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弥儿》读书笔记

关键词:防止而非禁止  远离诱惑

如果某件事情他不应该做,不要禁止他去做,但是要防止他,并且不需要任何解释或讲道理。

禁止是成人的法则。对于孩子,最好是防止他去做不应该做的事情。禁止只会激起他们的好奇心,是一种巨大的诱惑,越是禁止,他们越是要尝试一番。

小时候,妈妈用火钳生蜂窝煤炉子,她指着被烧得通红的火钳头告诉我“你千万不敢用手捏它!”我认真地点点头。她一转身,我就捏了一下,结果指头食指和大拇指被烙出两道深深白印子。自那以后,我才不用手碰它了。

有一年夏天,家里抽井水浇地,让我去井边关闸刀,临走爸爸告诉我,你千万不要碰那个铜片片,我处心积虑地找到那个铜片,碰了一下,被电得一屁股坐在地上,浑身麻木,后来再也不敢碰闸刀上的金属了。

另有一次,妈妈换灯泡,卸了灯泡去换新的,告诉我里面的两个小铜柱子不能碰,我伸手进去找到了它们,被电得倒在炕上,以后再也不碰它们了。

写到这里我想问:“这是我亲妈吗?”

当你以非常具体的方式对孩子描述一件绝对不可以做的事情的时候,他一定会在你看不到的地方去尝试。只是为了亲身体验做这件事情会有什么样的后果。而有的后果,是年幼无知的孩子们付不起的代价。

除了激起好奇心以外,禁止的另一个坏处是激起逆反心理,令人想要证明自己,体验到一种违背命令的快感。

被禁止总是令人感觉不快,令人的自尊受到伤害,就好像我低人一等,只能服从那些道貌岸然的大人一样,所以我要反抗,我要证明自己不可以被命令,不可以被约束。

所以,如果你想要孩子不去做某些事情,最好不要给他创造做这些事情的条件。你把剪刀放在桌子,告诉孩子“你不准用剪刀”,能看不能碰,这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多大的煎熬啊,为什么不能把他它放在孩子够不到、看不到的地方呢?

你带孩子流连于琳琅满目的玩具城,却告诉他今天不可以买玩具;

你自己拿着手机窝在沙发里看视频,时不时乐得前仆后仰,却板着脸告诉孩子“写作业去!”

……

你给他太多诱惑,又给他太多限制,这本身就是一种残忍,却美其名曰“自律教育”。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又如何期望一个孩子做到?

你可能感兴趣的:(《爱弥儿》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