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涅槃(第二章)

出门看天,成了常耕几十年的习惯了。

小时候,家乡有个机场,跑道南头离常耕的家也就两个小山头的距离。彩云之间,蓝天之上,总是隔三差五就能看见一架又一架飞机起降的英姿,当然少不了那种悦耳的雄性轰鸣。可以说,山清水秀的鱼米之乡的江南,赋予了常耕的灵性与善良;飒爽英姿的威武豪壮的飞行员,让人由然而生敬意,争相模仿;飞机场的存在,飞机在空中的穿梭繁忙,又让常耕与小伙伴的思想随机飞翔,梦向远方。

长大后,投笔从戎的那年,常耕十八岁,一个血气方刚,青春无悔的 小伙子,踌躇满志,似乎马上就能紧握钢枪,唱着蒋大为老师那首豪迈歌曲《再见吧,妈妈》,走上报效祖国的战场,去赢得荣光!为父母脸上增光,为父老乡亲添彩。

可一盆凉水,在大冬天,从头顶浇到脚心,浑身湿透,凉飕飕的。

新兵连的强化训练还没结束,有消息灵通人士透露了与大家前途与命运息息相关的内部消息,授衔仪式后,战友们马上将进行某型飞机某专业为期半年的理论学习,然后分配到作战部队当战鹰高级保姆,又辛苦,又有风险,若巧遇逢年过节,更别提正常休假了。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岗位不同,任务各异,唯一不变的是每年的新老兵的自然更替,新陈代谢。定期注入新鲜血液的钢铁集体焕发着勃勃生机,巩固着天南海北,大漠边关的绿色长城。

军人是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自古以来,军纪严明,赏罚分明的军队,才能攻必克,战必胜,时刻保持顽强的战斗力。

铃声就是命令,警报就是出击。

每天,当地勤楼走廊里的铃声大作,酣睡中的地勤兄弟们又开始了两眼一睁,忙到熄灯的工作模式。要问营区哪栋宿舍楼灯亮得最早,大家会异口同声地回答:地勤楼!因为,自伟大的人民空军成立之日起,无论是战火纷飞的抗美援朝的朝鲜战场,还是看似风平浪静的和平年代,有雄鹰飞翔的地方,就有战鹰的出航,战斗巡逻,就有蓝天骄子驾着飞机的胜利凯旋。而威风凛凛的英姿飒爽的飞行员无限荣光的背后,天地良心地发现,始终如一的有那么一群默默无闻的人在付出,在奉献,在几十年如一日地精心维护飞机,将自己的报国志,从军情寄托在平凡的机务工作中,做最美扶梯人,让青春与热血在放飞中闪光,让蓝天的飞翔之梦在驾机翱翔的飞行员身上体现。

有一位机务老前辈就是先进典型,大名鼎鼎的夏北浩,他针对机务工作经验,总结出了“三三四四”的“夏北浩检查法”,通俗易懂的大白话,令优良传统代代相传。举例说明一下。第一个“三”,即三个“负责”:对飞行战友的生命安全负责;对国家巨额财产负责和对战斗的胜利负责。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故生命可贵,生命无价;集高科技于一身的飞机昂贵,当然,任何闻战则喜的付出,居安思危的未雨先缪,都会促成战斗的最终胜利。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开始,全空军机务系统掀起了轰轰烈烈向夏北浩同志学习的活动,薪火相传的航空机务系统的优良维护作风得到了质的飞跃,为实现了飞机维修的地面保安全,空中无故障反映创造了条件,打好了坚实基础。通过学习推广,一代又一代机务人,增强了荣誉感,保持了上进心,立足岗位成才,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

起早贪黑,长年累月无规律的高噪音大分贝污染以及没完没了枕戈待旦的战备生活,摧残着从事外场工作的保障一线的人员健康,但每个人无怨无悔,并过得充实,紧张并快乐着。

想到这,常耕黑黝的脸膛发光,欣慰地笑了。身边的宝塔松郁郁葱葱,青青一色的枝蔓与松叶在冬霾离去的天气里,格外精神。

在队列里,他听着地勤靴脚踏实地铿锵的脚步,一股铁流般的热血涌上心头,暖暖的。顿时,感觉年轻了许多。

你可能感兴趣的:(永远的涅槃(第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