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懵懂中的跌跌撞撞

大学生活到底有多美好呢?我总爱以过来人的心态恶意揣测,其实啊,大多数人跟我一样,大学生活是以慌乱、恐惧、失落、自卑开始的。
2006年夏天,我顺利地进入了期待的大学和自己选择的专业。跟很多同行的奇妙体验不一样,我的决策过程似乎并没有什么激动人心的色彩。填志愿的时候并没有对“心理学”抱有多大的想象,更没有冲着“心理咨询”去学习。恰恰相反,我特地跑到系里的网站上看专业介绍,了解到这个当年仍招收文科生的神奇专业里居然还需要学习数学、统计、物理学、动物学、动物学实验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可“心理”这两个字还是牢牢抓住了我的眼球,最后打败了我自以为感兴趣的汉语言文学、超越了我非常喜爱的外国语学院,成功登上第一志愿的宝座。现在想来,或许是好奇心起了作用。

心理学是什么?以前都没听过呢。管它是什么呢,只要跟我已知的世界不一样就挺好!上大学,不就为了了解以前不知道的东西吗?好,就它了!

我满心期待着走进一个陌生的世界,却遭到现实接二连三地打击。

流放
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我才知道自己将会被放逐到珠海校区这个荒芜之地三年之久,而另外两个选择——汉语言文学和外国语学院——可以比我选择的专业早一年回到韵味十足的南校。失望的情绪无形中让我提高了对心理学神秘色彩的期待,为迎接第二次打击的到来做好了充分准备。(参见认知失调理论)

学渣
军训过后,抱着对心理学学科以及系里教学质量的高期待,又一次品尝了失望的滋味。
当得知整整一学年只有心理学导论这门专业课的时候,对要上高等数学等课程的心理准备早已抛到九霄云外了,只感觉自己被骗得好惨。在内心不平衡、与初恋纠缠无果后自暴自弃的生活节奏下,“好学生”的高数挂科了。是考完就知道会挂的那种,因为交卷之前我就已经大脑空白、坐立不安、大腿和手臂肌肉紧绷、手心出汗、口干舌燥、心扑通扑通跳得很大声、可能再跳得厉害点就会冲出胸膛。后来才知道,那是一次经典、完整的焦虑发作
这是生平从来没有过的失败经验。我可以栽在社交、文艺、创意上,怎么都没想到会栽在学习上。这种感觉,就好像一直以来的安身立命之本突然被抽掉了,整个人突然没了支撑点。如果一定要用术语来总结这次经历,挫折(frustration)是远远不够的,它就是心理创伤(trauma)。它不仅让我的存在价值和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安全感受到了史无前例的威胁(stressor),而且还引发了“极大的害怕、无助或恐慌”(intense fear, helplessness, or horror)。这次挂科让我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抬不起头来,虽然大多数人并不知道或并不在乎。

题外话:虽然最新的DSM-5中PTSD诊断标准的应激源里已经拿掉了主观感受,但在心理咨询中扩大心理创伤的范围能让咨询师更敏感地觉察来访者内心所感所想。

祸不单行,失败基础课的好伙伴,名叫无聊专业课。
虽是两大系主任坐镇心理学导论,可现如今仅存的印象就是混乱不堪、毫无大家风范。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大学生涯中接触的第一门专业课就像一个人的脸面,要是颜值不高、又没有气质、还优雅尽失,要让我怎么喜欢上这个人呢?第一个学期的热情慢慢降下来,到第二个学期消失殆尽。也是多亏了被迫啃英文教材间接造成的深度记忆,还有Wayne Weiten那本的确写得引人入胜的大部头Psychology: Themes and Variations,才不至于什么都没学到。

对现状不满,又因为挂科没法儿转专业,一天又一天就这样过去。或许是认知失调再次起作用,又或许是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把魔爪伸向了我,不知不觉中还是对心理学这个专业产生了认同感。
作为一个合格的乖学生,当时也算是囫囵吞枣地咽下了大名鼎鼎的Keith Stanovich批判性思维大作How To Think Straight About Psychology(与“众”不同的心理学——如何正视心理学),正式开启了以批判的眼光挑剔知识的技能。加上中学时期形成的愤世嫉俗风格,看到中学同学在QQ群里讨论一些伪科学和假消息总感觉不顺眼,总觉得跳出来纠正是自己的使命,俨然一副“科学卫道夫”面孔。现在回想那时的自己,脑海中浮现的是一个满脸通红、紧握拳头、蹦蹦跳跳、两条辫子往天上冲的小女孩。
跟同学的聊天中,也时不时出现“你说的xxx是什么意思啊,给个操作性定义先”这样的“心理学新生综合征”,充满着新鲜感和满足感。
另一方面,把书中看到的理论用来解释自己的心理过程时,竟然那么贴切,的确神奇!当时印象最深的一个论述是“他人在场影响”,简单来说,就是有他人在场时,自己的优势会发挥得更好,而自己的劣势则会表现得更差。对我来说,在考前就已经对高数不自信,自己做题的时候还能慢慢琢磨、翻翻参考书,大家一起在考场里,不仅担心自己不会做,而且担心别人发现自己不会做嘲笑自己……这样操心,考试能有好结果才怪!
忙着用自己去验证理论、在术语中穿梭,不知不觉,社会给大学新生的有权利水土不服、浑浑噩噩的适应期就要过去了。专业认同感也培养起来了,为什么日子还是明快不起来呢?

压垮自尊的最后一根稻草

大学生活丰富多彩,除了学习之外还有好多事情可以做。

这句话常常是高中老师向学生们描绘美好未来的开场白。可对真正踏入大学校门的我来说,学习之外的战场又是一个灾难。
打出战场这两个字,我自己也很吃惊,原来这么多年过去了,那段日子在心里留下的仍是你死我活的场面。
大学里社团很多,新生入学头一个月里陆续开始招兵买马。印象中最早的是系里的学生会和团委,当时考虑到自己兴趣和性格选择了学术部。虽然不敢肯定自己能百分百入选,但当得知自己是落选的少数人之一时,倍感失落。系里不行,系外还有很多社团嘛!于是我鼓起勇气去尝试了外语协会、红十字会志愿者协会、以及其他名字我已不大记得的协会,竟然全军覆没。看着身边的同学不停地收到捷报,心中酸楚,无处诉说。幸而系里的辩论队出于人太少不好练习、没法儿组队而收留了我,与宿舍“乐在其中”一起成为了我唯二的社会联结。
一次又一次的失落后,那段时间我只要一闲下来,就会回想起当时面试的场景,企图找出什么合理的解释,却只是徒劳,平添烦恼。

题外话:这种因未能达到目标而产生的自觉或不自觉地不断回想过去的体验,研究者将其称为反刍思维(rumination),正是我现在的研究兴趣。当时就已注意到自己这种思维特点,或许冥冥之中早已注定。

当年挠破头也没想明白自己为何如此失败,现在却也觉得合情合理。
一个黄毛小丫头片子,从一个课外生活平淡无奇的高中毕业,没有社团经验,没有好看的外表,性格内敛,还因不确定自己的能力如何而没能完全展现出自信,怎么给别人留下活泼开朗好相处的第一印象?怎么能说服别人我认真负责有作用?说实话,即便是后来经历的种种面试,我走的也不是活泼开朗的路线。

跌跌撞撞的一年级在灰暗的色调中开始,平淡似白开水地结束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一章 懵懂中的跌跌撞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