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招生,你准备好了吗?
一、报考流程
3月,高校自主招生简章发布后,在阳光高考平台报名,并按照要求邮寄相关报名材料(部分院校不用邮寄)。
4月底前,高校自主招生初审名单公示,考生可在阳光高考平台或高校官网查询。
5月,自主招生考试确认、网上缴费、自主招生考试安排、自主招生准考证打印。
6月7日-9日,全国统一高考。
6月10日-22日,高校自主招生考试集中进行。
高考出分前,6月20日左右,高校自主招生入选名单公示,考生可在阳光高考平台或高校官网查询。
6月23-26日,高考查分,各省市公布高考控制分数线。
高考出分后,根据各省市安排进行自主招生志愿填报。
高校自主招生政策发布时间不一,自主招生在线团队会跟踪各项政策信息,第一时间为家长提供相关信息。
二、非“竞赛”不可?
答案是否定的。
近年来,参与自主招生试点的高校有90所,其中包括36所985高校、51所211高校,3所普通一本院校。涉及各个层次等级的院校,符合高校招生条件的考生均可报考。
以下几类考生均可报考:
(1)高中阶段获得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五大学科竞赛赛区三等奖及以上奖项的考生。
(2)高中阶段获得丘成桐科学奖的考生。
(3)高中阶段获得文科竞赛省级以上奖项的考生。
(4)高中阶段参加科创活动并获奖的考生。
(5)高中阶段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文学作品或有出版物的考生。
(6)高中阶段获得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的考生。
(7)单科成绩/综合成绩校排名在全年级前1%/2%5%以内(文理科类分列)的考生,或累计多次成绩达到满分85%的考生。
(8)高中阶段入选“英才计划”的考生。
(9)有其他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并能提供材料证明者。包括不限于参加市级比赛获奖、雅思/托福成绩、国际比赛、演讲比赛、某一领域知识竞赛、模拟联合国比赛等。
三、符合条件,未必能过初审
2017年高校自主招生报名人数超60万,最终13万余人次通过初审,淘汰率超过77%。在被淘汰的考生中,有很多考生符合奖项的需求,但仍然没能通过初审。
想要顺利通过初审,考生需要注意一下几点:(1)尽量报考条件符合的高校;(2)报考与自身特长相关的专业;认真书写自荐信,提供丰富的特长证明材料,社会实践、学习经历、学习成绩等其他活动经历;(3)如果有条件,机娘准备学校、社会团体或专家实名推荐信;(4)注意材料提交的规范性等。
四、自主招生当中的“限报”
自主招生当中的限报是指分院校限报、专业类限报和专业限报。高校限报情况可在招生简章或报名系统中查看。院校限报指考生可以报考的学校数量。专业类限报、专业限报是指考生报考某一所高校时,最多报考的专业类、专业数量。
五、考试确认,切不可忘
高校自主招生初审名单公示后,需在规定时间内在阳光高考报名系统中进行考试确认,通过电话或者邮件确认的方式无效。
以2017年为例,大多数学校均要求,只有进行考试确认的考生,才能参加最终考试。
六、自主招生考试中的那些“套路”
高校自主招生试题真如媒体宣传一般“偏、怪、难”。但通过对近几年面试及笔试的试题进行对比我们不难发现,高校试题当中不乏“套路”。通常主流问题读涉及到热点事件、生活现象,考察的能力主要集中在思维能力、学习能力、专业能力等。大多数高校自主招生试题都侧重在考生的专业能力及专业素养。
七、高校资格审查更加严格
教育部办公厅2017年4月下发文件,明确规定要完善自主招生审核办法,对考生提供的材料进行严格审核,仔细甄别相关材料的真实性、可信度和考生参与度。2017年起,绝大多数高校增加“复核面试”,对考生提供的创新潜质材料(主要为科技创新成果、专利发明、论文发表等)的真实性、作品或成果的贡献度以及独立完成情况进行复核。一旦发现造假或非考生本人创造发明,立即取消相关学生自主招生报名资格,同时将相关情况通报考生所在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依规处理。
八、获得自主招生入选资格依然需要填报志愿
考生通过自主招生测试,获得优惠录取资格以后,依然需要填报志愿。上海、山东、吉林等设置自主招生批次的在自主招生批次填报;其他没有单独设置批次的,在本科一批填报。
九、取得入选资格不等于会被录取
高校的自主招生优惠政策通常分为高校模拟投档线下10、20、30、40、50、60分;一本线、自主招生分数线上20、30、40分;直接降一本线三种。考生高考成绩与优惠分数相加的和需达到高校投档线才能被提档。如果考生高考分数与优惠分数的和低于高校当年在本地模拟投档线,考生将会掉档。所以,考生在选择院校时,不能一味看自己奖项是否达到要求,还需考虑自身成绩。
扩展阅读:
投档分数线:院校投档分数线是指以院校为单位,按招生院校同一科类(如文科或理科)招生计划数的一定比例(1:1.03以内),在对第一志愿投档过程中自然形成的院校调档最低成绩标准。每一所院校都有自己的投档分数线,简称投档线也称调档线或提档线。
十、通过了,也可放弃
如果考生高考裸分较好,同时获得哆嗦高校自主招生资格,或对自主招生专业不满意等,可放弃获得的自主招生优惠资格,在填报志愿时规避对应志愿即可。
更多专业一对一教学内容,敬请关注“高思1对1”官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