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对着这份获奖信息感慨道:“这不就是大型‘拼爹’现场吗?”
|作者:隋唐
|编审:肖莹苏苏
最近,昆明盘龙小学的陈同学凭借研究突变基因“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横空出世,霸道刷屏。
尤其是在这个研究拿下“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奖三等奖”的消息不胫而走后,众多硕博士一夜傻眼,“羞愧”大喊“愿将学位让给天才”。
甚至还有人说:“怪不得那么多硕博士最后考教资去中小学任教,本来以为人家是图编制,现在才发现这才是有学术追求的体现,教职不分大中小。”
著名医学自媒体丁香医生更是直接在微博发文呼吁:
“医学神童,建议破格录取。"
据悉,这位陈同学所研究的课题名叫“C10orf67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这个课题具体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医学圈、学术圈对此高度一致的看法,就像某从业者说的:
“我作为国内绝对一流的6年制医科大学毕业生,近30年的临床经验,如果不去认真检索文献的话,连这个项目简介都看不懂。尤其是那个C10orf67,(不做研究)压根不知道是什么鬼。”
地表最强小学生
据报道,这位陈同学就读于昆明盘龙区盘龙小学,学历是“九年义务教育在读”。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官网上展示了陈同学的参赛信息。他一脸稚气的照片被贴在了项目简介的左侧,外表看起来与同龄人无异。
据官网资料显示,该研究项目获得了2019年第34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而指导老师名为吕冬梅、马清等人。
关于这项研究,丁香医生曾用“大白话”作出解释。
“研究主角是一个名为C10orf67的基因。陈同学在三位老师的指导下,成功构建C10orf67基因敲除小鼠,并通过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动物模型、临床样本分析等多个方面对C10orf67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解析。”
一位肿瘤学研究生对环环表示:“这个试验结果确实有望为结直肠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生物标志物和药物靶点。虽然这还只是个设想。”
如此看来,这位陈同学人小志不小。在他的“研究初衷”中,也能看到超出同龄人的同理心。
“我想研究肿瘤,因为肿瘤太可怕了,爸爸妈妈单位的小哥哥得了结直肠癌,从发现到去世仅10个月,而且小哥哥对化疗药物治疗没有反应。”
但是在写到科研过程的时候,陈同学开始“漏洞百出”。
“2018年1月9日,老师们给了我一个基因,叫C10orf67。我上网搜了一下什么叫基因。”
这句“上网搜了一下什么叫基因”让很多网友“当场裂开”。如果从学习基因的定义开始研究癌症,无异于从学认字开始写小说……
有网友哭笑不得地说:“真 · 从0开始发paper!”
但神奇的是,仅仅4天之后,这位陈同学就表示自己“了解了PCR技术的原理,知道……概念,大概了解为何通过荧光强弱的比较就能知道哪些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
如果这事真的,那么这位同学的天赋已经不能用“神童”来形容,而是“诺贝尔医学奖修炼成了人形”。
看了这份科研笔记,不少人表示自己的智商受到了侮辱。愤怒的网友开始追根溯源,很快便挖出了一个惊人的“巧合”。
根据陈同学的实验记录,指导老师吕冬梅曾带其前往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寻找两位老师的帮助。而这两位老师的研究方向与陈同学的项目极为相似。
这两位老师一位名叫杨翠萍,而另一位名叫陈勇彬。
陈勇彬是谁?
在百度百科中,陈勇彬的介绍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肿瘤以及干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研究。”
从个人经历一栏,也能发现这位研究员与肿瘤已经打了一辈子交道:
1996.9—2000.7 理学学士,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病毒系。
2000.9—2005.7 理学博士,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2005.12—2010.11 博士后,美国德州西南医学中心 发育生物学系。
2010.11—2012.5 Instructor,美国德州西南医学中心 发育生物学系。
2012.5—至今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肿瘤信号转导组 学科负责人。
关于他的资料,除了研究方向等专业信息,网上能查到的并不多。但是,注意到他是博士生导师之后,好奇的环环忍不住到公益网站导师评价网上以“陈勇彬”为关键词搜了一下。
不搜不知道,一搜吓一跳。
在学生的评语中,几乎所有人都在表达对他“极为不满”。
在一位学生的“控诉”中,详细描写了陈勇彬的日常:“组会上,不管做得好不好,(他)挨个骂个遍,所以每次组会都有女生哭得稀里哗啦,他们所做的课题也都是凭空想象。学生要发表的论文,都会在共同一作上加上莫名其妙的人,而那些人什么工作没都做。”
而在另一个学生的评论里,曝光了一则更让人震惊的事:“搜了一下他儿子的那个获奖课题,其实他女儿也曾用那个课题获奖。”
虽然关于这些留言的真假我们无从查证,但值得注意的是,从2019年7月到2020年7月,导师评价网上一共有15条关于陈勇彬的评价,几乎每条都在“破口大骂”,所反映的问题也基本相同。
7月13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确认: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C10orf67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获奖项目学生系我所研究员之子。
目前,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正在确认“陈勇彬与陈同学的关系”,相信不久之后真相便会大白。
学术圈震荡背后,
是揪心的教育公平问题?
近些年,利用科研成果造假手段获得高考加分、名校保送、保研资格等现象屡禁不止。
今年初,核心期刊《银行家》主编王松奇长期在该刊发表自己10岁儿子的“文学作品”事件被人爆出,舆论一片哗然;6月,西南交通大学2016级学生陈玉珏因学术造假被中科大撤销保研资格事件又一次引发热议……
6月22日,新华社半月谈发表了名为《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安到孩子身上!造假保研事件背后有多少“隐形加分”黑幕?》的评论文章。在文章中,作者写道:
“在我们许多普通家长一边抱怨,一边代劳,吐槽为娃做手工怎么这么烦人,偷偷上淘宝买一个交差时,一些‘神通广大’的家长却在亲力亲为,从搞科研、策画展、发文章等方面,砸资源、拼人脉,为孩子升学全面‘助攻’。”
在知乎上,一位自称曾当过“枪手”的博士说,他曾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代工”过一个简单的科研项目,然后被用来给领导的闺女参加竞赛、发表论文。
再翻看第34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奖的获奖名单,光小学组里就有不少高深的项目课题。
·第34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奖部分小学组获奖名单
到了中学组就更考验智商了,类似《固态柔性可快充电池的研究》《甲状腺髓样癌特异性敏感标志物降钙素的ECL比率检测研究》《基于响应型纳米粒用于抗癌药物的选择性释放》这样的项目比比皆是,一般人都看不懂……
·第34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奖部分中学组获奖名单
有网友对着这份获奖信息感慨道:“这不就是大型‘拼爹’现场吗?”
凤凰星报道的记者曾就陈同学的获奖情况联系过云南省科协相关人士,而得到的回答是:“当时陈同学答辩过了,所以我们把它推上去了。”
至于被质疑是否有人弄虚作假,该人士避而不谈,只是称“以后会注意这方面的”。
除此之外,他还反问了记者:“是否看了云南省的其他项目,总体被质疑、被调查的也不是特别多。”
他认为,云南省参评青创赛的获奖题目的规范性明显好过其他城市。“你可以看看北京、上海那些参评项目,比我们的难多了,他们的社会资源肯定比我们丰富。”
近些年,类似的事件一次又一次被爆出,每次都会刺痛“教育公平”的神经。
希望随着这次事件的调查结果水落石出,这批“破坏游戏规则”的玩家会被永远踢出牌桌。
扫二维码:加环环微信
备注“环粉”即可加入环环大家庭
商务合作请联系
电话:010-65363483、65363115
QQ:3144809109