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个人的需要,要在mac上安装三个系统,mac+win10+ubuntu。
mac上安装多系统实现多引导的情况比一般电脑的复杂,其中的理论知识会牵涉到各种各样的名词,什么GUID、GPT、EFI 之类的……在安装以前,需要复习一下基本的计算机知识,于是准备写两篇博文,上篇介绍基本的磁盘分区,MBR、PBR、BIOS以及系统引导的过程,下篇介绍mac下关于GUID、GPT、EFI,以及如何实现三系统。
这篇文章是上篇:系统引导过程概述以&MBR,PBR,BIOS各个名词解析
磁盘的组成(主要有盘片,机械手臂,磁头与主轴马达所组成),而数据的写入其实在盘片上面。盘片又可以细分出扇区(sector)、柱面(cylinder)两种单位,其中扇区每个为512bytes。
整块磁盘的第一个扇区特别重要,因为它记录了整块磁盘的重要信息,分别是:
1).主引导程序即主引导记录(MBR,Master Boot Record)(占446个字节)
放置引导加载程序的地方。其中引导加载程序(boot loader)除了可以安装在MBR,还可以安装在PBR(下面解释)
2).磁盘分区表项(DPT,Disk Partition Table) (占64个字节)
每条分区记录占16字节,因此最多容纳4个分区记录,它们有主分区(primary)和扩展分区(extend)构成。其中扩展分区最多只能有一条。但这并代表整个磁盘只能分四个区,当分区多余四个的时候,前三个为主分区,剩下的分区由扩展分区继续分区出来,也叫逻辑分区(logical)。记住能够格式化的只要主分区和逻辑分区,扩展分区不能格式化。
3).结束标志(占2个字节)
其值为AA55,存储时低位在前,高位在后,即看上去是55AA(十六进制)。
通常,我们将包含MBR引导代码的扇区称为主引导扇区。因这一扇区中,引导代码占有绝大部分的空间,故而将习惯将该扇区称为MBR扇区(简称MBR),同样也是512个字节大小。
在每个分区里,又有两个重要概念:
1)PBR,即 Partition Boot Record ,位置在每个磁盘分区的开始部分,占用扇区不定,所在的扇区又叫做当前分区的(boot sector)。这个扇区一般保存着操作系统引导程序(boot loader)的所在位置。下图的红色部分。那既然MBR里已经有boot loader了,为什么又要设一个PBR里再保存boot loader呢?原因是不同操作系统文件格式不一样,每种操作系统都有自己的boot loader,用自己的boot loader才能载入自己的内核文件。因此,每个操作系统默认是会安装一套boot loader到自己的分区的PBR中,且可以选择是否也安装到MBR上。如果选择安装到MBR的话,理论上在MBR和PBR里都有一份boot loader程序。
2)文件系统,File System ,操作系统对磁盘的所有操作都需要经过文件系统,删除文件指的是在文件系统里删除文件的索引条目,创建文件就是在在文件系统里添加索引条目并将具体数据写入磁盘。常见的文件系统格式有: FAT exFAT NTFS HFS+ 。文件系统位置一般在PBR之后。下图黄色部分。
CMOS是记录各项硬件参数且嵌入主板上的存储器,在系统启动时需要读取里面的设置。BIOS则是一个写入到主板上的一个韧体(即写入到硬件上的一个软件程序),这个BIOS就是在开机的时候计算机系统会主动执行的第一个程序。
上面提了那么多次的boot loader,那么boot loader主要完成什么工作呢?而且系统的MBR只有一份,要怎么执行boot sector里面的loader呢?boot loader的主要功能如下:
1)提供菜单:用户可以选择不同的启动选项,这也是多重引导的重要功能!选择不同的内核来启动。
2)加载内核文件:直接指向可启动的程序区段来开始操作系统。
3)转交其他loader:将引导装载功能转交给其他loader负责。可以加载其他boot sector内的boot loader。
常见的boot loader有linux下的grub,windows的bootmgr。
计算机器开机后,固化在 ROM 里的 BIOS 就会被加载到内存运行,BIOS 自检完毕以后加载 COMS 的参数,通过 COMS 的参数, BIOS 程序加载启动磁盘的 MBR 到内存里运行。通过运行 MBR 的代码,记录在 MBR 分区表中,标记为活动分区的磁盘分区 PBR 被加载到内存。与 MBR 类似,PBR 在运行后加载操作系统的引导程序到内存运行,例如 Windows 的 bootmgr 。当引导程序运行后,操作系统内核就被加载运行,完成从 BIOS 程序中接手的引导流程。
这里深入地补充一下linux的启动具体流程:
(1)加载 BIOS 的硬件资讯与进行自我测试,并依据配置取得第一个可启动的装置;
(2)读取并运行第一个启动装置内 MBR 的 boot Loader (亦即是 grub, spfdisk 等程序);
(3)依据 boot loader 的配置加载 Kernel ,Kernel 会开始侦测硬件与加载驱动程序;
(4)在硬件驱动成功后,Kernel 会主动呼叫 init 程序,而 init 会取得 run-level 资讯;
(5)init 运行 /etc/rc.d/rc.sysinit 文件来准备软件运行的作业环境 (如网络、时区等);
(6)init 运行 run-level 的各个服务之启动 (script 方式);
(7)init 运行 /etc/rc.d/rc.local 文件;
(8)init 运行终端机模拟程序 mingetty 来启动 login 程序,最后就等待使用者登陆啦;
由于boot loader可以将控制权转交其他lodaer,将引导装载功能转给其他loader负责,可以实现多重引导。
像windows和linux在安装的时候,都会主动将MBR和自己所在分区的PBR里。不过windows的loader默认不具有控制权转交功能,因此不能使用windows的loader来加载linux的loader。如果先安装linux再安装windows,windows覆盖了MBR中linux的boot loader,且不给linux的boot loader做转交,就不能实现双引导启动了。这也就是为什么要先安装windows,再安装linux了。
参考:
《鸟哥的linux私房菜》基础篇
【Mac技术组】Mac 系统引导过程概述 & BootCamp 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