个研究,让人去找一封电子邮件,有的人喜欢搜索,有的人喜欢平时就把邮件分类。结果搜索的人平均只需要17秒可以找到他想要的邮件,而分类的人则需要58秒。
以前,我的印象笔记没有怎么分类整理,笔记本只分了几个大类,比如:工作、学习、生活这样大的笔记本,每个笔记本都有几千条笔记,所有的笔记都丢进去,提取基本靠搜索。遇到的问题就是:
一方面,随着笔记数量大起来后,搜索的精准度在降低;另外一方面,知识碎片全都在一个大的笔记本中,为知识不成体系。
所以一定程度的分类还是必须的。
如何分类呢?我是这么做,概而言之:流程化的笔记本+知识体系标签化。
我们在信息分类时,就要确立一个原则:少分类,多搜索。在笔记本分类时,要尽量克制,不超过四个笔记本,或者不超过四个笔记本组。让大脑一下子记得住,检索也快。例如我的笔记本组,一共就3大类:
• 0-Inbox | 收集
从四面八方收集来的未经加工的信息、突发的奇思妙想,分别放在这里。会根据需要会筛选,定期清理清空收集到的信息。
• 1-Create | 创作
在这里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思考,再输出,形成自己的文章或笔记。
• 2-Archive | 归档
定期整理,所有的笔记最终的归宿就是进入存档。我的归档还是分了三大类:工作学习、生活、思考,把笔记在大类层面上做一下区分。如果标签体系应用得当,你也可以不分。
收集 -> 创作 -> 归档,其实就是信息处理流程,因为定期清理收集和创作,督促你定期整理笔记。
刚才提到了一个痛点就是知识笔记不成体系的问题,几千条的笔记全部丢到一个笔记本里。这个时候,可以用标签对分类信息。
笔记本是一对一,像是一个容器,一旦归属一个,就不能归属另一个。标签是一对多,可以对一条笔记打上多个标签。笔记标签基本上是三大类:
• 学习
• 生活
• 工作
分类完成后,为了视觉统一和方便调用信息,我们需要对分类进行编码排序,具体数字编号我们参考的是杜威十进制。
全球有超过135个国家的图书馆使用这个分类法,是一种科学的分类法。杜威十进制以三位数字代表分类码,三位数的好处是你可以完全穷尽你要罗列的要素。应用到个人分类上就是:
#100学习类
#200工作类
#300生活类
因为个人的标签体系还不便分享,从网上找来一个和我非常接近的模板,我的标签分类也是大体如此:
亦或是
整体来说,笔记本承接的更多的是信息流的一种任务,知识的调取和使用则依赖于搜索或标签。
万维钢:我怎样管理信息
万维钢:超强记忆力是个邪道功夫
2秒翻遍1w条笔记,印象笔记小白到高手进阶
1000张知识卡片,打造私人Google | 印象笔记完全使用手册2019
印象笔记的笔记本,没事别整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