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臣恒温

逆臣恒温_第1张图片

白日观云,静夜读史,读房玄龄写的《晋书》,读到桓温这一段的时候,不由得给出这样一个结论:逆臣。

房玄龄在《晋书》里面把桓温的传记跟王敦放在一起的。王敦在晋室南渡之后起兵对抗朝廷,被视为东晋逆臣,房玄龄对桓温的传记这样归类,用意不言而喻。

然而对于桓温本人来说,这其实该算是一件快意的事。他向来极推崇王大将军,路过王敦墓的时候更有“可儿,可儿”之赞叹。

历来的史家,无论是出于伦理道德的约束,还是政治意图,亦或是别的原因,对于手握兵权的大臣总是心存忌惮,认为其有不臣之心。

曹操便是一个极好的例子,千百年的岁月里头唱了久的白脸"曹贼",终于当代有个易中天出来评论他说,曹操的确是治国之能臣,乱世之奸雄。那么与他时代相近的桓温,是否也因为儒家固有的道德约束而被误冠上了“逆臣”的称呼呢?

西晋永嘉六年(公元312年),桓温出生不久,名士温峤到桓府作客,见到这个当时连小眼睛都还没有张开的婴儿说:这个小孩子有奇骨,可以听一听他的哭声。大概桓温的哭声中气十足,十分嘹亮,让温峤不禁赞叹说:真英物也。

谁家的父母不喜欢听到别人称赞自己的小孩呢?更何况是当时名满天下的温峤。桓温的父亲桓彝十分高兴,便以温峤的姓作为自己这个儿子的名字。

你可能感兴趣的:(逆臣恒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