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手机拍照的6个因素

话不多说,先来一张我自己用手机拍的照片,咋样,还不错吧。

影响手机拍照的6个因素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以上照片拍于今下午课间休息时,趴窗外一看,咦,这个角度,这个光线,忍俊不禁,拿出手机啪啪拍几张,恩,再调一下光,调调角度,咔嚓,有了上面的照片,以上照片是我觉得拍的最好的一张,其它就都删了(我也不想,奈何手机内存太小了),发完文,这张照片也得删,哎真心舍不得啊。

影响手机拍照的6个因素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其实我也一直挺喜欢拍照的,奈何穷人一个,买不起照相机,只能用手机拍照。而手机的内存又太小,等有钱了一定换个大点的。主要是手机里各种学习的软件太多,几十个。平时拍下喜欢的照片过后看看也就都删了(蛋痛)。

喜欢拍照的人应该都知道,只要用的好,手机拍出的照片其实一点都不比照相机拍出的照片差,而且现在也有许多人专职用手机拍照,人家拍的照片还参加各种展览会呢,真羡慕。

好了,下面步入正题,从硬件方面来讲,我认为影响手机拍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6点:

1、感光元件总面积;

面积越大,虚化效果越好,越容易达到广角效果,在相同像素数量的前提下越容易做到更大的单位像素面积,理论上信噪比也就越低,照片纯净度越好。

2.感光元件像素数量;

在保证出片纯净度的情况下,像素当然是越多越好。但是一般纯净度和像素很难兼得。

3.感光元件’单位像素面积;

4.光圈大小;

数值越小,进光孔径越大,进光量越多,达到相同曝光量所需的ISO越低,快门时间越短/纯净度越好。

5.镜头镜片数量/涂层质量/镜头质量;

如果手机镜头涂层质量不过关/镜头数量太少/镜头本身有严重的衍射,就会导致出片眩光严重,形成明显的光晕——有的时候这可能很漂亮,但绝大多数时候你估计不会这么想。

6.OIS光学防抖/EIS电子防抖。

没你想象的那么有用。有一种“果冻效应”,人手的晃动是没有规律可言的,可是手机通过陀螺仪捕获人手的晃动-CPU计算-镜头模组发生位移抵消抖动,这个过程是需要时间的,一旦这个过程中人手发生反方向的抖动,只可能使照片糊得更厉害。

打个比方,在某一个时间点,手机通过陀螺仪发现你的手部往右发生轻微位移,信号传给CPU,CPU计算完成,把信号传给镜头模组,镜头模组向左位移抵消手部晃动,可是这个时间内手部又向左位移,结果就是手机镜头相对原来位置向左位移了大于一倍的距离。

EIS更多适用于视频录制。感光元件总面积;

面积越大,虚化效果越好,越容易达到广角效果,在相同像素数量的前提下越容易做到更大的单位像素面积,理论上信噪比也就越低,照片纯净度越好。

以上为本人从网上搜罗的一些影响手机拍照效果的硬件因素,当然还有人的因素,要拍一张好照片的话,对角度,光线的要求也是很高的,更重要的是你得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你可能感兴趣的:(影响手机拍照的6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